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596
- 158
- 39
- 28
- 13
- 499
- 344
- 304
- 152
- 122
- 1068
- 137
- 136
- 98
- 7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颖华 何开泽 等 《植物学报》 2004年46卷9期 1128-1134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从传统中药川牛膝(Cyathula offcinalis kuan)中分离提取到了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糖RCP.核磁共振、甲基化分析、还原裂解和GC-MS分析揭示了RCP是一高度分支的果聚糖,它以(2→1)连接为骨架,其上有大量的(2→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晓 冯怡 等 《中成药》 2010年32卷5期 812-8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高专属性和高灵敏度的果聚糖测定方法.方法:以麦冬多糖(PRO)为模型多糖,利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HPGPC)-柱后荧光衍生的方法来测定该多糖.通过对柱前和柱后凼素的全面考察,提高方法的灵敏度.结果:PRO柱后先经水解再荧光衍生(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仇元新 胡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36卷4期 423-4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果糖基转移酶是口腔细菌细胞外多糖合成酶之一,它以蔗糖为底物催化合成果聚糖.口腔链球菌果糖基转移酶是口腔重要的致龋蛋白之一.笔者下面就果糖基转移酶的分子结构、反应机制和编码基因及其调节作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时春娟 周永达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06年15卷16期 1330-13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牛膝多糖是从中药牛膝的干燥根里分离得到的果聚糖,相对分子质量小,水溶性好,易被人体吸收,具有广谱的免疫调节活性.牛膝多糖经结构修饰(硫酸酯化,磷酸酯化,羧甲基化,羟甲基化)后得到的一系列的多糖衍生物显示出更高的活性或新的生理活性,具有广阔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明 徐愿坚 等 《药学学报》 2005年40卷1期 32-3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研究牛膝多糖的理化性质与结构.方法从中药牛膝中分离得到一小分子量的果聚糖,经凝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后,用ESI-MS测定其分子量分布.根据甲基化、还原裂解乙酰化及GC-MS和NMR分析,确证其结构.结果单糖组成分析表明牛膝多糖由果糖-葡萄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冠 李晨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5年30卷17期 1338-13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中药党参中多糖进行研究.方法:DE-52纤维素和Sephadex G-200凝胶柱色谱分离纯化一多糖CPP-1.凝胶色谱法测定其纯度和分子质量.酸全水解,甲基化反应,高碘酸盐氧化及降解,IR,1H-NMR和13C-NMR分析其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庆民 白永飞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4年28卷1期 53-5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研究氮素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根茎碳水化合物贮藏的影响,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羊草样地,设计了不同水平和不同时期的氮素添加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君 张言周 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9年38卷3期 124-129页
【摘要】 将来源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果聚糖蔗糖酶(levansucrase)基因进行克隆,并将其在Escherichia coli BL21 (DE3)中表达.对发酵产酶后的菌体进行破壁和离心,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玉峰 徐佳佳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年10卷10期 2843-2848页
【摘要】 果聚糖天然存在于菊苣、菊芋、香蕉、大蒜、洋葱、大麦等多种植物中,作为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广泛应用于婴幼儿食品、乳制品、饮料、焙烤食品等,且果聚糖具有与普通食糖迥然不同的消化过程和代谢途径,并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一直是国内外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关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煜 陈晟 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9年38卷4期 97-103页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条件下重组短小芽孢杆菌产果聚糖蔗糖酶的最适条件以及利用重组酶转化蔗糖-乳糖制备低聚乳果糖的最适转化条件.以前期构建的产果聚糖蔗糖酶重组短小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pNCMO2-lsc作为菌种,通过单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仝瑛 倪士峰 等 《西北药学杂志》 2009年24卷6期 525-52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概括果聚糖的来源、理化性质、药理、结构修饰以及目前的应用,为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对有关的文献中果聚糖的来源、理化性质、药理、结构修饰以及应用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果聚糖来源广泛,具有很好的生物学活性,作用机制以及临床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瑨 吴正钧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年37卷4期 185-190页
【摘要】 果聚糖levan是一类典型的果糖聚合物,主要由微生物产生的levan蔗糖酶以蔗糖为底物来合成的,其主链由果糖以β-(2,6)糖苷键键合而成,并伴有少量β-(2,1)糖苷键的支链。本文从来源、功能与应用的角度总结了levan的研究进展,并对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大海 刘云国 等 《现代食品》 2016年7卷13期 82-85页
【摘要】 果聚糖是欧美等国推荐的保健食品功能因子为了方便、快速、准确评价其在保健食品及其原料中的含量,以大蒜果聚糖为样品,比较了Seliwanoff、硫酸法、盐酸法3种比色方法测定果聚糖含量的效果.结果表明:硫酸法的准确度最高、标准偏差与变异系数最小...
【关键词】 果聚糖;Seliwanoff;比色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清凯 成建国 等 《动物营养学报》 2014年26卷9期 2797-2804页
【摘要】 为了减少粪臭素在猪体外的污染,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的外源L-色氨酸、果聚糖和酪蛋白对猪粪发酵液中粪臭素及相关合成物浓度的影响.将80头体重为(50.0±0.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利民 刘玉民 等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45卷6期 96-98页
【摘要】 研究不同剂量的外源色氨酸、果聚糖和酪蛋白对不同猪粪发酵液产硫化氢的影响.试验组日粮中添加纳豆芽孢杆菌,对照组不添加.猪粪液全部体外厌氧发酵.结果表明:试验组猪粪乳酸杆菌和梭菌含量分别高于(P<0.01)和低于(P<0.05)对照组,发酵液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尚衣 万泓志 等 《分析化学》 2011年39卷3期 397-400页
【摘要】 采用在线动态超声提取装置对全叶马兰果聚糖成分进行提取,用效应面方法优化了在线提取条件.提取溶剂为纯水,待测样品为5 mg,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是496 W,溶剂流速 0.63 Ml/min,溶剂体积 4.69 Ml;用96-孔盘联合酚硫酸程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鞠贵春 张爱武 等 《西北农业学报》 2010年19卷8期 22-26页
【摘要】 为了探讨寡聚糖在毛皮动物饲料中替代抗生素的可能, 随机选择体质量、性别、胎次相同的断乳幼貂80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对照设为两组,一组饲喂基础日粮,另一组饲喂抗生素,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兽用土霉素,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Cheong Kit Leong 谢顺歆 等 《食品科学》 2010年31卷11期 128-131页
【摘要】 目的:研究大蒜(Allium sativum L.)果聚糖水解酶(FEH)的酶学特征.方法: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确定FEH所在的沉淀组分,采用薄板层析和离子色谱法研究酶解产物,通过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还原糖的变化量计算酶活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绘霞 李秀芬 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09年28卷3期 305-309页
【摘要】 活性污泥体系中存在产生果聚糖的诸多微生物,研究其在膜表面的吸附行为有利于控制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污染.结果表明,果聚糖在聚偏氟乙烯膜上的吸附可在60 min内达平衡.随溶液pH值的增大,果聚糖吸附量先降低后增加,在pH=7.0处取得最小值,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