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8
- 1
- 1
- 1
- 12
- 7
- 1
- 1
- 16
- 6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曾晓敏 高金涛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3期 4879-48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磷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是维持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键因子.研究森林转换后土壤因素对磷素的影响,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森林经营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转换而成的米槠次生林(SF)、米槠人促林(AR)和杉木人工林(CF)为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胥超 林成芳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期 84-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米槠次生林转换成米槠人工幼林和米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幼林(以下简称“人促幼林”)后,以这三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连续监测每次降雨后地表径流量及径流水中可溶性有机碳(DOC)的含量及通量,比较不同森林类型观测结果的差异,并分析降雨对实验结果的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庆妮 杨清培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2期 7309-73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原位培养法和时空替代法,对江西中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天然马尾松林、人工杉木林、人工马褂木林的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及其有效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探讨森林转换对土壤氮素矿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转换前后各森林土壤无机氮库(NH4-N、NO3-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玉盛 陈光水 等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7期 1684-16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用静态碱吸收法对中国亚热带福建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内的格氏栲天然林和33年生的格氏栲人工林及杉木人工林的土壤呼吸进行为期2a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3种森林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5月至6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2月至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米林 叶桂萍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3年34卷1期 25-3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我国亚热带地区大面积天然林已转变为人工林,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了极大影响.为揭示森林土壤团聚体中N2O产生的关键基因亚硝酸盐还原基因(nirK和nirS)对森林转换后的响应特征,本研究选取中亚热带米槠天然林、杉木人工林和马尾松人工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婷 雷志刚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9期 3636-36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由于林地开发和商品林建设等原因,我国亚热带地区大量天然林和次生林经皆伐改造为林分结构简单、树种单一的人工林.氮(N)素是维持森林植被生长和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重要因子,土壤微生物驱动了森林土壤N转化的关键过程.然而,目前亚热带森林转换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辉辉 张慧玲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0期 4254-42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受人类活动干扰的增加,亚热带森林频繁转换为次生林和人工林,可能显著影响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生态功能,但当前的认识并不一致.因此,于2022年7月调查了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转换为次生林、米槠人工林、杉木人工林后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文梦 张婷婷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23期 9820-98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固碳功能,有效的森林管理是提升碳密度的重要方式.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森林管护水平也随之变化,进而可能影响森林碳密度.为了厘清劳动力转移和森林管护水平对森林碳密度的作用机理,以提升森林碳密度.利用福建5县(区)253个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仪 吴福忠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5期 1901-19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是凋落物中的易分解组分,在凋落物分解早期快速释放进入土壤并被微生物利用,参与森林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因此新鲜凋落物中NSC变化规律是认识森林土壤碳和养分循环的关键之一.选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米槠(Cas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纪娇娇 郑蔚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3期 800-8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其熵值是表征土壤质量变化的敏感性指标,不仅能衡量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还能揭示土壤有机碳的变化.通过比较亚热带米槠天然林转换为马尾松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后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以及微生物熵、代谢熵的差异,研究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鸿雁 崔海亭 等 《植物学报》 2002年44卷7期 864-871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内蒙古高原东南部森林草原过渡带位于中国东部季风气候尾闾区,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区域.这一地区降水量存在着明显的东南至西北(SE-NW)梯度.在现代植被和表土花粉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过渡带孢粉-降水量转换函数.将研究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春华 居为民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5期 1739-17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林分碳储量及其碳汇经济价值的估算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和重要内容.基于2004-2008年和2009-2013年山东省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以及实测样地数据改进的生物量蓄积量转换参数,利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估...
【关键词】 森林碳储量;森林清查数据;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艳丽 杨智杰 等 《林业科学》 2021年57卷4期 24-31页
【摘要】 [目的]探索亚热带米槠常绿阔叶林转换为人促更新林和人工林后的土壤氮矿化作用的变化,为评价和选择森林经营方式提供参考.[方法]以亚热带米槠常绿阔叶天然林、人促更新常绿阔叶林和米槠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森林类型表层(0~10和10~20 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宝库 金光泽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7期 5416-54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原始阔叶红松林、谷地云冷杉林、阔叶红松择伐林、次生白桦林、人工落叶松林是小兴安岭乃至东北地区的重要森林类型.采用红外气体分析法比较测定了这几种森林类型的土壤呼吸及其相关环境因子,分析探讨了这几种森林类型土壤呼吸的时空变异.结果表明:各林型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茂震 王广兴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6期 2919-29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当前,全球变暖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正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为减缓其影响进程,让决策者获得准确的碳源/碳汇空间分布信息与动态至关重要.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如何准确估计森林碳的空间分布和分析估计结果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数据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茂震 王广兴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11期 5665-56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浙江省1976至2004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为数据源,采用基于生物量与蓄积之间关系的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全省林分生物量和包括林分在内的森林生物量动态进行估计.森林生物量为包括林分、疏林、灌木林、竹林、经济林和四旁树在内的所有林木...
【关键词】 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生物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彦群 王传宽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8年14卷6期 838-84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北方和温带森林地处气候变化敏感的中高纬度地区,认识其蒸腾耗水过程的时卒动态及其控制因子是评价和预测森林在气候系统中作用的基础.本文综述了北方和温带森林蒸腾耗水的近期研究结果,从叶片、个体和林分3个尺度综合分析了树木蒸腾耗水的变异性及其影响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昆 管东生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4期 705-7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通过69组不同龄级的森林样地实测数据,拟合了珠江三角洲主要森林类型的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并结合3个时段森林清查资料,估算了区域森林生物量及其动态.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的中幼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80%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梅 裴铁璠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6卷9期 1638-164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岷江上游杂谷脑河流域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主要水文特点,选择通用性较强的水文过程模式,构建高山峡谷地区森林流域分布式降雨-径流过程模型,避免过多复杂的区域性模型参数率定,保证模型在相似地区的可移植性;并选择杂谷脑水文站上游地区进行降雨-径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仲锋 冯仲科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7卷3期 265-268页ISTICCA
【摘要】 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监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有关森林蓄积方面的资料比较丰富,而生物量方面的资料比较缺乏.因此,将森林蓄积转换为生物量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了用相对生长法表示的材积和蓄积模型,导出了单木材积与其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