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1
- 40
- 3
- 92
- 7
- 5
- 3
- 2
- 11
- 6
- 5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苏庆洋 王忠民 《中医学报》 2019年34卷4期 720-723页ISTICCA
【摘要】 阔韧带撕裂综合征是女性产伤或外伤导致阴道裂伤出血而引发的阔韧带内出血或者阔韧带血肿,属创伤引发的妇产科综合征.西医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手段,但临床以中医药活血化瘀为主进行治疗同样有较好的疗效.阔韧带撕裂综合征的形成病因与创伤出血有关,属于中医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静 曹淑丽 《河南中医》 2011年31卷3期 223-223页ISTIC
【摘要】 老年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中医学"脉痹"、"脱疽"范畴,情志内伤、肝肾不足、脾气不健、寒湿侵袭,以致寒湿凝聚经络、闭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治疗时采用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收到良好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新生 《河南中医》 2010年30卷7期 706-707页ISTIC
【摘要】 应用<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痛经,以温经散寒,活血祛,理气止痛;治疗崩漏,以活血化疼,温经止血;治疗月经后期,以温经散寒,养血活血调经;治疗不孕,以温经散寒,理气活血;治疗瘕,以活血散结,破瘀消 ,佐以温经行气.均获良效.
【关键词】 少腹逐瘀汤;温经散寒、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痛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中良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 2012年03卷10期 35-35页
【摘要】 肩部寒痹为肩痹的一类证型,是临床常见病症,是由于正气不足、气血亏虚,肩部感受寒邪,寒邪客于经络,痹阻气血而发病.为了寻找推拿治疗本病的有效适用手法,笔者曾运用温通手法,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为治疗原则,治疗肩部寒痹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丰枝 郭永昌 等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2012年03卷6期 167-168页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乌头汤治疗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熏蒸每周两次,根据体质适当增加至每周三次.乌头汤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温服.一个月为一疗程.结果:共收治患者30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结论: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芳 曾友华 等 《中草药》 2016年47卷11期 1926-19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中药浴足与心理治疗手段相结合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例脑卒中合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总分>7分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化学药物组50例、温经散寒洗剂浴足组50例,心理疗法组50例,温经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佩珊 过伟峰 《中医杂志》 2016年57卷12期 1071-1072页ISTICPKUCSCD
【摘要】 顽固性偏头痛发作频繁、头痛剧烈、病程日久,其病因以风为主,内外相合,且肝风常挟火挟痰成为风火上炎或风痰阻络证,并往往与寒、湿之邪相合上犯清窍.顽固性偏头痛病机乃寒凝热郁,寒热交阻,气血不畅,清阳不展,不通则痛,宜采用祛风清火温经散寒法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巧瑜 廖军 等 《河南中医》 2016年36卷6期 1084-1086页ISTIC
【摘要】 点按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基础手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点按法具有较好的温经散寒止痛、开通闭塞活络、清热安神收敛功效.点按法接触面积小,有较好的深透性,可广泛应用于全身各个部位,因此常用于治疗临床各科病证.其中以骨伤科和软组织损伤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辉 陆乐 等 《中医学报》 2015年30卷11期 1664-1666页ISTICCA
【摘要】 目前常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有毒药物主要分布在乌头类药物、藤类药和虫类药中,主要功能包括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祛风通痹等.攻毒之药作用类似于免疫抑制药物,对于异常活化的免疫细胞有杀伤作用.但在具体应用时,由于有毒药物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往往比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利豪 李路明 等 《河南中医》 2015年35卷10期 2559-2560页ISTIC
【摘要】 药方洞石刻药方龙门药方中共记载酒疗方21首,阐述药方洞中酒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活血止痛消肿;辛甘大热,散寒滞.用酒入药记载详细,可治疗内外科多种疾病,用酒方式多样,内容丰富,继承和发展了酒的医疗作用.体现了古人对酒疗法的重视,是珍贵的医疗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冬梅 龚瑾 《河南中医》 2014年34卷7期 1369页ISTIC
【摘要】 龚瑾主任医师运用温经散寒法治疗妇人腹痛、痛经、不孕症、妊娠腹痛等妇科疾病,疗效甚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效东 《河南中医》 2013年33卷11期 1838-1839页ISTIC
【摘要】 环崩早期针对其“因寒致瘀”的病理特点,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佐以疏肝健脾、补养肝肾.对于后期出现的“因瘀致虚”的病理变化,则在温经化瘀的基础上,侧重益气血补肝肾.至于因虚而易兼的其它证候,则应辨其兼证,酌情加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艳秋 李霏 等 《河南中医》 2011年31卷6期 663-664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通血保系列药物治疗脱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13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静脉注射丁咯地尔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通血保系列药物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静 刘健 《河南中医》 2011年31卷9期 969页ISTIC
【摘要】 张某,女,45岁,患者3 a前首次发病,自述双手足局部皮肤颜色先苍白,后青紫,然后潮红,几分钟后可自行缓解,恢复如常.每天发作3-5次,每因情绪波动或寒冷时发作,舌暗淡,苔薄白,脉弦细.曾就诊于某医院诊断为“雷诺病”.近1 a发作频繁,程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试计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24卷4期 71-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乌头汤加味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与慢作用药(DMARDs),治疗组同时给予中药乌头汤加味水煎服;观察临床症状和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乌头汤加味对患者病情活动明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锦 梅彬 《湖南中医杂志》 2013年29卷11期 57-58页
【摘要】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温经散寒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50例,每月于经前5d开始服药,于月经第2天后停药,共7剂,连服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痊愈28例,显效12例,有效7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山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15卷6期 284-284页
【摘要】 <篇首> 目前大多认为结节性红斑(瓜藤缠)的发生与感染有关,其中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结核、肠道感染及真菌感染(牙生菌、球孢子菌及孢浆菌),均可引起本病.药物如颠剂、溴剂、磺胺类及口服避孕药也可能与本病有关;某些系统性疾病如白塞病、炎症性肠病、结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