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
- 10
- 3
- 1
- 1
- 1
- 3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黎春杏 詹昌林 《家庭药师》 2024年17卷1期 53-5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药师参与药学指导在盆腔炎性疾病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抗感染治疗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研究组接受药师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文颖 《饮食保健》 2022年45期 5-8页
【摘要】 目的:研究食物一抗感染药物的相互作用的相关问题.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使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均需要在用餐过程中或是餐后30min内用药,观察组患者至少需要在餐前1h服用抗感染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阿敏 崔学范 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32卷2期 199-20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对于直接或间接引起的肺内感染,炎症反应产生的白介素(IL)-22能否刺激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并且诱导其生成、释放2型人β防御素(human β-defensin-2,HBD-2)发挥抗感染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肺泡Ⅱ型上皮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辉 王倩 等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23年32卷12期 989-997页ISTICCSCDCA
【摘要】 KPC-2型β-内酰胺酶对超广谱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并已成为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全球重大威胁,因此寻找新型抗菌剂和新的抗感染策略非常重要.我们前期经筛选发现PHT427是一种有效的NDM-1抑制剂,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对K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寻兴祥 孙伟 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年20卷6期 534-54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利用脂质体作为促血管化小分子去铁胺(DFO)和成骨诱导小分子地塞米松(Dex)的缓释载体,同时利用海藻酸钠水凝胶作为万古霉素(Van)的缓释载体,构建一种可注射多功能脂质体-水凝胶复合体,探讨复合体体外抑菌、促血管生成及促成骨作用.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潞 周云英 《中草药》 2019年50卷3期 778-7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杨梅素是杨梅等多种植物中广泛存在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降血糖、调血脂、保护心血管及减轻神经损伤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近年来,杨梅素在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及免疫调节等方面的生物学活性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杨梅素抗感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梅 邵鑫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8年38卷7期 781-784,79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比较2015年版Beers标准,2014年版STOPP/START标准及中国潜在不合理用药(PIM)初级判断标准的异同,为完善中国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3月于某三甲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医嘱,以前述3个...
【关键词】 Beers标准;STOPP/START标准;中国PIM初级判断标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娄京荣 郑重飞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22期 5477-54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芸香科花椒属Zanthoxylum植物在我国有50余种,是十分重要的中药,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尤其是抑制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生长作用,可以作为抗感染药物的来源.对近年来花椒属植物抗感染性作用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所涉及的感染性病原体包括细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琚丽 赵斌 等 《特别健康》 2021年23期 21-2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清热解毒类中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对清热解毒类中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整理和总结.结果 清热解毒类中药主要应用在抗炎、抗感染、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的治疗.结论 清热解毒类中药种类较多,药理学机制逐步被发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庆军 刘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2年17卷8期 940-9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除在手术中发挥止痛与肌松弛等作用外,麻醉药的抗急性炎症和抗感染的功效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对内毒素血症及内毒素性休克动物的保护作用.研究显示不同的麻醉药具有不同的精确作用靶点,因此推测麻醉药的抗炎抗感染作用机制也不完全一样.本文主要介绍麻醉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彬 王珂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35卷4期 660-663,后插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对小鼠肠源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作用,以阐明噬菌体潜在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噬斑法从居民生活污水中分离和鉴定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用氨苄青霉素造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同时注射环磷酰胺使小鼠免疫功能下降,通过口服铜绿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文冰 成伙清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8年28卷4期 298-30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部分脂溶性他汀药物是CYP3A4/5的底物,其代谢易被其他药物所诱导或抑制,也可能抑制其他药物的代谢,本资料拟总结上述常见的相互作用,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检索Medline1966-2006年期间公开发表的他汀类与其他药物代谢方面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嵘 徐康康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8年28卷2期 116-11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烫伤膜的抗感染和促创面愈合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新西兰兔用蒸汽烫伤制成烫伤病理模型,烫伤膜予以治疗.结果:烫伤膜具有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抗炎、透气、皮肤刺激性小等作用.结论:烫伤膜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外用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从容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6年26卷5期 614-61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全面介绍抗菌新药-利奈唑胺的抗菌特点和临床应用.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总结利奈唑胺的临床作用.结果:利奈唑胺作用机制独特,不仅与其他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而且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等有较强抗菌活性.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海山 何鹏彬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5年25卷10期 995-99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应用抗感染药物后产生ADR的规律并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检索国内文献,收集所发生ADR的老年患者进行用药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在老年患者中ADR发生率较高.结论:由于老年时期特殊的生理、病理因素,了解抗感染药物的ADR在老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云海 韩洪刚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4年24卷11期 704-70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食物对抗感染药物疗效的影响.方法:在介绍食物影响抗感染药物作用机制基础上广泛收集食物对抗感染药物及疗效影响的有关资料,按抗感染药物综合整理.结果:食物对某些抗感染药物的吸收影响较大,可改变生物利用度(BA)、AUC、ti/2、T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迟国成 周洪春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4年24卷11期 714-71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制备复方血余炭软膏,用于治疗烧(烫)伤病人.方法:建立复方血余炭软膏的处方,配制和质量控制标准,用复方血余炭软膏与湿润烧伤膏对照进行临床应用观察.结果:制剂工艺简单,质量可靠,对皮肤无刺激性,治疗烧伤有止痛,抗感染.减少疤痕形成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连儒强 张立蘅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2年22卷2期 108-11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介绍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多年来不良反应报告及药物作相互作用.结果:该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在骨骼、皮肤、心脏、中枢系统等均报告出现不良反应,并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结论:喹诺酮类药物为临床常用抗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向荣 陆京伯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1年21卷1期 44-45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丹参中提取的化学成分,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脂溶性成分有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等;水溶性成分有原儿茶醛、丹参素(丹参酸甲)、丹参酸乙、镁-丹参酚性酸B(LSA-B)等。近年来对丹参的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心、肝、肺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