-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
- 3
- 6
- 4
- 2
- 1
- 6
- 4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黄劭敏 QI Zhen-yu 等 《中国肿瘤》 2008年17卷8期 685-6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平行板电离室的三种不同校准方法和校准精度,及电子线测量中不同电离室的应用范围.[方法]分别采用高能电子束校准法、60Coγ射线模体校准法和60Coγ射线空气校准法平行板电离室进行校准后,测量4~18MeV的加速器高能电子线输出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素明 何志坚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4年34卷6期 441-4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核查非参考条件下光子线束和电子线束剂量学参数方法.方法 用60Coγ线束,高能X射线束和电子线束,开展TLD分散性、非线性剂量响应、衰退、能量和有机玻璃支架(IAEA提供)等校正实验,建立估算TLD水中光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进 余宁乐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4年34卷6期 451-4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方法核查放射治疗参考条件和非参考条件下剂量学参数的可靠性验证.方法 在参考条件和非参考条件下,用建立的TLD方法,核查5家医院的10条6 MV光子线束剂量随深度、源皮距离、照射野大小和45°楔形板等变化,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晓军 胡传朋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4年34卷6期 446-4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方法核查放射治疗参考条件和非参考条件下剂量学参数的可靠性验证.方法 在参考条件和非参考条件下,用建立的TLD方法,核查10条6 MV光子线束剂量随照射野大小和45°楔形板等变化,4条9 MeV电子线束轴向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勇 刘宝辰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4年34卷6期 456-4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方法核查放射治疗参考条件和非参考条件下剂量学参数的可靠性验证.方法 在参考条件和非参考条件下,用建立的TLD方法,核查5家医院10条6 MV光子线束剂量随深度、源皮距、照射野大小和45°楔形板等变化,5条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娴 罗素明 等 《中国辐射卫生》 2016年25卷3期 364-368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用γ光子线束(60Co模体法)和高能电子线束(电子束法)校准平行板电离室吸收剂量因子方法.方法 电子束法:0.65cc指形电离室放在水中有效点深度2.88 cm(考虑电离室半径),平行板电离室(NACP02)放在水中有效点深度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文钊 陈立新 等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0年19卷4期 331-33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研究EBT剂量胶片在临床电子线百分深度剂量(PDD)中的测量方法.方法 采用14.7 cm×5.1 cm的矩形射野,在同一张EBT胶片上进行5阶梯度的剂量刻度.应用上述刻度方法,针对4、6、8、10、12和15 MeV电子线,在小水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明辉 符贵山 等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9年18卷4期 322-32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测试移动式术中放疗Mobetron加速器,分析它的电子束剂量学特点.方法 测量移动式术中放疗Mobetron加速器电子束的剂量学特点,并与西门子常规加速器电子束进行比较.Mobetron加速器配置有4、6、9、12 MeV电子束.测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恩彤 关嘉明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7年27卷2期 179-1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AAPM)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分别在1999和2000年发表了针对治疗用射线束进行临床剂量测量的TG-51t1]和TRS-398[2]报告.这两个报告的特点是:在60Co辐射场下得出对水的吸收校准因子N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立新 卢杰 等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5年14卷4期 331-33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对全身皮肤电子束照射(TSEI)的剂量学参数进行测量并讨论.方法采用双机架角多野照射技术,在源皮距等于380cm下对6、8 MeV电子束相关照射野的剂量学参数进行测量.采用平行板电离室和半导体探头测量百分深度量;用半导体探头测量均匀模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绍刚 樊成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4年24卷1期 65-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277号技术报告(TRS No 277)关于光子与电子束吸收剂量测量的国际实用规程规定对于医用加速器高能电子束吸收剂量校准的参考深度,当水模表面的平均能量-E0/MeV<5时,选在模体中的最大剂量深度(R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素明 李开宝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4年24卷2期 95-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用TLD核查在非参考条件下,光子束轴向和电子束轴向最大剂量点处,剂量随深度、距离、照射野和45°楔形板等变化的临床剂量学参数研究.方法在非参考条件下,TLD经60 Coγ射线束,6 MV和15 MV高能X射线束,9 MeV和16 Me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立新 张黎 等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3年12卷1期 55-5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测量在光子线及电子线照射下面罩对治疗剂量的影响.方法采用PTW Marcus 23343型平行板电离室在专用的有机玻璃模体(PMMA)中测量光子线建成区剂量的变化情况,采用Bruce 等介绍的经验公式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采用三维水箱测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黎 冯宁远 等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1年35卷1期 75-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检测金属内支架是否对放射治疗有影响。方法 采用192Ir作为放射源,在体外采用平行板电离室对国产镍钛合金自膨式食管支架、国产不锈钢自膨式胆管支架和不锈钢球囊扩张型血管支架的透射因子进行测定,以确定3种金属支架对射线的衰减情况。结果 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庐阵 陈凌 等 《中国辐射卫生》 2018年27卷3期 252-254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制一种能实时快速测量空气中氡浓度的连续监测仪,用于氡的在线监测及预警.方法 探测器的研制基于离子收集原理,分别采用ANSYS CFX软件和Ansoft Maxwell软件模拟并优化设计平行板电离室的流场、电场分布结构,提高探测器性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杰 李建 等 《中国辐射卫生》 2009年18卷3期 277-279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电子束全身皮肤照射进行剂量学参数的测量.方法 在Varian23EX加速器上采用双机架六野照射技术,使用平行板电离室、胶片、热释光元件等对源皮距400cm处6MeV电子束的剂量学参数进行测量.结果 治疗平面的剂量场均匀性到达±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立新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0广州(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学术大会 2010年
【摘要】 目的:研究EBT和EDR2剂量胶片在临床电子线剂量测量中的刻度方法,并应用于百分深度剂量的测量.方法:采用14.7cm*5cm的矩形射野,在同一张EBT/EDR2胶片上进行5阶梯度的剂量刻度.与传统的的剂量刻度方法进行了比较.应用新的刻度方...
【关键词】 EBT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立新 长城2008国际医学物理大会暨第14届中国医学物理学术年会 2008年
【摘要】 目的: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中建立电子束旋转照射专用限光筒的三维剂量计算模型,通过电子线静态野叠加方式模拟电子束旋转照射,采用电离室和二维电离室阵列分别验证电子束旋转照射的点剂量和平面剂量分布,通过剂量胶片验证百分深度剂量和平面剂量分布.材料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劭敏 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 2007年
【摘要】 目的 IAEA 等国际有关组织对电子束在模体表面的平均能量 (?)_0=10 MeV 以下时,建议使用平行板电离室对吸收剂量进行测量:低于5MeV 的电子线则必须使用平行板电离室;而对(?)_0=10 MeV 以上的电子线,平行板电离室同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