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8
- 12
- 1
- 22
- 16
- 13
- 5
- 4
- 6
- 6
- 5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惠荣 叶属峰 《生态学杂志》 2010年29卷1期 106-11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4年作者提出"生态长江口"概念之后,并没有对其进行过严格的定义.生态长江口是一个符合国家相继提出的"实施海洋开发"、"发展海洋产业"和建设"生态文明"战略的新概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本文对"生态长江13"概念进行了定义,并从非原生态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晓明 杨庆文 《生物多样性》 2021年29卷2期 167-17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农业生物多样性是农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条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重视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等保障体系,并在农业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3个层面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基本形成了异位保存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晓峰 张亚娟 等 《生态学杂志》 2021年40卷4期 1222-123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我国生态城规划建设开启的标志.自2007年完成规划以来,通过十多年的建设,以低碳生态化职住综合功能区为核心的生态城基本建成,对其建设成效进行评估对于后续建设及生态城发展模式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生态交通作为生态城市重要方面,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教君 郑晓 《生态学杂志》 2019年38卷5期 1600-161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简称:三北工程)是同我国改革开放同步实施的世界最大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三北工程规划建设期限历时73年,现已经过40年建设,为科学、准确把握三北工程40年建设来的成效、经验、问题等综合状况,国家林业和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召军 刘亦文 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9年37卷6期 685-689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生态建设工程对血吸虫病的传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鄱阳湖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生态建设一直未停止过,围湖造田、圩堤建设、高滩垦种、水利枢纽工程能够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而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和旅游开发则有利于血吸虫病传播.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加强血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巩杰 李红瑛 等 《生态学杂志》 2019年38卷7期 2184-21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GIS技术及定西市安定区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5期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开展乡镇尺度的林地转型来源、幅度、速度和转型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并探讨林地变化形式.结果 表明:1995-2015年,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喜东 石培基 等 《生态学杂志》 2018年37卷11期 3381-338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河谷盆地发育的兰州市主城区为例,利用研究区1995 年、2005 年和2015 年3期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分析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并提取相应知识规则,集成Markov模型与CLUE-S 模型,模拟2025 年3 种不同情景下建设用地增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琪 刘康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18年36卷1期 54-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生态系统分类及生态参量数据产品,运用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异系数、趋势斜率和退化指数等草地覆盖度变化状况评价指标,对陕西北部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实施关键年份(2000-2010年)内各类型草地植被覆盖度的演替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延安市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储金龙 王佩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23期 7804-78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辨析城市生态用地、构建生态安全格局,进而提出建设用地开发策略,对于城市生态保护与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安庆市为例,运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识别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安全、地质灾害规避3类生态用地,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并基于多因子综合评价,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平星 陈雯 等 《生态学杂志》 2015年34卷1期 295-30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近期学者、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焦点,科学评价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明确关键制约因素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以地处中国东部沿海的江苏省为例,在全面分析已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关联性、针对性、适用性和可获性,构建包含生态经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鹏山 李敏 等 《生态科学》 2015年34卷1期 172-178页ISTICPKUCSCD
【摘要】 选取海口市建设用地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10年Alos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叠加分析法对研究区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生态适宜性评价等级为“最适宜”和“适宜”用地仅占全区总面积的14.06%,所占比例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惠萍 何璇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3年24卷4期 1177-118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态文明的目标是规范人类发展行为,以协同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本文对国家环境保护部主导的生态示范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省、市、县创建等生态示范创建活动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这些创建活动普遍存在建设目标缺乏针对性、建设主体混乱、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平星 《生态学杂志》 2012年31卷10期 2651-265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态重要性评价是识别重要生态功能区、优化区域空间开发格局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了基于生态因子适宜性和生态区位重要性的分项评价、进行生态重要性整合分析的研究思路,以广西西江经济带为案例区,开展生态重要性评价及其与现状建设用地的空间叠置关系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宏友 陈顺洋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2年23卷4期 939-94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红树植物种质与种苗生产是所有红树林生态恢复工程的基础.本文根据工程实践并结合已有研究资料,采用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红树植物资源现状与苗木繁育关键技术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红树群落可分为低温广布型、广布型、嗜热广布型和热带分布型4种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士强 于德永 《生态学杂志》 2010年29卷8期 1646-165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仅包含了绿色植被、河网水系,也包括了大尺度地貌格局;不但突出强调了基于这些生态用地的网络体系构建,还着重强化了城市生态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可以维系城市生物多样性、土壤侵蚀及水文循环等自然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凤岐 于占源 等 《生态学杂志》 2009年28卷9期 1673-167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文献资料为基础,通过简要的生态风险分析和比较,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三北工程)、土地荒漠化态势以及三北工程在荒漠化防治战略中的地位作出如下基本估计:1)三北工程建设成绩巨大,其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科学准确评估;2)以"三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茂彬 《环境昆虫学报》 2008年30卷2期 167-171页ISTICPKUCSCD
【摘要】 蝴蝶园作为可持续性利用的生态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广为营建,尤其在发达国家.人们在工作之余来到生态环境优美的蝴蝶园,可以愉悦心情、享受自然,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妙.我国生态蝴蝶园的产业属起步阶段,在温带地区的冬天、初春和秋末气温低,宜建封闭式温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凤军 《应用生态学报》 1999年10卷5期 623-62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运用旅游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提出了测算山岳型风景旅游区生态负荷综合分级指数的8项1级指标和6项2级指标及计算模式.以泰山风景旅游区为案例进行了应用研究,将13个地块单元(功能区)按生态负荷强度大小划分为3级,并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强负荷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毅 于娜 等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6年36卷2期 211-214页ISTIC
【摘要】 为了不断提高医学信息学教育水平、促进医学信息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本文运用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当前医学信息学教育的微观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针对医学信息学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构建了面向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医学信息学理论与实践课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敏 王振维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10年23卷3期 150-151,162页ISTIC
【摘要】 学科创新生态系统正在成为大学学科发展一种新的模式.本文通过对创新、创新生态系统、学科生态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大学学科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关键词】 学科建设;创新生态系统;Discipline developmen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