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5
- 18
- 7
- 6
- 5
- 5
- 6
- 6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丹宁 阴正勤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9年25卷6期 470-4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兔玻璃体腔注射与球周注射~(125)I-神经生长因子(NGF)后眼部各组织药物含量分布.方法 45只家兔分别于左眼玻璃体腔(A组)和右眼球周(B组)注射~(125)I-NGF 30 μg/100μl.于注药后15、30 min,1...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投药和剂量;微量注射/方法;药物释放系统/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佳佳 程素珍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年12卷13期 3144页ISTICCA
【摘要】 在临床治疗中,微量泵作为一种定容性新型泵力仪器,由于精确度高,流速稳定,用液量少,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对危重患者,在持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因药物的剂量相对较大,为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我们采用泵对泵更换法,能最大限度的减少...
【关键词】 输注泵;微量注射/方法/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新琦 张野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9年25卷9期 1152-115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观察中枢与外周β-内啡肽对缺血后心肌的影响及其在侧脑室吗啡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含量变化,探讨β-内啡肽在中枢吗啡预处理在体大鼠缺血后心肌保护作用中的角色.方法 66只♂SD大鼠,分别建立侧脑室微量注射和心肌缺血/再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桂丽 章功良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41卷5期 511-51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兴奋和损毁大鼠外侧缰核(LHb)对睡眠的影响.方法 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微量注射和核团损毁、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等方法.结果 用L-谷氨酸(L-Glu)兴奋LHb时,觉醒减少,快眼动(REM)睡眠增加;而电损毁LHb时,觉醒增加,R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华 张瑾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41卷6期 605-60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丘脑网状核(RT)一氧化氮能神经元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埋管及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PSG).结果 RT双侧分别微量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2.0 μg后引起睡眠增多;注射一氧化氮...
【关键词】 丘脑髓板内核/生理学;硝普钠/药理学;睡眠/药物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海艳 于蕾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32卷1期 35-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验证中缝背核与缰核间的电活动及其功能联系.方法:分别在中缝背核和缰核埋置套管,采用微量注射、电刺激及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缰核及中缝背核细胞单位放电.结果:阻断中缝背核,外侧缰核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58%),内侧缰核神经元放电频率减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碧兰 王秋桂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6年10卷31期 102-10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L-精氨酸在一氧化氮合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内源性一氧化氮,观察孤束核内一氧化氮对电针抗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5/12在咸宁学院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完成.8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应激组、电针+应激组...
【关键词】 精氨酸;L-硝基精氨酸甲酯/药理学;孤束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瑾 李春华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41卷1期 7-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海马CA1区给予去甲肾上腺素(NA)对大鼠睡眠的影响.方法运用立体定位技术进行海马微量注射,通过多导睡眠描记(PSG)观察大鼠睡眠的变化.结果 NA引起慢波睡眠(SWS)和总睡眠时间(TST)增加,NA的β型受体阻断剂普奈洛尔减少S...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药理学;酚妥拉明/药理学;普奈洛尔/药理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虞燕琴 夏强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35卷2期 172-17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阐明下丘脑室旁核(the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hypothlamus,PVN)兴奋后的心血管反应及杏仁中央核(the central nucleus of amygdala,CeA)在此心血管反应中的...
【关键词】 下丘脑室旁核/生理学;杏仁核/生理学;杏仁中央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巧琼 赵乐章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40卷2期 126-12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兴奋和抑制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团(DMH)对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结果 DMH微量注入兴奋性神经递质L-谷氨酸引起睡眠减少,觉醒增加;DMH微量注入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引起觉醒减...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投药和剂量;谷氨酸/投药和剂量;下丘脑背内侧核/生理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苏娅 高峰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年33卷4期 320-32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大鼠延髓最后区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方法:①对脲酯和戊巴比妥钠麻醉的SD大鼠,分别在延髓最后区(AP)给予不同频率(10~80 Hz)电刺激,观察大鼠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邦云 黎海蒂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4年8卷2期 260-26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 MK 801在严重烫伤大鼠血清皮质醇含量变化中的作用. 方法:以大鼠背部 30% TBSA Ⅲ度烫伤作为严重创伤应激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测定和海马内微量注射方法. 结果: ①严重烫伤后 0.5 h,大鼠血清皮质醇含量即显著升高,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功良 赵乐章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38卷1期 6-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5-羟色胺(5-HT)在大鼠腹外侧视前核(VLPO)对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结果 VLPO微量注射5-羟色胺酸(5-HTP,5-HT前体)使大鼠睡眠减少,觉醒增加;而VLPO微量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斌 章功良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38卷5期 333-33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腹外侧视前区(VLPO)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结果 VLPO双侧分别微量注射GABA合成关键酶(谷氨酸脱羧酶,GAD)抑制剂3-巯基丙酸(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明奎 张瑾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38卷1期 4-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基底外侧杏仁核(BLN)在行为活动调节中的作用.方法运用立体定位技术进行核团内微量注射和核团损毁,通过开野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大鼠的行为活动的变化.结果电损毁和红藻氨酸化学损毁双侧BLN后,自发活动减少,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 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瑾 赵乐章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37卷1期 1-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兴奋和抑制海马神经元对慢波睡眠的影响. 方法多导睡眠描记(PSG)和海马微量注射. 结果双侧海马微量注射L-谷氨酸(L-Glu)和环磷酸腺苷(cAMP)引起慢波睡眠(SWS) 和总睡眠时间(TST)增加,觉醒减少;海马微量注射γ-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功良 赵乐章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37卷3期 175-17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中缝背核(DRN)微量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后睡眠的变化及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采用核团微量注射、多导睡眠描记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DRN内微量注射PCPA(10μg)引起睡眠时间增加,尤以深慢...
【关键词】 血清素;神经元/药物作用;睡眠/药物作用自由词 中缝背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苏娅 陈应城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年30卷6期 256-26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证实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γ-氨基丁酸(GABA)B受体中介的紧张性抑制作用.方法:于大鼠双侧RVLM微量注射2-羟基-saclofen,观察其平均动脉血压(MAP)和心率(HR)变化.结果:在SD、WKY、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延龙 高隽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35卷3期 194-19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基底外侧杏仁核(BLA)内注射吗啡和纳络酮对大鼠睡眠的影响.方法多导睡眠描记术和杏仁核微量注射.结果 BLA注射吗啡可增加觉醒,减少慢波睡眠和总睡眠时间,而阿片受体阻断剂纳络酮引起的作用则与之相反,并可完全阻断吗啡的作用.结论 B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彦忠 顾蕴辉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1期 13-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 AⅡ)引起大鼠穹窿下器(subfornical organ, SFO)和最后区(area postrema, AP)升压反应的机制.方法:大鼠脑内微量注射不同药物,观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药理学;穹窿下器官/药物作用;血压/药物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