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65
- 13
- 9
- 520
- 93
- 40
- 21
- 15
- 72
- 65
- 50
- 45
- 4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继荣 杨涛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1年28卷3期 137-140页ISTICCSCDCA
【摘要】 血栓栓塞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由其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主要的死亡原因,且发病率逐年上升.赤芍在临床治疗血栓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进步,赤芍所含多个具有药理活性且能表达临床疗效的化学组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鸣华 孔令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年19卷10期 1619-1622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药质量标准现代化是中药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前提,也是中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几十年来,我们为使中药质量更符合现代中药的发展需要,对其标准的提高和完善进行着不断的努力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亦发现了很多完善的空间.本文从中药物质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爱华 孙晖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18卷5期 719-723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药有效性是中医药治疗优势的根本体现,而有效性的科学阐释是沟通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科学的渠道,中药有效性评价是发现药效物质基础的前提.因此急需建立一种生物学语言,把中药的有效性科学地表达出来,让现代生命科学领域认识和接受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的科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任兵 王永炎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8卷3期 149-1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自然药学观药物体系思维构架中药药物本质认识论,以提高对中药药物本质与有效物质基础的认识水平,指导中药理想药物体系及其药物研究.应用科学论、还原论、系统论、整体观进行中药药物体系基本特性表征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药物体系自然性、协同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婷 李纯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36卷10期 696-700,后插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基于有效物质基础研究的中药枳实的质量控制体系.方法 薄层色谱(TLC)定性鉴别枳实中二氢黄酮类、挥发油类,并采用HPLC法对其中有效指标性成分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枳实中二氢黄酮类和挥发油类在所建立的色谱条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为钢 李奇峰 等 《医学与哲学》 2011年32卷16期 56-57,60页ISTICPKU
【摘要】 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性得到了临床用药的广泛验证,但带来的安全性(“毒性”)问题也引起业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中药注射剂和同处方的口服剂有效性和“毒性”的特点,认为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性来自于小分子物质,而大分子物质则是导致“毒性”的主要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萌 陈畅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年17卷12期 249-2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有效地从繁多的中药复方化合物中发现和辨识出其作用成分,明确中药作用功效提供参考和依据,通过对中国知网和国外相关杂志的文献进行检索和总结,从26篇近期报道的文献中提炼出有效成分辨识相关思路,对以药理活性为向导的有效成分辨识和基于体内过程的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燕玲 王耘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11卷5期 735-738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物质决定药性,物质基础共同属性与药性之间存在内在相关性"这一假说,并提出了基于药效团的药性物质基础的研究方法和预期研究成果.本文利用中药有效成分族辨识技术,以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晓斌 陈彦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年23卷5期 420-4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复杂的化学成分是中药复方发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物质基础.基于对传统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和现代中药复方创新物质基础的认识,提出了"功能组分"新观点,中药复方成分可以划分为有效组分、功能组分和无用成分.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由"有效组分+功能组分"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洋 石任兵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31卷5期 334-3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口服川芎饮片大鼠体内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探索川芎饮片口服产生疗效时有效物质基础成分的动态变化过程.方法按照中药有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学路线,采用HPLC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和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结果川芎饮片水煎口服后,发现10种以色谱...
【关键词】 川芎;饮片;有效物质基础化学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洋 石任兵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29卷11期 768-7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口服丹参饮片大鼠体内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的研究,探索丹参饮片口服产生疗效时有效物质基础成分的动态变化过程.方法 按照中药有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学路线,采用HPLC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和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结果 丹参饮片水煎口服后,发现16种以...
【关键词】 丹参;饮片;有效物质基础化学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英 冯怡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17卷8期 1569-1570页PKUCSCDCA
【摘要】 从物质基础出发,对其组合效应、量比关系、化学成分、分析方法与应用、含药血清及镇痛有效部位几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指出该方物质基础的研究为研制目标更加特异、疗效更佳、副作用更少的新型药物奠定了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明兰 苏日嘎拉图 等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9年25卷3期 42-45页
【摘要】 目的:观察蒙药肋柱花水提物抗四氯化碳(CCl4)致大鼠肝星形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明确肋柱花水提物抗急性肝损伤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在Hela细胞株上进行细胞毒性实验,确定药物的最大安全浓度;以CCl4致体外肝细胞(HSC-T6)损伤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景会 王蕊 等 《中国药事》 2011年25卷4期 396-40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阿胶的化学成分及有效物质基础、药理作用及其机理作用和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研究作一总结,为阿胶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借鉴信息和思路.方法 查阅整理近10年的研究文献资料和信息.结果与结论 阿胶的化学成分及有效物质基础、药理作用及其机理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显章 赵清超 等 《江苏中医药》 2010年42卷5期 1-3页ISTICCA
【摘要】 目前中药研究的思路主要有从单一植物中提取单一有效成分(单体化合物)或提取物开发成新药和中药及复方制裁的开发研究两种.前一种研究思路对于中药及复方而言.其局限性已越采越明显:中药及复方有效部位(群)的研究思路具有符合传统中医药理论和"多组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孝栋 楼永明 等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16卷6期 56-58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现代中药制剂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经现代药理和临床实验验证,用现代药剂学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将传统中药(单味药、中成药或其它方剂药)剂型改革成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新一代药物制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买买提江·阿布都瓦克 《求知导刊》 2016年23期 105页
【摘要】 现代中药研究的基础就是重要物质基础研究.现阶段,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分析技术等各种新型技术的发展壮大,中药复方制剂物质基础研究也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本文针对目前中药复方制剂物质基础研究思路及方法等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奚俊杰 刘雪筠 等 《黑龙江医药》 2013年5期 787-789,790页CA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药品的质量问题。而中药是我国的传统药物,人们也把目光集中在提高中药质量标准的问题上,从而达到中药的现代化。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制定中药质量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成分研究现状,从而针对物质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明平 吴庆光 《内蒙古中医药》 2009年28卷15期 63-64页
【摘要】 <篇首> 中药复方配伍及有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的重点.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为从实证意义上理解复方配伍的合理性及有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当前中药复方配伍及有效物质基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二个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恺 王伯章 《江西中医药》 2007年38卷4期 68-69页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随着疾病模式的转变和"回归自然"热潮的兴起,中药复方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更是热点问题之一[1].本文拟从以下五方面对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