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40
- 97
- 66
- 45
- 1
- 917
- 284
- 133
- 91
- 71
- 230
- 221
- 203
- 149
- 9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欧阳学军 宋柱秋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9年27卷1期 90-9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鼎湖山物种分类学研究的历史,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采自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共含202种生物 (亚种或变种) , 分属3界10门20纲54目104科146属, 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超 张培育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9年43卷3期 589-59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实验通过模拟传统方法制作和保存蜡质标本,旨在探究制作和保存的不同阶段对3种沉水植物碳、氮稳定同位素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制作和保存标本的过程均会对沉水植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产生影响.植物标本压制的过程显著降低了沉水植物平均碳稳定同位素值,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仁赞 李世晋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2年20卷6期 634-64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充分利用植物标本信息,从植物标本与物种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对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维管植物标本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馆馆藏标本统计时已录入696298 号、716469份腊叶标本,分别隶属于354科5813属48707种(包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晓琳 赵志国 等 《广西植物》 2010年30卷6期 899-9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植物标本资源整合共享为主线,寻求和探索"信息孤岛"现象的原因,进一步体现共享整合的价值.通过开展深入调研,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整合方式和共享模式,来实现植物标本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大才 孙航 《生物多样性》 2008年16卷4期 381-3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标本是植物空间分布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估算物种丰富度的主要数据资料.本文收集了有关数据库和标本馆的标本资料,以分析横断山区树线以上区域种子植物标本的采集现状和物种丰富度.将树线以上区域(4,100-5,500 m)划分成14个100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春蕊 刘演 等 《广西植物》 2008年28卷2期 278-2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更了解广西植物标本馆概况与各类标本构成情况,该文以标本馆信息数据库的标本信息为基础,分别从标本的种类、石山植物标本、采集地、采集年代及采集人等5个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在统计的20万份维管植物标本中,共隶属314科2 504属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和 《生物学教学》 2017年42卷1期 59-60页PKU
【摘要】 本文就动植物标本的特点、解说员应具备的艺术表达与知识修养,针对不同层次的观众,以解说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解说方法,提升解说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青锋 王勇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1年19卷5期 421-42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Cissus quadrangularis L. 为材料用不同的技术处理并比较其收缩程度、色彩保真程度以及茎附属物的保留情况.试验了3种常规预处理方法及2种针对肉质组织的处理方法,并进行ANOVA(Analysis of variance...
【关键词】 Cissus quadrangularis;标本馆技术;肉质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安科 《生物学教学》 2006年31卷4期 52页PKU
【摘要】 在改变传统绿色植物浸制标本保存的方法上作了一些改进的尝试:绿色植物经保色、水溶性塑料聚乙二醇(PEG)处理后,制成不需加入甲醛、乙醇等防腐剂浸泡,能防霉防虫的标本,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作英 戴佳朋 等 《生物学教学》 2005年30卷7期 40-42页PKU
【摘要】 基于网络的植物标本管理系统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一种方法,是把植物标本利用WEB和网络数据库相结合的技术构建成适于学习、管理、研究等的植物标本管理平台.本文主要从本系统的功能、系统的设计、系统结构和运用等几个方面说明了如何构建植物标本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润美 肖凤霞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34卷4期 576-58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保色法对药用植物腊叶标本、 覆膜标本和树脂标本保存效果的影响.[方法]经保色或未经保色处理后,将7种不同类型和质地的药用植物分别制作成腊叶标本、 覆膜标本和树脂标本,对比观察保色与未保色处理的3种标本的保存效果.[结果]未保色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秀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7卷9期 135-137页
【摘要】 药用植物采摘后至运达实验室进一步固色防腐处理之前,仍会有呼吸、代谢等生理变化.在此期间做好保湿、保鲜处理,防止失水萎蔫等伤害,对于后续制作高品质药用植物标本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历年文献从微孔膜、乙烯吸附剂、保鲜气体等方面来论述可使用的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成梓 刘小芬 等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23卷1期 37-39页ISTICCSCDCA
【摘要】 植物标本是植物信息资源的集合,是植物分类、植物生态、资源调查、药学及生物技术等方面研究的凭证信息,可最大程度地提供查证比对之用.我们依照2008年6月制定的普查实施方案[1],经过4年多的调查,目前已完成浦城县、南靖县、上杭县、柘荣县、泰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卫华 黄琛 《中医药导报》 2010年16卷1期 76-77页ISTIC
【摘要】 目的:对原有绿色植物标本塑化法在保色制作工艺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良.方法:采用醋酸铜浸渍液煮沸法替代原有硫酸铜、氯化铜饱和溶液浸渍法.结果:改良方法制作的植物标本和原方法相比较,有着色时间缩短、保色效果更逼真、保色时间延长1倍以上、且制作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志娟 高静 等 《甘肃中医》 2009年22卷7期 55-56页ISTIC
【摘要】 植物标本主要有干性植物标本(包括蜡叶标本和种子标本)和浸渍植物标本(包括防腐浸渍标本和原色浸渍标本)2种,主要对蜡叶植物标本和原色浸渍植物标本的制作和保存技术进行研究,并对相关实验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植物标本的制作及保存技术提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匡菊香 杨建文 等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5年28卷1期 104页ISTIC
【摘要】 <篇首> 我院是一家高校附属医院,是教学实习的重要基地.1999年学院新开设了药学系,从此医院药剂科承担了学院药学系多门专业学科的教学任务,<药用植物与生药学>是其中之一,这是一门客观性、实践性强的自然科学,学习过程中需要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宏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湘 黄衡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5卷24期 155-157页
【摘要】 植物标本在科学研究、教学陈列、艺术观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体内复杂的化学成分,使植物浸制标本的保色保存难度大大增加.本文参考、查阅了近几年植物浸制标本的有关文献,以植物的不同部位为实验材料,综述了近年来植物浸制标本的制作技术研究,初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芳辉 唐敏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35卷11期 81-82页
【摘要】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药用植物标本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工具.目前主流的药用植物标本有浸制标本、腊叶标本、新鲜标本.我们综合各种标本的优点,采用塑化技术制作出一种新型药用植物标本,既很好地保留了植物的原貌又方便移动,直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芳辉 易欣宜 等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36卷20期 129-130页
【摘要】 本文通过对原植物标本进行收集,并对其进行修剪、清洗处理,并采用甘油、醋酸、醋酸铜混合溶液进行固绿处理,之后放在乙醇、苯甲酸、甘油混合溶液中保存,以探究绿色药用植物浸制标本的新方法.多种绿色用药植物通过甘油、醋酸、醋酸铜混恶化溶液固绿处理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