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
- 6
- 1
- 2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诗聪 范颖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1年39卷7期 217-2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古代本草学的治法分类法和功能分类法的特点与意义的对比研究,发现治法分类法具有针对病位明确、药物功能内容全面、药物作用层次分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临床精准选药有重要意义.而功能分类法不具备此些特点,主要是以病症、病因、病性为导向,对临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德友 邹展鹏 等 《中医药导报》 2021年27卷10期 201-204页ISTIC
【摘要】 从病名、病因病机、治疗3个方面梳理产后血晕的学术脉络.气血两虚、血逆而上、痰火上扰、瘀阻脉络为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益气固脱、凉血养阴、化瘀祛痰等为产后血晕的内治法,以醋涂鼻及针灸眉心等为产后血晕的外治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境怡 张如青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24卷8期 1031-1033页ISTICCSCDCA
【摘要】 本文旨在梳理已公布的出土涉医简帛中的外科、骨伤科史料,按现代中医病证进行分类,通过其病名解析、疾病治疗等方面,尽可能地厘清战国秦汉时期的外科、骨伤科概况,以期对这一时期中医外科作出更为全面恰当的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姬寒蕊 李贺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年38卷2期 552-5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痰核为痰病的一种,是由停滞于体内而未排出的实质性的痰而引起的一种中医病证,具有可单发、可多发、不红不肿不作痛、推之可移的特点.在金元时期始有明确记载,作为病名首见于明代《医学入门》.通过整理古籍并结合现代临床实践经验,将"痰核"病因病机总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靖 李保双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23卷6期 819-820,832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HP感染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103例HP感染患者及116例正常人,并收集HP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运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患者及正常人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判定,分析HP感染患者与正常人之间中医体质类型差异及不同性别、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同泽 王育林 《中医药导报》 2017年23卷11期 10-12页ISTIC
【摘要】 “五脏辨病”在时间上先于六经辨证,在内容的某些方面要比六经辨证更加完善系统.“五脏辨病”重视用五脏将疾病分类,为能准确区分辨别疾病的病位,该辨痛方法又衍生出来一系列望诊与切诊的内容.确定疾病归属何脏之后,治法及预后也就相应产生.重新认识“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飞燕 杨光静 等 《中医儿科杂志》 2017年13卷2期 91-94页
【摘要】 从推拿、针刺、穴位贴敷等外治法入手,分类综述了各种外治法的特点和优势,旨在为小儿厌食症的中医外治法提供参考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美贤 薛征 《中医儿科杂志》 2017年13卷6期 86-90页
【摘要】 综述近年来有关儿童哮喘与中医体质的研究概况,分析哮喘儿童的体质类型主要以特禀质及气虚质最为常见,不同体质类型对于哮喘的发病、证型及预后具有不同的影响,从日常调护切入改善易感体质,预防疾病发生,并将辨体与中医内外治法相结合以进一步防治儿童哮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