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4
- 5
- 2
- 94
- 5
- 2
- 2
- 1
- 33
- 26
- 20
- 17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晓彤 杨永进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5年16卷4期 253-256页ISTIC
【摘要】 固定义齿修复过程中,为获得设计良好、制作精密的修复体,对牙体预备及印模制取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良好的排龈要求在获得清晰印模的同时保护龈沟底部的上皮附着,确保生物学宽度不被侵犯.因此,优良的固定修复离不开正确合理的排龈,对于平龈或龈下边缘的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红丽 唐睿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15年24卷21期 52-5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排龈技术应用于临床楔状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楔状缺损患者36例(218颗患牙),随机分配为排龈修复组和直接修复组,1年复查,参照美国公共健康协会修正标准(USPHS)和姬爱平、王嘉德临床直接评定标准进行修复体及牙龈健康情况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金菊 卜寿山 等 《口腔医学》 2014年7期 559-56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估排龈技术联合流动复合树脂和自酸蚀粘结剂修复楔状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龈壁齐龈缘或位于龈下≤1 mm楔状缺损患者20例(90颗患牙),排龈组使用#00Ulrapak排龈线排龈,联合流动复合树脂和自酸蚀粘结剂修复楔状缺损,而对照组直接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捷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8年2期 118-119页
【摘要】 目的:评价双排龈技术在CADCAM全瓷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2月~2017年1月,医院需要采用CADCAM全瓷修复的患者8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用单排龈、双排龈处理,对比排龈效果,工作时间以及6个月内口腔问题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峰 王凌园 等 《中国保健营养》 2018年28卷3期 130页
【摘要】 在口腔临床修复中,如固定义齿修复,楔状缺损修复,通过排龈技术的应用,可以获得清晰的印模,保证制作模型的精确,可以在牙体预备前得到安全有效的切削空间,清晰的视野,制得理想的肩台,达到良好的颈缘形态,提高冠边缘的密合性,保持上皮附着的完整,减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春江 龚连喜 《河北医药》 2011年33卷20期 3075-307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排龈方法对牙周探诊深度、牙龈出血指数的影响,探讨排龈方法对牙周健康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需全冠修复临床病例15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用碧兰麻局部浸润麻醉,不应用排龈技术;2试验组分别采用碧兰麻局部浸润麻醉加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珍 许晓波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27卷4期 244-245页ISTIC
【摘要】 目的:评价双排龈技术在CAD/CAM全瓷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0例48单位前牙行CAD/CAM全瓷修复,牙体预备后采用双排龈技术进行排龈,检查牙龈及预备体、光学印模以及修复体边缘情况.结果:双排龈技术的满意率分别为97.91%,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雄均 刁惠波 等 《新医学》 2008年39卷10期 696-697页ISTICCA
【摘要】 在口腔固定义齿修复中,采用排龈技术可以获得清晰的印模,为制作精确的模型提供保证;可提高冠边缘的密合性,减少牙体预备时对牙龈组织的损伤,确保牙周的生物学宽度不受影响.该文就国内外排龈技术在口腔固定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状况进行综述,供临床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红荣 张岩 《医学新知杂志》 2007年17卷4期 225-22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Expasyl排龈膏排龈技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前牙金属烤瓷冠桥修复120例(164颗牙),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4例(74颗牙),采用Expasy1排龈膏排龈技术;对照组66例(90颗牙),采用排龈线排龈技术,比较两组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边益明 张修银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7年8卷1期 74-76,46页ISTIC
【摘要】 当固定修复中修复体的边缘设计于龈缘下方时,如何在牙体预备时尽量避免损伤牙龈组织,以及取得清晰完整的印模,是修复过程中的难点.排龈技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排龈技术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主要介绍了5种常用的排龈技术:机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益杯 杨晓昀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年16卷15期 209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应用排龈技术在前牙金属烤瓷修复中获得符合美观要求的冠桥修复体.方法 笔者在对92例患者108颗前牙进行冠桥修复时,于预备牙、取模、冠固定前均运用排龄线加药物排龈.结果 牙龈出血损伤少,冠桥具有良好的边缘密合性,色泽稳定,牙周情况良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颖 《安徽医药》 2006年10卷9期 68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固定修复牙体预备时采用两次法排龈技术对牙龈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30例门诊患者46颗牙行冠桥修复时,于备牙前及取模前排龈.结果 牙体预备时有43颗牙,取模时有42颗牙取得满意结果.结论 该技术可减少牙体预备时对牙龈组织的损伤,并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林 《口腔医学》 2005年25卷2期 119-121页ISTICCA
【摘要】 介绍排龈技术的重要性,并就各种排龈方法、排龈线、特殊条件下的排龈技术及排龈时使用肾上腺素产生的不良反应、排龈线中酸性止血剂、排龈时间等问题作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彦红 朱元媛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5卷5期 157-15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双排龈技术在CADCAM全瓷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科收治的行CADCAM全瓷修复治疗的患者80例,其中行双排龈技术治疗40例为观察组,行单排龈技术治疗的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可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25卷1期 80-80页
【摘要】 在冠修复中.临床制备龈下边缘时,常常会损伤牙龈并引起出血,我科对门诊做前牙烤瓷冠桥修复的患者分别采用付肾棉条排龈和排龈线及专用排龈器排龈,比较认为,排龈线排龈,修复效果较好,而肾上腺素棉务排龈并不能使龈沟清晰,进而影响修复效果,故不值得提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可辉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年41卷1期 98-99页
【摘要】 目的:探讨烤瓷冠牙体预备时不同的排龈技术,在提高治疗水平及延长修复体的使用寿命方面的效果.方法:对门诊做前牙烤瓷冠桥修复的患者分别采用肾上腺素棉条排龈和排龈线及专用排龈器排龈.结果:排龈线排龈,使龈沟清晰,而肾上腺素棉条排龈并不能使龈沟清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玉珍 《实用临床医学》 2008年9卷9期 95-96页CA
【摘要】 目的 比较排龈膏和排龈线2种排龈技术在老年人固定修复中的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选择门诊90例患者(191颗牙)进行金属烤瓷冠桥修复,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46例(95颗牙),采用Expasyl排龈膏排龈技术;对照组44例(96颗牙),采用排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颖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46卷34期 157,160页
【摘要】 目的 观察非贵金属烤瓷牙修复的牙龈组织的情况.分析其产生的原冈及预防方法 .方法 临床收集180颗非贵金属烤瓷前牙,修复时间3~5年,检查牙龈组织的发生情况.结果 168例牙龈正常(占总数的93%),牙龈边缘轻度充血3例(1.6%),龈缘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延峰 许少平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8卷5期 18-19页
【摘要】 目的 在烤瓷熔附金属冠桥修复的不同时期应用排龈技术,观察烤瓷修复的效果及对牙龈组织的损伤情况.方法 运用排龈线分别在牙体预备前、取印模前、粘接时排龈后,按常规制作烤瓷冠并试戴粘固.结果在65病例中分别在牙体预备前、取印模前、粘接时排龈,经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群 李国强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5年26卷2期 116-118页CA
【摘要】 目的比较排龈线与排龈膏两种排龈技术的临床使用效果,以确定排龈膏是否比排龈线更易于被患者和临床医师所接受和推广.方法作者在对151例门诊患者198颗牙,行冠修复时,于取模过程中分别应用排龈线和排龈膏两种排龈技术,分别记录操作时间、观察印模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