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56
- 39
- 6
- 55
- 12
- 3
- 2
- 2
- 142
- 126
- 72
- 34
- 2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少杰 严铭海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6期 2996-30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研究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杉木半天然林树干环剥 16 个月后效果,探索人工林快速转型天然林生态修复技术,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选择有代表性的 3 片 32 年生杉木半天然林为试验林分,环剥林分内所有杉木人工林木(除对照样地外),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李 廖杨文科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2期 5038-50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连栽导致土壤退化是制约杉木初级生产力实现的重要障碍因素,而土壤对病原菌的抑制能力决定着植物能否有效抵御病原菌侵害,是人工林土壤地力状况的重要表现.以一代、二代、三代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为对象,采用平板隔空、直接对峙的方法,分析了不同代际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施楚 郑裕雄 等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3年18卷1期 63-70页
【摘要】 土壤养分有效性是影响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调控因子,然而目前关于杉木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OM)数量与组成随林龄的动态变化规律尚不明确.本研究以6 年、18 年、42 年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林龄对杉木人工林根际与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雅茜 方晰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4期 5326-53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位于亚热带丘陵区的长沙县大山冲林场选取地域毗邻、环境条件(立地、土壤、气候)基本一致的杉木人工林(CL)和3种次生林:马尾松-柯(又名石栎)针阔混交林(PM-LG)、南酸枣落叶阔叶林(CA)、柯-青冈常绿阔叶林(LG-CG),每种林地随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莉娜 郭弘婷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6期 1926-19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丛枝菌根真菌是一种通过土壤侵染植物根系,与寄主植物互利共生的重要有益真菌.探究不同林龄杉木林中菌根侵染状况与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有利于深入认识丛枝菌根真菌—杉木相互作用的养分调控因素,从而为改善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促进杉木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芳芳 刘文飞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1期 8078-80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凋落物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关键过程,是全球碳(C)收支的一个重要主要组成部分,正受到全球大气氮(N)沉降的深刻影响.探讨大气氮沉降条件下森林凋落物的分解,有利于揭示森林生态系统C平衡和养分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选择福建沙县官庄林场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全成 陈匆琼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0期 3517-35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土壤是大气中甲烷重要的汇,降水变化是影响森林土壤甲烷吸收速率(VCH4)的重要因子.以中亚热带地区不同降水减少程度的杉木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来测定不同模拟降水减少处理样地的土壤甲烷吸收速率.结果 表明:模拟降水减少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贝昭贤 张秋芳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3期 1106-11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气候变暖改变与土壤磷循环相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陆地生态系统磷循环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为研究亚热带地区杉木人工林土壤磷有效性对增温的响应,开展了模拟增温实验.实验设置对照组及增温组(5℃),经过1.5a的短期增温,对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全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芳芳 吴建平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20期 7477-74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凋落物分解的快慢和养分释放的速度决定了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效养分的供应.探讨全球变化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与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有利于深入认识凋落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养分调控因素,从而揭示生态系统C、N、P循环.通过模拟氮沉降增加试验,分4个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欢 杨玉盛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8期 2884-28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温度和水分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而全球变暖和降雨格局的改变是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我国中亚热带地区森林覆盖率大,碳库丰富,可溶性有机质(DOM)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对它的数量和组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我国湿润亚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明安刚 刘世荣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3期 7833-78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自然化改造作为森林新增碳汇的最有希望的选择之一,将如何通过改变林分结构影响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而影响林分固碳能力和潜力目前尚不清楚,因此,了解近自然化改造对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马尾松近自然化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雪蔓 尤业明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期 156-1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间伐改变了林分环境,影响林木生长及碳储量,准确评估不同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影响对碳汇林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1992年造林并于2005年实施3种不同间伐强度(74%:H、5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伍倩 闫文德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3期 4131-41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林冠对降水的截留是森林生态系统水分平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分循环和水资源管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速生商品材树种,研究杉木人工林各生长阶段的林冠截留,能更好的了解杉木各生长阶段的水循环过程以及涵养水源的能力.以湖南会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德成 黄锦学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6期 1599-16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林木细根生物量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因此采用合理的细根取样策略对精确估算细根生物量十分重要.通过在福建省三明杉木人工林林内采用土钻法随机选取100个取样点,分析不同细根类型(杉木、林下植被、总细根)生物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对细根生物量所需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婧 喻林华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4期 4668-46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研究亚热带次生林保护对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等功能过程的影响.采用凋落物直接收集法,比较湘中丘陵区3种次生林(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南酸枣落叶阔叶林、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和杉木人工林的凋落物量、组成特征及其周转期.结果表明:4种林分年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利辉 康文星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4期 1187-11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探讨杉木人工林不同生长阶段的固碳功能,以会同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在定位连续测定林分生物量和碳素含量的基础上,研究了杉木林不同年龄阶段的储存碳量及在各组分的分配和植物固碳能力.结果表明:杉木各器官碳素含量树叶>树皮>树根>树干>树枝,且随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介南 康文星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2期 449-4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应用会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连续定位测定资料,研究了杉木林不同林龄阶段乔木、灌木、草本和枯死物热值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同一林龄阶段,杉木叶的热值>皮>枝>干>根,杉木各器官热值随林龄增加而增大;相同林龄的灌木叶热值>枝>根,草本地上部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苑皞 周国英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0期 2725-27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明杉木人工林土壤真菌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454测序技术对土壤真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测定了黄丰桥林场杉木人工林土壤真菌的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①不同代数、林龄的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及林下植被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娟 闫文德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22期 6519-65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湖南会同不同年龄(7年生、17年生、25年生)杉木人工林土壤全磷、有效磷、无机磷组分和有机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林龄杉木林土壤全磷和有效磷的含量分别在317.06-398.56 mg/kg和0.82-1.38 mg/kg之间,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丽 徐明恺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5期 4692-47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站自然林、杉木连栽林和杉木阔叶树混交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PCR-DGGE、DNA-sequencing和主成分分析(PCA)等方法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其与土壤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杉木人工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