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6
- 12
- 1
- 5
- 4
- 4
- 2
- 1
- 3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震 董玉兵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1期 141-14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试验对比观测研究了在稻田土壤中经3年陈化后的生物炭(B3)和新施入生物炭(B0)对稻麦轮作系统CH4和N2O综合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强度的影响,旨在明确生物炭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长期效应.田间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施用氮肥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粲 王泽林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4期 1197-12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旱作雨养条件下的春玉米为试验对象,在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地膜覆盖和施氮量对农田净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地膜覆盖与增加施氮量都会影响净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地膜覆盖条件下(FM),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代光照 李成芳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9期 2166-217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8年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鄂东南免耕不施肥(NT0)、翻耕不施肥(CT0)、免耕施肥(NTC)和翻耕施肥(CTC)4种处理下稻田CH_4和N_2O的排放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处理CH_4排放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季节性规律,而N_2O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冷方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1年38卷11期 1015-1019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近百年来,温室效应的日益加剧,引发了全球温暖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碳循环研究因此而受到全球范围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东亚地区因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多样化的物种和生态系统,以及活跃的人类活动而成为世界碳循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卜容燕 李敏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1年32卷1期 145-15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研究开展了连续3年(2017-2019年)的田间试验,通过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F)、等氮条件下有机肥配施化肥(FM)(有机肥全部于早稻季施用)3个处理,对双季稻轮作系统作物产量、土壤肥力进行分析,并连续2年(2018-2019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丽希 楚云猛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19年35卷1期 1-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急剧上升引起全球温室效应加剧.碳酸酐酶是地球上反应速率最快的几种酶之一,可以大幅提高CO2捕获和生物矿化的效率,从而降低大气中CO2的排放量.但捕获过程在高温条件,而CO2生物矿化形成CaCO3的过程则需要碱性条件.因此,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彩霞 李洪杰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9年30卷3期 718-72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受低温限制的高山林线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暖较为敏感,可能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和土壤碳氮过程.本研究假设气候变暖会改变高山生态系统土壤活性碳氮含量,在四川省理县米亚罗高山生态系统定位站,采用开顶式模拟增温装置(OTC)模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珺 樊芳芳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1期 90-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微生物回收和固定CO2气体的生物固碳方法,成为解决"温室效应"这一重大环境问题的焦点,本研究目的是分离筛选固碳微生物菌株.利用无碳源无机培养基从活性污泥、沼液和设施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以CO2为碳源的菌株24株,选取其中生长较快的8株菌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曼 张维国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12期 4239-424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大气CO2浓度升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水体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然而,该过程如何影响与其耦合的氮循环过程仍不明确.水体硝化、反硝化过程作为水体氮循环的重要环节,必然会对大气CO2浓度升高产生一系列的响应.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大气CO2浓度升高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栋 郁红艳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8期 2559-256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SOC)稳定性的影响对深入理解高浓度CO2下SOC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以FACE (Free Air Carbon-dioxide Enrichment)平台长期定位试验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SO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晶晶 张阿凤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1期 169-17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灌溉对农田温室效应与碳足迹贡献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关中平原小麦-玉米轮作(2014-2015年)农田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通量进行了监测,并用净增温潜势(NGWP)和碳足迹两个指标评估不同灌溉量对关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军 邹桂娟 等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5年8期 695-69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暑是指在高温热辐射或高强度体力活动情况下,机体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导致核心体温升高,引起潜在致命性机体紊乱[1]。依据致病因素,中暑可分为经典型中暑(高温环境所致)和劳力性中暑(高强度体力活动所致)。按照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博 李巧玲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4年25卷9期 2651-265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施用生物炭与添加硝化抑制剂对菜地周年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用生物炭相比,施用生物炭处理N2O和CH4的综合温室效应增加8.7%~12.4%,蔬菜产量增加16.1%~52.5%,温室气体强度降低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啸林 潘晓健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3年24卷3期 690-69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南京地区稻麦轮作体系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农业管理措施对CH4和N2O排放通量及年度动态变化的影响,用田间观测数据验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DNDC)在该耕作制度下的适用性;利用DNDC模型模拟不同环境因子和管理措施对CH4和N2O综合温室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小红 常影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1年31卷9期 124-1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温室效应、水资源短缺和能源危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挑战.微藻是一种水生植物,在CO2减排、废水生态修复及生物能源领域已成为全球研究热点.综述了微藻在CO2生物捕集和废水生态修复的应用研究进展.微藻生物柴油现已成为全球研发热点,但研究主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城 《微生物学通报》 2010年37卷11期 17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单分子甲烷的温室效应作用是二氧化碳的25倍[1],对全球气候变暖有显著影响,同时还影响对流层以及平流层的臭氧浓度[2].地球上的甲烷主要由湿地、反刍动物瘤胃等生境中的产甲烷菌产生.我国是湿地分布面积较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礼煜 《生态学杂志》 2009年28卷7期 1406-141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香根草系统是一种价格低廉、用于水土保持、基础设施保护、污染控制和治理、减轻自然灾害等的有效系统,自1988年引入我国已历经20年.本文回顾了香根草系统在我国农业、边坡防护、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情况,介绍了香根草网络的发展和作用,并提出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崇淮 沈晓明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8年42卷10期 707-71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儿童的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由此带来新的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儿科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突出表现在环境因素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主要包括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美蕴 潘勤 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1年19卷2期 143-14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由于温室效应的存在和人体热耐力下降,中暑仍是夏季急诊中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别是每年6~7月份正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湿热季节,35 ℃以上气温常持续数周,士兵武装越野跑训练及考核常在此期间进行,中暑常有发生。我们分析了1996~1999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寒 欧阳志云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0年11卷4期 481-48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尖峰岭地区为研究区域,探讨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并使用市场价值、影子工程、机会成本和替代花费等方法评价了海南岛尖峰岭地区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经济价值.结果表明,在尖峰岭地区,面积为44667.00hm2的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