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65
- 535
- 67
- 12
- 143
- 35
- 26
- 16
- 15
- 465
- 246
- 65
- 51
- 4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洋 王玉英 等 《广西植物》 2019年39卷10期 1327-13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研究以大花蕙兰'红酒'(Cymbidium hybridum'hongjiu')×莲瓣兰'边草素花'(C.tortisepalum'biancaosuhua')F1代杂交种原球茎和根状茎为材料,比较了不同激素配比增殖分化、生根的培养基,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斌 姜玉婷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9年27卷6期 721-72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报道了中国云南省兰科(Orchidaceae)兜兰属(Paphiopedilum)一新天然杂交种:哀牢山兜兰(Paphiopedilum×ailaoshanense B.Liu&S.P.Chen).哀牢山兜兰与白旗兜兰(P.spiceri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动物学报》 2008年54卷1期 144-156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对反交试验获得的18个月的拟鲤、粗鳞鳊和欧鳊F1代进行了鉴定.对不同于拟鲤、粗鳞鳊和欧鳊三种鱼的可量和可数形态特征分析表明,拟鲤×欧鳊和拟鲤×粗鳞鳊杂交种比粗鳞鳊×欧鳊杂交种与它们的双亲更容易区分.拟鲤杂交种间具有很多形态上的相似性,例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明 谢碧文 等 《四川动物》 2014年33卷1期 90-93,98页ISTICPKU
【摘要】 以中华沙鳅为母本,宽体沙鳅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获得受精卵,运用数码体视显微镜对杂交种的胚胎发育进行观察拍照,并对杂交种胚胎发育各时期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受精卵直径1.41 mm±0.16 mm,吸水膨胀后直径达1.91 mm±0.09 m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飞 徐婷婷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1年31卷6期 1174-117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人工气候室内的高山松(Pinus densata)及其亲本油松(P.tabulaeformis)和云南松(P.yunnanensis)实生苗为材料,通过测定低温胁迫和恢复后其幼苗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JIP-test)参数,分析高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俊国 扈惠灵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9期 1989-199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中国南瓜杂交种'360-3×112-2'和黑籽南瓜为试验材料,在营养液栽培条件下研究了NaCl胁迫对两种南瓜植株生长、根系活性氧水平和游离态多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10 d后,与对照相比,两种南瓜植株生长都受到明显抑制,但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爱侠 赵玉靖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8年9卷2期 144-1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创制结球甘蓝-大白菜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利用二倍体大白菜(AA,2n=20)为母本与四倍体结球甘蓝(CCCC,2n=36)杂交,通过胚挽救获得了异源三倍体杂交种(ACC,2n=28);利用SSR对杂交种进行鉴定,6株F1均能扩增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俊国 朱月林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7年27卷10期 2052-205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中国南瓜'360-3×112-2'杂交种和黑籽南瓜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成株期NaCl胁迫对其植株生长和根系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NaCl胁迫对2材料的根系鲜重、地上部鲜重、主蔓长度和功能叶单叶面积都有不同程度抑制,而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高玲 周作高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7年8卷4期 481-4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自ICRISAT成套引进最新培育成功的早、中熟组木豆CMS杂交种各6份,进行了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早熟组的成株率高,育性恢复好;其中ICPH2363的成株率、单株英数、百粒重等性状均表现较好.(2)中熟组中有2份杂交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超 毛正轩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6年7卷1期 31-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用两个不抗虫和一个抗虫的核不育系为母本,用抗虫品系为父本,配制3个杂交组合(GA×HB、GA5×R27、GA18×HB),研究分析杂交种的抗虫性、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均高抗棉红铃虫,GA5×R27和GA18×HB以及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茜 罗耀武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6年7卷2期 175-1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约翰逊草、人工诱变四倍体高粱品系四沈甜及二者杂交种中期Ⅰ染色体构型、后期Ⅰ染色体行为进行了观察,并对花粉育性与结实率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约翰逊草、四沈甜及杂交种的染色体构型分别是:0.49Ⅰ+15.83Ⅱ+0.15Ⅲ+1.60Ⅳ、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曙 林毅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6年31卷17期 1401-14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霍山石斛杂交种与其亲本进行生长、生理指标及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比较,为霍山石斛种质资源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叶绿素含量用无水乙醇法,光合速率用CI-31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多糖含量用浓硫酸-苯酚比色法,总生物碱含量用溴甲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凯彬 常藕琴 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05年13卷2期 76-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剑尾鱼属内鱼类的杂交,观察黑色素瘤在其杂交后代的形成情况.方法白体剑尾鱼(♀)与黑体剑尾鱼(♂)杂交,子一代(F1)和子二代(F2)分别自交,观察其后代外部特征变化和黑色素瘤形成的情况;对黑色素瘤进行组织病理观察.结果剑尾鱼杂交种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宏伟 张改生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1年21卷2期 344-35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2个偏型不育系ms(ven)-149和ms(ven)-6901为供试材料,结合在近年来利用CMS和CHA法进行杂种小麦研究和应用中,有关亲本繁殖及杂交种制种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对杂种小麦繁制种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试验表明,用作杂种小麦制种的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贤侠 冯欣璐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14年45卷2期 320-326页
【摘要】 本研究旨在对影响鸡与鹌鹑杂交早期胚胎发育及性分化4个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初步判定其对杂交种胚胎性别分化和早期死亡可能起到的作用.研究选取杂交早期胚胎发育不同时间点(72、78、84、90、96、102、108、114、120、144、1 6...
【关键词】 鸡与鹌鹑杂交种早期胚胎;ER基因;表达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超 佟广香 等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171-174页
【摘要】 以体质量为38.03~55.03 g的哲罗鲑Hucho taimen、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及其杂交种为研究对象,对其肌肉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种鱼的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5),杂交种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雷博 杨利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4年37卷1期 59-63页
【摘要】 以亚洲百合杂交系‘红骑士’(Red knight)、东方百合杂种系‘索邦’(Sorbonne)及其杂交种幼苗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亲本及杂交种露地苗和组培苗的形态学、叶片表皮细胞和气孔特征.研究表明:露地苗和组培苗杂种的叶片表皮气孔及表皮细胞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金辉 操君喜 等 《热带作物学报》 2013年34卷4期 727-731页
【摘要】 采用改良的苯酚-硫酸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了野生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组培金钗石斛(由种子无菌萌发、快繁,并移栽成活的成熟植株)和4种春石斛杂交种(Nobile-type Dendrobium)的多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波 祁丽萍 等 《西南农业学报》 2012年25卷5期 1805-1810页
【摘要】 以3个金针菇为材料,研究其单核原生质体不亲和因子基因型,双单杂交构建杂交种,并对其基因型和遗传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金针菇菌株的单核原生质体形成率不同,单核原生质体率分别为31.9%、88.5%和13.4%;不亲和因子基因型为2种类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