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
- 11
- 6
- 6
- 2
- 1
- 1
- 1
- 4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雷茜 罗红霞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9期 3110-31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2003-2017年的MODIS/Aqua气溶胶和海洋叶绿素a浓度遥感数据资料,分析了阿拉伯海域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时空动态变化及海域叶绿素a浓度(Chl-a)特征,并探讨了该海域气溶胶和海洋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结果 表明:阿拉伯...
【关键词】 MODIS/Aqua;阿拉伯海;气溶胶光学厚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忠平 崔廷伟 等 《激光生物学报》 2014年6期 481-501页ISTICCA
【摘要】 第一个卫星水色遥感器--海岸带水色扫描仪(CZCS)的成功运行,展示了全球海洋浮游植物卫星遥感观测的可行性。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相继发射了更为先进的卫星水色遥感器,包括极轨水色遥感器(如 SeaW-iFS,MODIS,MERIS)和静止轨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贾天下 导师:董仁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博士) 2022年
【摘要】 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水生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多种生态系统服务。海洋水色遥感可以长时序大范围的掌握海洋生态系统表层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光学特性对自然水体进行分类是海洋水色遥感的一种概化和系统化的手段,然而现有的研究并没有对形成一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云达 李高燕 等 《中药材》 2024年47卷4期 863-868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市售海星类商品进行性状和显微特征研究,为海星类药材物种真实性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市售 14 批次的海星类样品进行性状观察和比较,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组织显微特征.结果:14批样品共鉴定出 7 种动物,分别为光滑花海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谢聿原 导师:黄邦钦 厦门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博士) 2015年
【摘要】 初级生产过程是海洋生态系统最重要的过程之一,是分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对中国海初级生产过程研究,过去主要集中在初级生产力的量级和时空分布方面,缺少对初级生产过程的微观研究以及对初级生产力的调控机制的定量研究。本研究以中国东海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何晶晶 导师:李桂菊 蔡永凯 天津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15年
【摘要】 渤海湾属于半封闭式海域,拥有着相对较差水体交换能力,并且春季和夏季由于季节的特征,阳光充足,水体中营养盐含量相对颇为丰富,有益于浮游植物的生长及繁殖。浮游植物代谢和生物种群降解腐烂是海水中有色溶解性有机物(chromophoricdiss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曹丹 导师:曹露洁 中国海洋大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硕士) 2015年
【摘要】 海洋环境中的物质交换或质量传输一直是海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限于技术原因,海洋生物在其间所起的作用很少有定量的研究。其中,浮游动物个体虽小,但数量庞大。具有有限但复杂的活动能力,在低雷诺数流动,即粘性作用占优的情况中这种主动的搅拌作用至关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超 陈波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3年21卷4期 332-33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讨广西北部湾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的形态特征及其系统进化意义,利用光学显微镜、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海洋原甲藻BBW-01 藻株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其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各地理株系的海洋原甲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建军 陈纪新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4年20卷9期 1127-11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赤潮(Red Tide)也称有害藻华(HAB),是由于海域环境条件的改变,致使某些单细胞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的生态现象.海洋中HAB藻类的爆发性增殖并通过食物链转化,对海洋生态环境、水产养殖业和人类健康安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章国 导师:于新生 中国海洋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号与信息处理(硕士) 2009年
【摘要】 海洋浮游生物在整个海洋生态结构组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大影响。浮游生物种群结构变化对整个海洋食物链中的生态结构以及传递到深海的有机物质通量都产生重要作用。浮游生物在时空分布的退化,是导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颂辉 张玉宇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3年14卷7期 1070-107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光学显微镜分析鉴定的基础上,通过高分辨率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东海赤潮原甲藻标本和美国国家海洋藻种中心(CCMP)的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藻株(CCMP1517)的细胞表面结构进行观察和比较,认为两者为同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申欣 导师:孙松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本文首先对OPC的设计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实验室型浮游生物光学计数器(OPC-1L)主要是处理采集的样品,可以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能够在单种计数、群落粒径组成和生物量估算等多个方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但...
【关键词】 浮游生物光学计数器(OPC) ; 精度控制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晶耀 林启 等 《预防医学》 2017年29卷7期 694-697,701页ISTIC
【摘要】 目的 了解舟山渔场海洋鱼类异尖线虫感染状况.方法 从舟山市农贸市场购买带鱼、 小黄鱼和鲐鱼3个品种89尾鱼,解剖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异尖线虫幼虫形态并进行初步鉴定;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方法分析核糖体D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佳 聂亚茹 等 《激光生物学报》 2014年6期 547-552页ISTICCA
【摘要】 本文将数字全息与显微成像技术相结合,设计搭建了一套数字全息显微系统,用于对浮游生物进行光场获取。基于该系统获取的光场信息,通过在不同景深对图像进行再现,既可以获到单一浮游生物的清晰图像,也可以获得一定水体内浮游生物微粒在海水中的三维分布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文文 江洪 等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6年38卷2期 1-6,12页
【摘要】 利用法国CEMEL公司制造的自动跟踪扫描太阳光度计(CE-318)获取中国北京地区2013-2014年气溶胶数据,并结合MODIS遥感数据以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气象资料进行后向轨迹分析,探讨了污染物来源与其雾霾事件的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依龙 张云 等 《催化学报》 2016年37卷8期 1396-1402页
【摘要】 手性药物不同对映体往往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生理活性和毒性,为了减少有毒副作用的对映体,并降低其生物活性,光学纯手性药物的合成一直是制药行业的研究热点.由于手性药物中间体是合成手性药物的重要构建模块,因此手性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至关重要.手性乳酸及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丽丹 周静燕 等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16年35卷4期 507-513页
【摘要】 从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藻际中分离出一株微型鞭毛藻 MMDL4071,经光学显微镜形态学观察发现,该鞭毛藻体长约为3μm,椭球型,头部端具不等长的两条鞭毛;扫描电镜观察揭示了该鞭毛藻的细胞核、色素体、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晓敏 张伟 等 《有机化学》 2011年31卷10期 1563-1572页
【摘要】 杂环位于氨基酸C-末端羧基与α-碳之间的α-五元杂环氨基酸是一类主要来源于海洋多肽的高度修饰的氨基酸,分子中杂环的存在对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综述了此类氨基酸的合成方法,这些方法针对不同的底物在操作简便性、收率、产物光学纯度、适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涛 陈省平 等 《高技术通讯》 2005年15卷6期 106-110页
【摘要】 赤潮是我国近海主要的多发性海洋生态灾害,加强赤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对于赤潮预报与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海洋水色遥感监测技术、赤潮生物光学检测技术及赤潮生物生物学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大龙 方昉 等 《传感技术学报》 2004年17卷1期 1-6页
【摘要】 介绍我们在用于环境检测中的电子舌方面的研究研制的几种新型的离子传感器,包括基于表面光伏技术的集成离子传感器、光化学原理的集成光学离子传感器阵列,其特点是采用硅微加工技术实现微结构离子器件的研制.介绍了电子舌中采用的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和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