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9
- 3
- 7
- 3
- 3
- 2
- 1
- 6
- 6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祥丽 杨昭宁 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16卷1期 35-3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归因训练对消极归因模式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消极归因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进行归因训练,对照组26例只给予常规的分娩护理.结果 归因训练后,实验组焦虑、抑郁水平(7.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宝山 金豆 等 《心理学报》 2022年54卷8期 951-963页
【摘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老年人的消极刻板印象和医疗决策逐渐成为了与老年群体越来越相关的两个概念.在此背景下,很有必要系统地探讨消极刻板印象对老年人医疗决策的效应及其机制.本研究以158名老年人为被试,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消极刻板印象、归因偏差和老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喜乐 孙安琪 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1年19卷1期 74-81页
【摘要】 以67对3~6岁的儿童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通过假设情景法探索母亲对不同情景下儿童问题行为的归因方式,并考察这种特定情景下的归因对儿童后续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儿童消极情绪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母亲对儿童不同问题行为的稳定性归因和不可控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霞 申继亮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年23卷8期 599-602,60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以群体成员资格可以改变的流动儿童为对象,探讨其歧视归因倾向及对积极和消极情感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班联系、自愿参加的方式,从北京市4所公立学校和4所打工子弟学校选取1298名流动儿童及287名城市儿童,采用歧视归因倾向测验、积极/消极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胥彦 李超平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8年35卷12期 6-17页
【摘要】 服务型领导是一种新兴的领导形态,建言行为也是最近兴起的研究热点.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和归因理论,本研究整合领导风格和建言行为,探讨服务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以及领导信任和消极归因在其中的作用.通过对345名员工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磊 申鲁军 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2期 49-50页
【摘要】 目的:考察学业成败归因、元担忧、消极完美主义与大学生考研焦虑的关系.方法:对500名考研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考研焦虑、学业成败归因与元担忧、消极考完美主义两两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2)元担忧、消极完美主义在学业成败归因与考研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国良 王永丽 《心理科学》 2004年27卷4期 786-790页
【摘要】 考察学习不良儿童归因的特点.被试为小学3~5年级83名儿童.结果发现:对消极事件的归因上,学习不良儿童显著高于一般儿童,年级差异显著,四年级得分显著高于三年级;在消极事件各维度上,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在稳定性维度上差异显著,内部性和普遍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国军 张国礼 《心理科学》 2003年26卷5期 808-811页
【摘要】 不同的归因方式将导致人们对行为的不同预测倾向.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假设,来考察在信息匮乏的情况下,性情归因和情景归因对他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的预测倾向的影响.结果发现,两种归因方式都导致被试对积极行为的预测多于对消极行为的预测,而情景归因下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会芹 李小婷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3年31卷4期 960-96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家庭嘈杂度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关系及母亲消极归因和心理攻击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家庭嘈杂度量表、幼儿攻击性量表、母亲心理攻击量表和母亲消极归因量表对650名幼儿的母亲进行测量.结果:(1)家庭嘈杂度、母亲消极归因、母亲心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明忠 王静 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年36卷1期 67-76页
【摘要】 以往研究表明消极的养育行为损害青少年学业成绩,但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机制缺乏探究.本研究通过检验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了父母消极归因情境下努力控制在粗暴养育和青少年学业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880名初中生作为被试,填写粗暴养育问卷、努力控制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鲁军 杨磊 等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2年29卷2期 102-103,10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考察消极完美主义在大学生考研焦虑与学业成败归因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500名考研大学生为被试对象,采用考研焦虑问卷、学业成败归因问卷及消极完美主义问卷进行测试.结果 考研焦虑、学业成败归因与消极完美主义之间存在显著正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萌萌 孙倩 等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5年13卷1期 35-43页
【摘要】 运用扎根理论,借助NVivo软件对国内文献、网络热帖评论及深度访谈资料进行质性分析,探讨网络社会排斥的前因机制.结果发现,网络环境对互动对象社会排斥行为的归因倾向是影响网络社会排斥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形象意识高的个体,其拒绝敏感性强,更容易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小寒 吴开文 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15卷9期 50-53页
【摘要】 目的 以反刍思维和生活满意度量表测验工具为依托,调查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患者关于反刍思维与生活满意度的现状,为分析相关因素和制订积极的心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采用积极和消极反刍思维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超然 王强 等 《中华护理杂志》 2015年50卷7期 892-894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工作倦怠水平及其与社会支持、归因方式的关系.方法 用工作倦怠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归因方式问卷,对开封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28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护士轻度、中度和高度工作倦怠的检出率分别为55.5%、30.4%和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晓红 任燕 等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年19卷15期 2520-25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儿童期不良家庭环境和成年后归因方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对182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和120名健康人群进行儿童期不良家庭环境调查表(CECA)、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归因方式问卷(ASQ)调查.用SPSS1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秀勤 王文强 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年19卷1期 50-5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索农村初中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方法 随机选取厦门市农村3所初中,每所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823人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儿童归因风格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初中男生在永久的坏(PmB)、普遍的坏(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玉琴 《卫生职业教育》 2006年24卷18期 16-17页
【摘要】 社会变革和市场需求给医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五年制高职生在入学后经常出现厌学、焦虑、懒惰、自卑、消极归因、逆反等一系列心理障碍.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避免心理障碍的形成,抑制学习心理障碍的发展;加强健康的学习心理的教育,提高其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舒晓丽 叶茂林 等 《心理科学》 2021年44卷5期 1193-1200页
【摘要】 为了探讨生涯适应力与择业焦虑的关系及内部的认知加工过程.采用点探测范式测量注意偏向,问卷法调查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归因和择业焦虑.结果发现:(1)生涯适应力既能直接负向预测择业焦虑,又能通过积极事件归因方式、及注意偏向和积极事件归因方式的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敏 王艳郁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7年44卷18期 3360-3362,336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了解青少年的抑郁状况,探讨学业归因与交往归因的不同模式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为青少年抑郁的归因训练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菊意 杨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24卷29期 3536-3539页ISTIC
【摘要】 目的 调查护理人员自信心水平和归因方式并分析其相关性,为提升护理人员自信心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7年3—5月,对太原市某三甲医院130名护理人员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个人评价量表(PEI)和归因方式问卷(ASQ)进行调查.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