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
- 4
- 2
- 1
- 1
- 1
- 1
- 2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王才丰 导师:黄志蓓 中国科学院大学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硕士) 2014年
【摘要】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该疾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由脑卒中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及经济负担。脑的可塑性理论表明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在适当的条件下其结构和功能等可以重新组织再生,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潘宏青 导师:张柏林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博士) 2010年
【摘要】
通过对原子力仪器的改造,实现了界面电化学和机械信号的同时检测,构建了电化学微悬臂传感器,用以研究表面吸附的分子间,以及DNA碱基与Au(111)表面间相互作用的大小和性质与表面膜结构间的关系。主要内容如下:
(1)利用原子力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喜林 导师:沈国权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针灸推拿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探讨指间肌力(压力、拉力)变化规律、夹纸试验与指间肌力的关系和指间肌力测试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特点、机理;阐述微调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方法:开发压力、拉力微型传感器和指间动态压力、拉力测定系统,分别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柳飞 导师:欧阳钟灿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物理学 理论物理(博士) 2003年
【摘要】 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我们将最近由S-J.Chen和K.A.Dill提出的具有双链构象的高分子,比如单链(脱氧)核糖核酸RNA(DNA),蛋白质中的β折迭的统计热力学理论推广到受外力拉伸的情况.我们考察了两类构象——发夹构象和RNA二级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阳 导师:陆祖宏 顾宁 东南大学 生物学 生物电子学(硕士) 1999年
【摘要】 该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小角X线衍射(SAXD)方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云母片上卵磷脂与胆固醇自成膜的过程,探讨了所成膜的表面形态,验证了所成膜的分子结构.并且以AFM图像所反映的数据为基础,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对相应条件下的成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一妃 赵飞 《生物工程学报》 2025年41卷4期 1309-132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硅基微环谐振器(silicon-based microring resonator,SMRR)作为光学生物传感器中的无标签检测典型应用,具备小尺寸、高灵敏度、易集成等优势,适用于物理、化学及生物信号的检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书涛 郭新宇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23年38卷1期 164-16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发与验证一种鞋带拉力测试系统的可靠性.方法 对3个拉力传感器分别施加0~196 N增量载荷,每种载荷重复测试9次,重复测试过程中卸去负载并间隔30 s,采集每种负荷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使用线性回归分析探究采集的电压信号与增量载荷之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峥 王明江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7年34卷2期 265-270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面向因病痛或自然衰老等原因腿部运动功能受到轻度影响的患者或老年人,本文提出了一种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系统,通过体重支撑的方式减轻双腿在行走过程中对髋、膝、踝关节和腿部肌肉的负载,以实现行走辅助的功能.考虑到使用人群的心理诉求和病症特点,有别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玉婷 黄小坪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25卷6期 74-76页ISTICCA
【摘要】 为了提高微量注射泵的智能性,减轻医护人员人力投入,该文利用人因工程学解决人-机-环境符合人行为特点的问题,使微量注射泵运行达到高精度监测和高智能化的目的.通过结合多个品牌厂家微量注射泵不同的设计图纸,深入分析微量注射泵工作原理和各类报警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