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2
- 9
- 1
- 25
- 21
- 11
- 9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林方美 姜川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0期 9379-93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林下植被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以及对森林生物量的贡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热带地区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季节变化势必会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和生物量产生影响.以西双版纳地区的常规管理胶林(CR)、自然恢复胶林(NR)、人工恢复胶林(A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波兰 吴雨茹 等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3年41卷4期 665-672页
【摘要】 [目的]为探究林分密度对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典型样地法对四川省金堂县云顶山5种不同林分密度(500、650、800、950、1 100株/hm2)的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人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舒韦维 卢立华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11期 4521-45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究4种林分密度(A:650株/hm2;B:1100株/hm2;C:1250株/hm2;CK:1650株/hm2)林下物种多样性、生物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1)灌木层Shannon-Wi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艳强 包维楷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20期 5849-58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结构与林下植被生物量的关系是森林持续经营与森林碳计量监测的科学基础,但一直缺乏必要的研究.以四川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揭示林下植被生物量(Wu)、灌木生物量(Ws)和草本生物量(Wh)与林分结构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超 田大伦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0期 2737-27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用空间一致时间连续的定位研究方法,在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试验基地的第2集水区,对连栽杉木林林下植被生物量进行了12 a的监测,研究了林下植被种类的变化、生物量动态特征、生物量的组成与分布变化格局.结果表明:连栽杉木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国雷 刘勇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3期 1264-12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林下植被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林分结构和土壤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不同年龄树种对林下植被发育的影响已有所涉及,但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往往割裂了林木种群的生长规律与其林下植被间的相互作用,以林龄为尺度探讨林下植被发育的差异必然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昆 管东生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4期 705-7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通过69组不同龄级的森林样地实测数据,拟合了珠江三角洲主要森林类型的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并结合3个时段森林清查资料,估算了区域森林生物量及其动态.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的中幼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80%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昆 管东生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2期 705-7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控制误差内寻求样方的最小面积和最少样方数量是植被生态学野外研究的重要问题.在综合考虑取样的边界效应和时间、劳力消耗的基础上,研究了在控制误差内测定森林林下植被生物量时应选择的最佳样方大小和数量,并找出最佳的自变量拟合了估算林下植被生物量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昆 管东生 《生态学杂志》 2006年25卷10期 1252-125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林下植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林下植被的生物量特征及其生态作用对深入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有重要意义.本文归纳了森林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分布特征与森林的类型、龄级和林分特征等因子之间的变化关系,分析了林下植被在维持森林生态系统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晓敏 唐罗忠 等 《生态环境学报》 2017年26卷9期 1457-1464页
【摘要】 凋落物是森林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载体.而凋落物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养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过程,是土壤有效养分供应能力的决定因素之一,与森林生产力及可持续生长密切相关.通过研究杨树人工林凋落物生物量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娟 王孝安 等 《生态环境学报》 2017年26卷8期 1301-1309页
【摘要】 2015年3月旬邑县林业局开展了人工林抚育项目,对清水沟管护区内的人工林进行抚育,主要措施是卫生伐.为了探讨抚育对油松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短期影响,本文以此抚育项目为研究基础,对黄土高原45 a人工油松林的抚育区和未抚育区进行研究,分析抚育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华静 田丰 等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233-237页
【摘要】 【目的】为科学、可持续地经营桉树(Eucalyptus)人工林以及评价桉树人工林在区域碳循环中的地位、作用和生态效益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采用平均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对南宁七坡林场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 × E.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大伦 杨超 等 《林业科学》 2011年47卷5期 145-149页
【摘要】 <篇首> 林下植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生产者,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Chpin,1983;Chastain et al.,2006),如维持森林生物多样性(褚建民等,2007)、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艳红 王生年 等 《贵州科学》 2005年23卷z1期 26-31页
【摘要】 桉树林已经是东方市的主要人工林.本文对东方市桉树林的生境条件、林下植被、林分生长情况、土壤性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在东方表现出最适宜的林下植被是以草本植物为主,覆盖率为70%的类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尔查 王铮 等 《生态学杂志》 2024年43卷11期 3246-325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对评估沙地植被恢复成效和人工林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毛乌素沙地不同林龄(Ⅰ龄级:林龄≤10a、Ⅱ龄级:10 a<林龄≤15a、Ⅲ龄级:15 a<林龄≤20 a、Ⅳ龄级:林龄>20 a)樟子松人工林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凯 张毓婷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1年45卷1期 62-7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揭示土壤养分和细菌群落对林下植被调控的响应机制,调查了浙江开化3种林分密度(高密度(KH)、中密度(KM)和低密度(KL))的17年生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和生物量,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并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细菌群落结构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昊泓 朱昕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0年31卷2期 349-35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湖南栎类天然次生林不同林分类型的林下植被生物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将50块样地划分为甜槠-鹿角杜鹃混交林、亮叶水青冈-箭竹混交林、石栎-虎刺+山茶混交林、甜储+袍栎-鹿角杜鹃混交林、青冈栎-油茶+杜鹃混交林5种林分类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超 林伟盛 等 《生态学杂志》 2020年39卷8期 2528-253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在野外条件下设置对照(CT)、土壤增温(W,+5℃)、隔离降雨(P,隔离50%降雨量)以及增温与隔离降雨协同作用(WP)4种处理,研究增温与隔离降雨及其交互作用对中亚热带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温和隔离降雨及其交互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俊宇 伍炫蓓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8年24卷2期 214-22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林窗是植被演替和森林循环的重要驱动力,研究林窗大小对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有利于揭示林窗干扰在生态系统恢复中的作用. 以川西莲花山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划分出5种不同面积(81-625 m2)的林窗共计15个和3个非林窗(林下)作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慧 王百田 等 《植物研究》 2016年36卷4期 573-58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样地调查和土壤样品采集分析的方法,测定了山杨、油松和辽东栎3种人工林林下植被(灌木、草本)的活地被的生物量以及地表凋落物的生物量和土壤养分的总概况,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活地被生物量表现为油松2.354 7 t·hm-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