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1
- 36
- 8
- 4
- 4
- 3
- 9
- 8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盛丽英 王丽英 等 《职业与健康》 2008年24卷4期 387-38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软肝缩脾胶囊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变临床疗效.方法 68例乙肝肝硬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保肝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软肝缩脾胶囊每次4粒口服,每日3次,疗程24周.对照组只给予保肝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睿 王坚 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6年14卷29期 2860-28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降肝隆联合抗病毒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变(ALC)114例的长期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ALC 11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降肝隆煎剂1付/3 d或丸剂4.0 g,3次/d,LAM 0.1 g/d,YMDD变异后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爱梅 《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25卷3期 4,13页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膦甲酸钠(可耐)治疗活动性肝硬变的疗效.方法:对8例病人采用膦甲酸钠(可耐)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肝功能、总胆红素(T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血清HBV标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永平 胡岳林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2年23卷4期 35-36,63页CA
【摘要】 目的:为了探讨活动性肝硬变患者的血清载脂蛋白AI(APOAⅠ)、载脂蛋白B(APOB)与肝细胞损害的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速率比浊法检测60例活动性肝硬变患者的血清APOAⅠ、APOB水平,并与其他肝脏生化试验进行比较.结果: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雪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1年17卷7期 8-9页
【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软肝汤治疗活动性肝硬变的效果.方法:用益气养阴软肝汤治疗32例肝硬变.结果:显效13例(40.6%),有效15例(46.9%),无效4例(12.5%),总有效率87.5%.结论:益气养阴软肝汤对肝硬变有一定的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振铎 王学锋 等 《中华内科杂志》 1989年28卷12期 722-7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39名正常人和70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浆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的测定结果。在慢性肝病时,测定数值均有降低,并和肝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滨 林秀英 等 《中国综合临床》 2001年17卷5期 402-403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各组肝病患者血浆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与血清Ⅲ型前胶原蛋白(PⅢ)、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之间的比较来进一步探讨血VWF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用VWF Laurell免疫火箭电泳法,PⅢ、HA、LN...
【关键词】 人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蕊 柏娜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26卷17期 58-5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慢性重型肝炎是内科常见危重疾病,是在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变的基础上发生的亚急性肝坏死.其病死率极高,文献[1]报道达60%~80%.我科于2008年5月收治1例慢性重型肝炎合并曲霉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血气胸、呼吸衰竭、腹腔出血、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生旺 章廉 等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1年17卷1期 41-42页ISTICPKUCA
【摘要】 探讨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将1023例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资料输入计算机,用SPSS8.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各型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76.9%,诊断符合率依次为慢性肝炎重度组(CHs)81.9%,慢性肝炎轻中度组(C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文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年24卷3期 62-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韩某,女,68岁,2000年10月9日初诊。素患肝硬化腹水,平时服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等利尿剂。近2月来,形体消瘦,食欲不振,腹部逐渐膨隆,再次以“肝炎肝硬变,乙型,活动性并腹水”收入我院。给予保肝利尿降酶等对症处理,病情未能控制,腹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小维 苌新明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21卷5期 431-4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IV型胶原(IV-C)在诊断肝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以放免分析法检测正常对照者(NC)及慢性肝病患者血清IV-C浓度,并与Ⅲ型前胶原(PCⅢ)比较。结果各慢性肝病组血清IV-C、PCⅢ浓度均显著高于NC组(P均<0.01)。血清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香 牛俊奇 等 《临床肝胆病杂志》 1999年15卷4期 218-219,224页ISTICPKUCA
【摘要】 为探索HBV前C区A83点突变与临床关系,采用错配PCR(mp-PCR)与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相结合的方法,对66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了HBV前C区A83点突变的检测,结果:66例患者中,36例(54.5%)检出了A83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小田 骆抗先 《临床肝胆病杂志》 1999年15卷2期 71-73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慢性肝炎曾分为慢性持续性肝炎(CPH)和慢性活动性肝炎(CAH),CAH被认为是容易发生肝硬变的进展性炎症性疾病[1,2].但随后人们才认识到肝实质细胞的损害尤其是桥样坏死(BN)和致病因子在慢性肝炎进展到肝硬变过程中的重要性[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效敏 芦瑞萍 等 《医药前沿》 2019年9卷11期 32-34页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与肝脏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确诊的260例不同各类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清谷丙转氨酶(A L T)水平的高低和肝脏病变的关系.结果:不同类型的血清丙转谷氨酶水平根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 李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7年27卷7期 721-728页ISTICCA
【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可产生多种临床结局,包括自限性感染(病毒被清除)、非活动性HBV携带状态、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变等不同的临床表型.导致HBV感染结局个体差异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宿主因素可能是影响HBV感染不同结局的原因之一.本文对近年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荀华 杨桂林 等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6年16卷3期 388-389,41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亚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0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3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0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建梅 陈香妮 《河北中医》 2006年28卷12期 931-931页ISTIC
【摘要】 <篇首> 慢性重症肝炎多由慢性肝炎病变持续反复波动,肝细胞大量破坏,或活动性肝硬变肝组织功能容量已很少,又有大量融合性坏死所致.其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方法.2003-09~2005-12,我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睿 王坚 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5年13卷20期 2509-25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降肝隆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变90例5 a的长期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活动性肝炎肝硬变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降肝隆煎剂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退黄、降酶、抗纤维化、支持及对症处理;疗程6-67m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慧娜 姜艳娜 《医药论坛杂志》 2005年26卷9期 53-53页ISTIC
【摘要】 <篇首> 金水宝胶囊系用虫草菌丝粉制成,我们于2003年6月~2004年6月治疗活动性肝硬变患者47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莉 《海南医学》 2005年16卷3期 14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乙型病毒肝炎(简称乙肝肝炎或乙肝)为国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人群感染率约60%(包括血清中乙肝病毒抗原或抗体阳性者),且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带原者及发病人数众多,因而该病对社会劳动力的影响极大,本病病程迁延,易转变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