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31
- 172
- 10
- 7
- 6
- 87
- 85
- 42
- 17
- 15
- 163
- 149
- 131
- 124
- 9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晓星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3年8卷1期 59-60页ISTIC
【摘要】 <篇首> 按照民航局<机场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机场管理机构、航空运输企业以及其他驻场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并加强日常管理,并制订了<民用运输机场应急救护设施配备>(GB18040-2008)(以下简称国标)作为民用机场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学平 殷东辰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08年29卷12期 11-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机场抢救遇险飞行员的救护设备,解决飞机座舱高、救护人员无法登机快速解救受伤飞行员离机的难题.方法:采用QG 0.85拖车底盘,装载自制手控可伸缩旋转的吊臂和可伸缩的登机梯及吊板、吊带.登机梯2架用于救护人员在座舱两侧登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金花 王君 等 《人民军医》 2012年55卷4期 368-369页ISTIC
【摘要】 空中后送能及时、快捷地将伤病员送达指定地点,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从而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挽救生命.空中后送一般采用旋翼型直升机、定翼型运输机等改装的卫生飞机,并在飞行中实施持续医疗护理、病情观察及生命监护支持等[1].现就国外空中医疗救护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延杭 《饮食保健》 2021年16期 283页
【摘要】 救护车是开展急诊的重要交通工具,在救护车内需要配备急救药品,急救器械以及急救仪器,可以保证急诊救护车充分发挥急救功能.但根据我院的具体运行状况来看,大多数急诊救护车内部环境管理混乱,经常出现急诊器械配备不全,急诊药物过期或用量不够等诸多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萍 李雪娇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38卷17期 138-140页
【摘要】 目的 将"6S"管理用于医疗设备管理实践,探讨其对医疗安全的影响.方法 从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筛选儿童重症救护中心医疗设备安全评价指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分析指标间的关系,计算各指标权重,比较实施"6S"管理前后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亚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41卷3期 369-37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优化救护车内急救设备管理的效果.方法 本院自2018年1月开始实施优化救护车内急救设备管理措施,以实施前(2017年1—12月)作为实施前组,实施后(2018年1—12月)作为实施后组.记录优化救护车内急救设备管理措施实施前后救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明晖 储丹凤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18年39卷12期 70-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介绍国外野战护理装备现状,为我军野战护理装备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系统分析野战护理装备的特点及外军野战护理装备的现状,并指出我军野战护理装备在材质、设计、功能、装载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结果:提出了我军野战护理装备应从材料、结构和使用便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伟 张建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16年37卷6期 16-1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大型水面舰艇危重伤病员救护的一体化急救转运装置,该装置也可用于平战时机场内的伤员救护.方法:在勤务需求论证和对现有同类装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移动式急救装置的基本功能要求.采用由伤员承载面、急救与生命支持模块、支撑移动单元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国华 谢平 《医疗卫生装备》 2013年34卷3期 35-3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系统研究江铃福特全顺救护车内急救医疗设备的逆变供电,在其不影响整车性能的前提下,满足供电优化需求.方法:选用江铃福特全顺底盘,从原车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逆变供电系统3个方面对整车所有供电情况进行分析,针对3种不同供电模式分析福特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宁 王辉 《中国标准化》 2018年14期 13-15页
【摘要】 救护车一直是医疗急救工作开展的重要平台,大量用于急救急诊的医用电气设备也常见于救护车上.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医用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检测标准并没有专门针对车载医用电气设备做出专门规定,而地方财政能力差异导致的各地救护车等级差异十分明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丽君 《护理学报》 2011年18卷8期 32-34页ISTIC
【摘要】 通过对急救中心5家网络医院急救分站的救护车医疗设备使用与管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有:1家分站认为设备使用的最大障碍是氧气的供应不稳定;2家分站认为是电源不稳定;1家分站主要通过检测仪器的性能及1家分站由操作者自主学习来熟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若东 张以忠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08年29卷10期 56-5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针对空军战机飞行员遇险迫降后座舱沿距地面较高,卫生人员无法登机进行救护的难题,设计研制"梯机结合、梯吊结合、梯架结合、梯车结合"一梯多用的飞行员遇险急救装置,提高航空兵场站卫勤保障能力.方法:采用技术先进、工艺成熟的6082航空铝型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关心 彭树良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08年23卷7期 91-92页ISTIC
【摘要】 针对医用救护车车载急救设备的供电不足问题,对救护车车载电源进行改进设计,以满足更多的应用需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君 《饮食保健》 2016年3卷5期 225-225,226页
【摘要】 目的:探讨救护车设备使用情况。方法统计从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急救过程中使用过的设备,统计使用频次,了解设备在培训前后不同的结果。结果培训后各种设备使用正确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细致、全面的对设备进行管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昭 邵海明 等 《中国计量》 2011年10期 18-19页
【摘要】 心电诊断和监护类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救护,此类设备质量性能参数准确、工作状况良好直接关系到临床救治效果,加快建立其量值溯源体系意义重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波 王忠诚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0年16卷12期 53-54,59页
【摘要】 海上救护艇医疗设备是医疗队实现救治工作的重要保障,做好医疗设备管理工作对提高医疗队的反应能力和救治水平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救护艇医疗设备的日常管理和使用、预防性维护等内容,并对救护艇医疗设备的改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国民 彭立宪 等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 2003年25卷3期 148-149页
【摘要】 目的研制飞行员遇险急救设备,解决歼八、苏-27座舱沿距地面高医护人员无法登机实施机上救护难题.方法该设备采取2人登机,利用吊救系统将受伤飞行员快速下滑至担架后进行梯架分离,搬运伤员至救护车内.结果应用该设备,医护人员对遇险迫降飞行员可快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萍 刘园园 等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1年3期 209页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院前急救规范化管理应用及推广的必要性及效果.方法:根据2020年院前急救情况,总结经验进行救护车设备物品规范化和规范化急救技术制定及推广.统计院前患者救治率与存活率、院前患者满意度、急救设备损耗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人员、医疗纠...
【关键词】 院前急救规范化体系;院前急救质量;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人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义梅 王从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年10卷8期 1868-18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对救护车内环境、仪器设备、物品、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达到省时、省力、高效、整洁、安全的环境.方法:对物品以不同种类、用途、使用频率等进行分类管理,并形成制度.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缩短了备物时间,赢得了抢救时间.结论:为院...
【关键词】 救护车;急救/仪器和设备;急救医疗服务/组织和管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莉 王纯巍 等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09年20卷3期 225-226页ISTIC
【摘要】 <篇首> 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静脉输液是防治疾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但因针尖进针锐角产生的切力切割血管而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容易导致静脉血液渗出等,会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