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9
- 4
- 1
- 1
- 72
- 6
- 3
- 3
- 2
- 25
- 11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胡义珍 孟自军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30卷2期 168-1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探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进入前房后对房角组织的影响,将24只纯白家兔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40眼,前房注射2% HPMC,对照组 8眼,其中一眼做正常对照,7眼前房注射BSS,实验组又按眼压正常和增高分为A,B两组.分别于注射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慧 胡义珍 《眼视光学杂志》 2007年9卷3期 172-1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tissue transglutaminase.tTG)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房角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和正常人眼房角组织中表达情况的比较.方法 术中取青光眼患者房角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
【关键词】 组织型谷氨酰胺转移酶;开角型青光眼;房角组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自军 曾水清 等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2年20卷2期 118-121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硅油进入前房后对房角组织的影响.方法:将25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前房注射硅油和平衡盐溶液(BSS)注射后据眼压情况再次分组,并于注射后第30日将眼压增高兔眼中的硅油取出.分别于注射后第5、15、30、6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明 陈子林 《健康之友》 2020年7期 2页
【摘要】 继发性青光眼包括外伤性青光眼,发生率高,可严重影响视力.外伤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可分为有前房积血类、房角后退类、晶体脱位类、眼内组织类、球内异物类等,各种类型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过程非常复杂,本文为了更好指导视力恢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林 马建州 等 《国际眼科杂志》 2011年11卷2期 356-35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研究新疆哈萨克族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前房角组织的病理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手术切除的小梁和虹膜组织常规脱水石蜡包埋,作矢状连续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镜下见小梁网眼变窄或消失,内皮细胞减少,小梁网中有色素沉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林 胡淑红 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0年31卷2期 145-14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我院地处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为了探求少数民族青光眼患者前房角组织病理损害情况,本组收集了我院2000-01~2008-07送检的162例(208眼)各民族青光眼患者的前房角组织病理资总结分析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林 曹志平 等 《东南国防医药》 2009年11卷4期 322,355页ISTIC
【摘要】 <篇首> 为了解青光眼患者前房角组织的病理改变,本文收集了我院2000年1月~2008年7月,62例(84眼)哈萨克族青光眼患者的前房角组织病理资料,现将病理检查与临床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英 谭薇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2期 1849-1850页
【摘要】 目的: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浅前房在明暗光线下房角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就诊于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门诊的浅前房[周边前房深度小于1/3角膜厚度(CT)]患者30例(51眼)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双眼分别...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前房/解剖学和组织学;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兴怀 戴毅 《中华眼科杂志》 2024年60卷9期 719-7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房角关闭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基本病理过程。与滤过性抗青光眼手术不同,房角分离术是针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因的治疗方法,可重建生理性的房水流出通道。近10余年,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超声乳化手术)联合房角分离术(联合手术...
【关键词】 青光眼,闭角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前房角镜检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尚韬 李永平 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5年33卷10期 892-8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小梁网和Schlemm管,小梁网作为眼内房水的主要排出通道,其组织特性及组织来源仍存在争议,探讨小梁网内皮的细胞属性可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目的 研究人眼小梁网中淋巴管内皮标志物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雅婷 赵春峰 等 《眼科新进展》 2025年45卷1期 39-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房角细胞类型和细胞通信模式变化.方法 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下载单细胞数据集GSE231749(包含POAG的食蟹猴房角组织样本3例和健康食蟹猴房角组织样本3例,数据更新时间为2023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恩普 郝燕燕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44卷3期 516-51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和AQP-4与皮质类同醇激素性高眼压(激索性高眼压)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A组(10只)、B组(20只).A组不做处理,B组右眼球结膜下隔日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制备大鼠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楚建设 姜雪峰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年29卷12期 1562-1563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各种原因的眼部缺血导致新生血管长入房角组织,导致房角被血管膜覆盖,同时纤维血管膜收缩,房角最终完全关闭,属于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常见病因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部缺血综合征、眼部炎症、肿物等.由于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自军 曾水清 《眼科新进展》 2002年22卷2期 103-1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硅油进入前房后对房角组织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前房注射硅油和平衡盐溶液,注射后据眼压情况再次分组,并于注射后第30天将眼压增高兔眼中的硅油取出.分别于注射后第5、15、30、60、90天采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鲁霞 邹红 《西南国防医药》 2010年20卷3期 322-32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儿童青光眼为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在胚胎期和发育期时眼球房角组织发育异常所致.儿童青光眼原则上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但大部分患儿在手术前或手术后仍需长期使用抗青光眼药物以控制眼压[1].由于患儿处于发育阶段,全身耐受性差,故其用药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宏 王金凤 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2年35卷4期 86-87页
【摘要】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是指虹膜及房角组织表面出现新生的血管同时合并纤维血管膜的形成,致使房角广泛黏连而形成的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本病病情复杂,破坏性强,预后较差,致盲率高,属于难治性青光眼[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敬林 傅甜 等 《江西医药》 2008年43卷5期 402-406页CA
【摘要】 目的 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中集液管和Schlemm管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以探讨影响房水外流的阻力因素.方法 选取经临床确诊的POAG病人20例(30眼)和经筛选的正常尸眼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 《中华眼科杂志》 2017年53卷3期 170-1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为儿童青光眼的主要类型,是胚胎期和发育期内眼球房角组织发育异常所引起的一类青光眼.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的首选治疗方式为手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为外路的小梁切开术.然而,该手术存在切开部位不明确、切开范围小(120°)等不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敏斌 黄圣松 等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3年21卷5期 391-394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内路准分子激光小梁切开术(Excimer LaserTrabeculotomy ab interno,ELT)术后眼部表现及房角组织病理改变,探讨ELT的降压机理.方法:对5只兔共10只眼进行了ELT,观察其术后反应,分别于术后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萍萍 张靖东 等 《临床军医杂志》 2024年52卷10期 1025-102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进行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GSL)后屈光不正的危险因素,并基于这些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自2019 年1 月至2023 年12 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接受白内障摘除联合GS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