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57
- 39
- 2
- 1
- 181
- 51
- 35
- 35
- 33
- 54
- 37
- 36
- 31
- 2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吉静怡 赵允格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3期 1444-14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结皮是旱区景观的重要成分,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影响其生态功能.然而,已有研究中生物结皮的分布特征以定性描述为主,限制了对其生态功能的评估.以黄土高原不同降水量带封禁退耕草地的生物结皮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图像处理,采用景观格局指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卓鹏 解婷婷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7期 3370-33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叶功能性状在反映植物群落获取资源和适应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局域尺度下植物群落功能性状的研究,对于理解和预测该地区植物群落对生境变化的物种组合及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荒漠绿洲过渡带(局域尺度)环境异质性显著,不同环境下的群落优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立言 陈万旭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0期 4038-40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为我国最大的流域,长江流域城镇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沿江梯度差异.揭示城镇化对生境质量影响的梯度差异对长江大保护以及生境修复差异化管控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城镇化对生境质量影响的沿江梯度差异规律仍然不清楚.基于此,沿长江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银兵 陈利顶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6期 2251-22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环境地质敏感性是区域生态功能的本底,也是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和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要基础.因环境地质敏感性涉及因素众多、且多源异构数据较难融合,当前基于环境地质敏感性的大尺度区划研究较少.通过集成地质、地理和专题数据,在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惠心 安睿 等 《生态科学》 2022年41卷3期 33-43页ISTICPKUCSCD
【摘要】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深入理解快速城镇化区域生态环境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响应机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nVEST模型和GIS方法,设置城乡梯度样带并依据主体景观类型分段评价生境质量与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而后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雪 杜昕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5期 5239-52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理清生境梯度下天然红松种群空间分布规律,以黑龙江省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自坡底至坡顶的四种生境(生境Ⅰ,谷地平坡潮湿生境;生境Ⅱ,坡下缓坡潮湿生境;生境Ⅲ,坡上斜坡半湿润生境;生境Ⅳ,坡顶陡坡半干旱生境)类型中建群种红松种群为研究对象.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广龙 陈许兵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6期 5810-58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是直接接触土壤最先感受土壤逆境胁迫的部位.在干旱环境中,植物根系的结构特征必定发生改变以维持正常的生物机能而生存.目前,关于根系解剖结构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根系的某一特定结构对单一逆境因子的响应.以生长在烟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鸣飞 邢开雄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0期 3327-33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群落构建机制是生态学的中心议题之一.对山地植被beta多样性格局及其成因的探究有助于加深对此问题的认识.以芦芽山寒温性针叶林群落冠层下植被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获取的详细数据,运用Mantel检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和典范对应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国瑞 马克明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8期 2506-25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群落结构如何响应环境变化是生态学研究长期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粒径谱由个体大小和多度构建而来,与营养级转换速率相关、反映生态系统过程动态以及表征生态系统稳定性,可以将其视为一个综合的功能多样性指标用于预测和表征群落的组成以及生态系统功能如何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广龙 魏学智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9期 6178-61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叶片是植物体暴露于环境中面积最大的器官,其最易感知环境变化而发生形态和结构上的改变.为探究植株叶片结构对不同生境的适应机理,研究以生长在烟台-石家庄-宁夏-新疆不同地域气候条件形成的自然梯度干旱环境中的酸枣为试验材料,应用植物显微技术研究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广龙 邓荣华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24期 8268-82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期因全球变暖高温干旱事件频发,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中植物的形态结构必定发生改变而得以生存.然而关于不同自然梯度干旱生境中植物导管形态特征变化及其规律方面的研究较少.以采自烟台、石家庄、银川和吐鲁番地区形成的自然梯度干旱条件下生长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明娟 刘茂松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2期 595-6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小尺度上植物间相互作用与空间格局的高度相关性,选用可避免环境异质性影响的K2点格局函数,研究了沙枣-芨芨草群落中63个芨芨草样方(3密度条件×3生境条件×7重复)中芨芨草种群在小尺度下(0-0.5 m)的空间格局,探讨了在3种密度条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跃东 郭晋平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5期 4046-40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文峪河上游河岸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群落建群种的DCA排序和物种关联分析进行生态种组划分,阐明了河岸林群落建群种各生态种组之间的生态演替功能差异,结合对样地和生态适应性功能组的DCA排序结果,分析了河岸林群落空间分布的环境梯度格局及其影响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东丽 张金屯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年15卷5期 638-64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为我国二级濒危保护植物.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利用TWINSPAN分类、DCA间接排序和CCA直接排序的数量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野生大豆群落分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TWINSPAN分类将106个...
【关键词】 野生大豆群落;TWINSPAN分类;DCA排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静 胡楠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8年26卷6期 595-59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对河南省伏牛山自然保护区南坡森林生态系统的样地调查,以物种的重要值为指标,将伏牛山南坡森林生态系统按环境梯度划分为8个植物功能群.应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公式和相似性百分率公式对组成8个植物功能群的7种主要乔木、14种主要灌木、4种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楠 范玉龙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7期 3302-33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植物功能群角度探讨陆地生态系统功能与稳定性维持机理、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与响应以及水分、养分利用效率等成为当前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植物功能群的提出和研究,为研究复杂的生态系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方法和途径.综述了陆地生态系统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庆贵 邢亚娟 《植物研究》 2007年27卷1期 125-12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对黑龙江省东部山区原始阔叶红松林和次生林物种多样性的比较研究,结合定量化的群落动态和环境梯度,分析论证了演替阶段、环境梯度、生长状况及干扰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关系.结论如下:次生林物种多样性高于原始阔叶红松林,但均匀度较原始林小;物种多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晏华 袁兴中 等 《生物多样性》 2006年14卷3期 216-22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5年5-10月,自重庆市沙坪坝区到北碚区沿城市生境梯度选取了5个断面(沙坪公园、南溪口、回头坡、鸡公山和缙云山),进行蝴蝶取样调查.共采获蝴蝶4,802只,隶属11科41属65种.统计分析表明,东方菜粉蝶(Pieris canidi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俊生 宋延龄 等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6期 1037-10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铗日法和陷阱法,于2000年7~8月,对小兴安岭林区7个不同生境梯度中小型哺乳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 铗日法所捕获的物种数和个体数明显大于陷阱法,但后者更适合捕获小体型动物;(2)共捕获小型哺乳动物9种,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牟长城 韩士杰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1年12卷1期 1-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揭示了森林-沼泽过渡带群落的结构、生产力、植物多样性等群落梯度和交错带环境梯度的相关规律,并结合交错区环境梯度分析这些群落特征形成机制,为维持、保护与经营管理这一交错带生物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将长白山地区森林和高、中、低位沼泽所形成的三大类...
【关键词】 长白山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和环境梯度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