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44
- 69
- 22
- 3
- 1
- 39
- 37
- 13
- 3
- 2
- 102
- 46
- 45
- 25
- 1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迪 郑华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1期 5137-51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系统修复旨在增加植被覆盖度基础上最大化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科学识别生态修复优先区对精准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以沈阳市为例,基于生态系统质量和区域自然属性识别潜在森林生态修复区,分析生态修复效益与潜在生态修复区耦合关系,进而确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静 逯非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6期 2074-20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构建国土空间修复与保护识别体系可以有效实现区域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然而,当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和规划缺乏从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角度识别关键生态修复与保护区.因此构建了系统的生态修复与保护空间识别方法,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强 崔爱花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8期 6253-62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前我国多数淡水湖泊污染、退化问题非常严重,诸多修复技术也已初见成效.影响淡水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因子众多,既有生物因素也有非生物因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且作用机理错综复杂.首先介绍了淡水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的含义及形式;其次,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海军 内田泰三 等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36卷1期 95-100页
【摘要】 基于传统水利工程设计理念修建的河流护岸工程只考虑工程的耐久性及施工的方便性而使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材料,忽略了河流的生态功能,从而破坏了河流的各种生态过程,导致河流污染严重,生态作用越来越小.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受损河岸生态系统修复的研究现状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海 陆宏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5年33卷1期 100-10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主要包括退化生境的治理和生物群落的修复,这类似于林业中的适地适树原则.在造林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实践中,如果未充分考虑适地适树,往往导致造林存活率低、功能低下,生态系统恢复速度慢.要做到适地适树,必须考虑到适树是一个系统恢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丹 陈佳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0期 4758-47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简称"山水工程")是国家为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然而,山水工程的实施能否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一直缺乏应有的系统证据.以全国首批山水工程试点地区江西省...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权衡协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甫园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6期 8230-82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游憩利用有助于提升生态修复地的多元价值、效益和功能,推动区域绿色发展.思辨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游憩利用协同的科学内涵和理论指向,并发现以往研究主要探讨了生态修复与游憩利用的模式和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明 刘世梁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8期 3121-31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通过自然资源高效利用和适应性生态系统管理应对多样化挑战,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生态恢复前沿理念,我国的国家生态屏障建设从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的NbS,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多尺度特征.NbS的对象、主体、目标以及方案等方面...
【关键词】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北方防沙带;生态修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秀美 刘敏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4期 5974-59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对保障区域生态质量、优化生态安全格局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定量化测算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对区域生态质量的影响是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为例,提出了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对区域生态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玉龙 胡楠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期 60-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系统可以从"结构-功能-服务"3个层次来理解,其中服务是人类的主观感受或效用.维持高质量的生态系统服务还需从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人手.结构和功能是生态系统服务形成和维持的内在机制,而植物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核心驱动力.植物功能群具有特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彩瑶 崔铭烨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8期 3223-32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保护修复是维持和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举措.识别生态保护修复优先区并进行有规划的生态保护修复能够达到抑制生态环境退化的目的.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模型、神经网络自组织映射(SOM)聚类分析法、空间统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屠文竹 赵文武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1期 9695-97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角度划分生态修复分区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黄土高原为例,定量评估2000-2020年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分析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并在此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萨娜 赵金羽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1期 4333-43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系统保护与修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生命共同体的耦合机制,是科学地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关键.针对当前生命共同体耦合机制不清、理论和方法不健全的问题,从耦合的视角出发,在小流域尺度上单一生态系统内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妍 苏香燕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9期 3371-33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巩固与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生态保护修复对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有着重要影响.2016-2021年,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在我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支持了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森 张建军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9期 3517-35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是生态系统恢复的有效措施,借助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系统固碳潜力,无疑是土地利用碳减排的新路径.基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整治视角,从生态系统的格局和质量两个方面评估了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效果,并...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潜力;"双碳"目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家星 倪雨淳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3期 5305-53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快速城市化和国土空间规划大背景下,评估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实现城市精细化发展的有效手段.本研究立足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效能,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从陆域、水域两个层面进行量化计算,构建水-陆耦合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勇 赵云泽 等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1期 95-104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探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策略,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综合提升,以黑龙江省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基础上,基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识别其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研究区开展生态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然好 何晓银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4期 5639-56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西南干热河谷是我国重要生态脆弱区和经济发展落后区,流域大型水电开发是干热河谷重要的人类干扰活动,对生态脆弱区的社会-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影响.社会-生态系统演变的方向和规律具有复杂性和非线性变化,又涉及到生态保护修复、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和乡村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悦 郑一琛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6期 6853-68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保水渔业"是中国控制"水华"暴发等生态灾变的措施之一,其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浙江省的新安江水库(千岛湖),"保水渔业"的实施带来了水质改善和渔业增产的双重效果.但在生态系统自组织层面,这种人工干预手段引起的生态系统结构化效应的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立娜 欧阳静怡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4期 1639-16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总结了生态修复工程的现状、我国在推进生态修复上的举措,指出未来生态修复的着重点是要找到更科学且高效的生态修复途径,以及将本地人福祉有机整合到生态修复当中以全面提高生态系统服务效果的方法.阐述了目前常见的生态修复方式,对其各自通常的适用情况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