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1
- 52
- 13
- 1
- 44
- 32
- 17
- 10
- 4
- 87
- 43
- 25
- 15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祎 聂荷 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50卷2期 136-142页
【摘要】 水体富营养化加剧了蓝藻水华的暴发,生物方法控藻在有效应对蓝藻水华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在暴发蓝藻水华的水体中存在大量溶藻细菌,其溶藻能力与群体感应作用紧密联系.溶藻细菌通过群体感应调控胞外溶藻物质的分泌,从而实现对蓝藻水华的控制.通过对溶藻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登岚 赵以军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17年37卷3期 100-1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探究从何种类型的自然生境中更易分离得到溶藻微生物,采用高氏1号培养基分别从水库底泥、湖泊底泥、农田土壤、林地土壤等四种来源共36份样品中分离了7 600株菌,并最终从中筛选得到了5株溶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雪婷 钱雨婷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31卷10期 1375-13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筛选高效溶藻菌,初步观察其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果.方法 从处理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菌株,将其接种至微囊藻培养液中,通过观察培养液颜色和藻细胞数量的变化,初步筛选出溶藻菌.重复上述过程3次,并用溶藻率来初步评价其溶藻效果,获得较为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云晖 刘冉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8年25卷3期 232-23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从太湖除藻中试装置中分离筛选具有高效降解微囊藻效果的土著溶藻菌,应用种属特异的16SrDNA对其在组合介质和自然环境中的优势度进行分析. [方法]采集太湖除藻中试装置的组合介质,分离筛选溶藻效果达到40%以上的溶藻菌菌株,应用针对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春丽 邹亚巍 等 《贵州农业科学》 2014年6期 193-195页
【摘要】 为筛选高效复合溶藻菌群,分析了NP23、P25、Am11、混合菌a(NP23∶P25∶Am11=1∶1∶1)、混合菌 b(NP23∶P25∶Am11=3∶1∶1)和混合菌 c(NP23∶P25∶Am11=1∶1∶3)对小球藻、栅藻、惠氏微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瑞雪 范志永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2年40卷22期 11154-11157,11215页
【摘要】 [目的]为微生物溶藻工程的实施提供较好的材料.[方法]以淮北水华严重地点作为取样点,筛选到溶藻效果明显的一菌株Q6,通过显微观察和叶绿素a下降率的测定等方法,研究其溶藻效果.[结果]该菌无菌滤液作用3d,使藻培养液出现黄化,叶绿素a的下降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光 李云晖 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38卷3期 483-487页
【摘要】 采用电纺法制备并表征了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NMP).将从太湖水体中分离到的假单胞菌属溶藻菌固定化在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NMP)、维纶(VNL)和阿科蔓(AQUA)等人工介质材料上,分析与比较不同人工介质固定化溶藻菌对太湖土著铜绿微囊藻和微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云晖 浦跃朴 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36卷6期 986-990页
【摘要】 为了探讨氧化铁纳米颗粒固定化溶藻菌后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作用和降解微囊藻毒素LR(MC-LR)的作用,从太湖水体中分离获得一株属于芽孢杆菌属的溶藻菌,将其与氧化铁纳米颗粒固定化后,以普通Fe2O3作为实验对照,测定其溶藻作用和降解MC-LR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琪 Paulina Simon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8年45卷12期 2614-26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藻类水华或赤潮在世界范围内频发,带来各种危害,亟需找到有效途径控制水华或赤潮.溶藻细菌具有杀死藻类控制藻类生物量的能力,可以作为防治水华和赤潮的有效工具.[目的]分离并鉴定滇池中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国栋 苏冰洁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5年50卷1期 22-3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研究刺五加内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amritsarensis)13-85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大孔吸附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等方法分离纯化菌株13-85的次级代谢产物,结合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确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华林 覃仙玲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年49卷2期 157-16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选取3种海洋赤潮甲藻为研究对象,从广西涠洲岛海域来源细菌中筛选出高效溶藻的菌株,研究菌株的溶藻效果和初步作用机制,为开展赤潮的防治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细菌发酵液与甲藻共培养来测定菌株的溶藻活性,检测藻细胞中丙二醛和抗氧化相关酶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晓清 韩丹妮 《工业微生物》 2024年54卷6期 25-27页ISTICCA
【摘要】 当前,有害藻类微生物频发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藻华频发严重破坏了水体生态平衡,影响了渔产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细菌能够控制有害藻华,可被作为一种重要的赤潮防治工具.文章概括了细菌控制藻类生长的方式以及防治赤潮过程中溶藻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贤龙 乔冰清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3年47卷7期 1129-113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缓解赤潮微藻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危害性问题,从潮间带泥样中筛选溶藻菌进行生物学特征分析,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及平板划线分离法从浙江舟山桃花岛潮间带泥样分离筛选菌株,以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及东海原甲藻(Pror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湘 徐蕾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3年47卷12期 1889-189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和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逐渐扩散并在大量湖泊和水库形成水华,其产生的毒素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实验系统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在不同条件下对拟柱孢藻的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凤 杨扬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5期 19-24页ISTICPKUCSCD
【摘要】 应用同时具有溶藻及降解藻毒素效果的功能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UCBPP-PA14(PA14)强化分别种植黄菖蒲和泽泻的微人工湿地,通过设置加菌与不加菌处理组及从微囊藻细胞、微囊藻藻毒素LR(MC-LR)去除效果的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薇 许彤骏 等 《生物加工过程》 2023年21卷4期 461-470页ISTICCABP
【摘要】 为了开发微生物控藻技术,从藻际环境中分离了具有溶藻活力(algicidal ability)的细菌,并探讨了群体感应信号对溶藻活力的调节作用.通过稀释涂布法从甲藻赤潮样品中分离得到了 10 株溶藻细菌,16S rRNA 基因序列鉴定为 5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信爽 代群威 等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3年45卷3期 300-304,309页
【摘要】 全球水华现象日益严重,微生物控藻由于具有成本低、高效、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关注.以筛自河道的一株溶藻菌H 6为对象,开展其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溶藻特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H 6最佳投加量(体积分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强俊磊 陈向东 等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11期 150-155页
【摘要】 为了从广西北部湾海域分离筛选和鉴定针对球形棕囊藻的溶藻细菌,研究其溶藻特性.本研究采用梯度稀释和平板划线法从海水水样中分离纯化溶藻菌,菌藻共培养后,通过观察颜色和测定叶绿素a含量筛选溶藻菌,形态观察和细菌16S rDNA测序鉴定溶藻菌;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贝贝 张书飞 等 《生态科学》 2020年39卷1期 1-9页ISTICPKUCSCD
【摘要】 藻华是一种全球性的生态灾害,利用海洋溶藻菌治理藻华是藻华治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旨在揭示一株嗜盐杆菌对中肋骨条藻的溶藻作用机理,对溶藻作用下中肋骨条藻细胞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并测定了相关的生理参数,同时研究了溶藻作用对藻细胞光合作用的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莉婷 左俊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0年44卷3期 638-64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从太湖水华水体中分离纯化细菌,再将细菌的LB液体和固体斜面纯培养物分别收集后感染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细胞,从中筛选出7株具有溶藻活性的细菌,并对其中一株溶藻细菌THW7的溶藻方式及溶藻活性物质对铜绿微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