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
- 7
- 5
- 5
- 4
- 4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影 徐林琳 等 《中草药》 2020年51卷24期 6377-63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白桦酯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五环戊烷型三萜类物质,通常是从白桦Betuulaplatphylla树皮中分离出来,在其他植物中也有发现,以游离糖苷和糖基衍生物的形式存在于不同植物中.通过对其化学结构的修饰可以得到多种多样的衍生物,研究表明白桦酯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阳 陈忠坚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14期 3503-35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紫草素是从草本植物紫草Arnebiae Radix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促伤口愈合等生物活性的萘醌类化合物.近年来,紫草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被广泛研究.从构效关系、抗肿瘤作用机制等方面综述近5年紫草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丽 张永萍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12期 2902-29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血人参提取物体内外对乳腺癌4T1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血人参不同提取部位体外对4T1细胞的抗肿瘤活性,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建立小鼠4T1实体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血人参不同提取部位(石油醚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迟笑怡 周天 等 《中医学报》 2019年34卷3期 495-500页ISTICCA
【摘要】 血瘀证是恶性肿瘤常见证型,而中药川芎具有活血化瘀、消炎镇痛、益气补血等功用,应用川芎抗肿瘤及防治肿瘤转移和复发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癌基因的表达,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抗肿瘤血管生成、改善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情情 谢超 等 《国际肿瘤学杂志》 2019年46卷6期 374-377页ISTICCA
【摘要】 节拍化疗是一类全新多靶点的化疗模式.与传统化疗完全不同,节拍化疗通过细胞毒作用、抗血管生成、免疫调节等多重作用机制发挥协同持久的抗肿瘤作用.口服长春瑞滨节拍化疗单药及其联合治疗模式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随着对节拍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艳梅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8年27卷4期 305-307页ISTIC
【摘要】 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其衍生物主要包括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和蒿乙醚等.研究表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体外对多种卵巢癌细胞有明显的选择性杀伤作用,其抗肿瘤机制主要包括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诱导卵巢癌细胞周期阻滞、诱导卵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辛重阳 王宝成 等 《国际肿瘤学杂志》 2016年43卷12期 927-929页ISTICCA
【摘要】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治疗疟疾的首选药,近年来大量体内外研究显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机制主要包括氧化损伤反应、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以及抗新生血管生成等。青蒿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小、成本较低,对多药耐药细胞有效,对放化疗具有增效...
【关键词】 青蒿素;抗肿瘤药;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裴晶 朱宇同 等 《中医学报》 2011年26卷3期 267-2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肝癌作用.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整理体内外实验结果,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在抗肝癌方面的作用及应用进行了综述.结果: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无论在体内、外实验,还是临床应用上能有效地抑制肝癌生长,其主要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莉 王莎莉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07年29卷2期 90-92页ISTIC
【摘要】 通过查阅近20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青蒿素类药物在抗白血病方面的作用和机制.青蒿素类药物的抗白血病机制可能与细胞毒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及促进细胞分化有关.青蒿素类药物与传统药物无交叉耐药并能逆转细胞的多药耐药现象,是极具开发应用前景的新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洋 祁丹妮 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7年23卷5期 338-341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气管内给予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TNF-αAb)对体外循环(CPB)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家兔28只,随机分为单纯开胸组、单纯CPB组、CPB+经气管插管注入生理盐水组和CPB+TNF-αAb组(术前和主动脉开放后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美荣 肖志坚 《白血病·淋巴瘤》 2006年15卷3期 231-234页ISTICCA
【摘要】 DNA拓扑异构酶(Topo)是参与细胞基本活动的重要核酶,其抑制剂主要通过形成"DNA-药物-酶"三聚复合物干扰DNA的复制发挥抗肿瘤作用.重点阐述以TopoⅠ为靶点的新药在白血病治疗中应用现况、Topo表达水平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和白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时文涛 徐旸 等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5年28卷1期 21-24页ISTICCA
【摘要】 在欧洲,人们广泛使用槲寄生的提取物对肿瘤患者进行辅助性治疗.而近十几年研究发现其中的植物凝血素是其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成分.本文就槲寄生中提取植物凝血素的应用及其作用的遗传学机制等方面作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凤春 林隆 等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2005年27卷3期 149-151,161页ISTIC
【摘要】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肿瘤细胞内自由基的产生及氧化应激,延迟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和抗肿瘤血管生成有关.青蒿素类药物可以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并且与传统化疗药不存在交叉耐药,能够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现象.进一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勤章 周四维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2002年22卷1期 36-39页ISTIC
【摘要】 树突状细胞(DC)作为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也是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可在体内外向T细胞提呈抗原并诱发CIL反应,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采用DC疫苗进行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获得一些突破性进展.本文就DC在肿瘤免疫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亮 万义增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14卷21期 8-9页
【摘要】 目的:探讨姜黄素体外抗黑色素瘤的药效及作用机制,为姜黄素抗肿瘤的药理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黑色素瘤B16-F10细胞为实验材料,在离体水平研究姜黄素对细胞活力、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细胞凋亡的影响[1].结果:姜黄素能显著抑制B16-F10...
【关键词】 姜黄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