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
- 1
- 4
- 1
- 6
- 4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月辉 胡远满 《生物多样性》 2021年29卷1期 98-10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景观生态学在其发展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关于景观网络研究(包括景观网络概念、网络结构指数和景观连接度)的基本构想,这些构想需要在景观过程的研究中逐渐被落实和发展.动物移动过程因动物在斑块或廊道上有着独特丰富的属性特征、与周围资源环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艳艳 赵银娣 《应用生态学报》 2020年31卷11期 3767-377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态网络能够连接破碎的生境斑块、增加景观之间的连接性,对应对城市化引发的景观和生态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西安市为例,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形态学空间分析等方法在景观格局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生态网络,并利用重力模型评估了网络结构,最后提出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禹 佘济云 等 《生态学杂志》 2018年37卷2期 534-54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景观格局优化是构建生态网络的有效途径,能显著提升区域生态安全.以海口美兰区为研究区,利用粒度反推法和主成分分析从增强整体连通性的角度实现了生态源地的客观选取,并结合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了生态网络,采用空间网络分析和水文分析重点探讨了生态节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强 顾朝林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3期 1021-102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态网络可用于描述、评价生境破碎条件下景观空间组织方式与物种存续的关系.本文以青岛市为研究区域,基于最小成本路径方法模拟得到2005年林地、湿地生态网络,并基于廊道累计成本值对得到的生态网络进行分级.利用介数指数、相关长度-逐块筛选指数对生...
【关键词】 生态网络;介数指数;相关长度-逐块筛选指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玉龙 胡楠 等 《生态学杂志》 2017年36卷1期 240-24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大坝是水资源利用和调控的有效手段,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坝改变了河流的自然属性,是下游景观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大坝改变了区域水资源的时空配置,在不同尺度和不同层面产生相应的水分效应:(1)大坝引发了整个下游物理、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祥荣 樊正球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22期 7114-71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国家科技部“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2016年)指南任务要求,本项目将重点开展“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的研究.基于对“长三角城市群重大生态安全问题的DPSIR多元共轭机理”及“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竟虎 刘晓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26卷10期 3126-313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干旱内陆河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出发点,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空间主成分分析和GIS技术,获取甘州区生态安全格局的分布状况.选取海拔、坡度、自然和文化景观保护区、土壤类型、土壤侵蚀量、植被覆盖度、距道路距离、距工业用地距离、距居民点距离以及距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蕾 苏里 等 《生态学杂志》 2014年33卷5期 1337-134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城市化使得生境斑块日益破碎,连接性不断降低,严重威胁区域的生态环境,生态网络的构建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保障.针对辽宁省鞍山市的实际情况,选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人文建设等生态功能节点,利用熵权法综合评价不同景观类型结构和功能对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富伟 刘世梁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8期 1925-193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概率连接度指数的量化分析方法,分析了云南省典型地区道路网络对景观格局、生态过程以及景观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道路网络加剧了区域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道路网络对不同生态过程的迁移路径结构、数目以及分布的影响有所不同,影响程度随迁移扩散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丽丽 导师:张仁陟 甘肃农业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博士) 2016年
【摘要】 随着新型城镇化水平进程的日益加快,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两者协调发展的矛盾越发突出,生境破碎化问题的显现给城市和区域生态规划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极大地削弱了生态网络的稳定性.绿洲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一种特殊的生态组成要素,是干旱地区人类赖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蕾 危小建 等 《生态学杂志》 2019年38卷1期 229-23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源地-廊道”的组合方式构建生态安全格局,能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提升人类福祉.本文以营口市为例,从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方面选取生态源地;运用生态廊道适宜评价法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判定潜在生态廊道;并采用中心度指标识别出区域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瑞程 沈春竹 等 《生态学杂志》 2019年38卷3期 828-83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沿海滩涂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道路景观的无序扩张加剧了生境破碎化,使生物流通等过程受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损.基于道路建设胁迫设置多阻力情景模拟生态网络,有助于揭示路网对关键生态过程的影响,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本研究以盐城市大丰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志广 蒋志云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10期 3367-337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构建生态网络对改善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广州市为研究区,采用形态学空间分析方法(MSPA)和景观指数法,提取景观连通性较好的核心区作为生态源地,并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构建广州市生态廊道网络,通过重力...
【关键词】 生态廊道;生态阻力面;形态空间格局分析(MSP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云 梁晨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9期 3024-303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黄河流域湿地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维持提供了重要生境.本研究基于黄河流域气候分区、地貌单元及湿地遥感数据,构建黄河流域生态地理综合湿地分类系统.在系统保护规划理论框架下,将湿地气候-地貌分类单元作为生态系统层次保护对象,结合黄河流域鸟类分布范围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歆 角媛梅 等 《生态学杂志》 2018年37卷1期 287-29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景观连接度作为测度生境景观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指标,对区域内的生物迁移扩散、干扰扩散、基因流动等生态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10年云南省元阳县的QuickBird影像,以元阳县全福庄河小流域内的河流与沟渠廊道为研究对象,借助图论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绥 修黛茜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10期 3357-33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工业园区的低影响开发(LID)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分析景观格局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探讨工业园区雨洪管控的生态空间结构优化方法.首先,根据滨海地区水文和地质条件对工业园区进行景观格局优化,梳理水系廊道,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志宏 武晓东 等 《动物学杂志》 2017年52卷2期 227-23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群落的格局与动态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种群数量预测是研究群落动态的主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尝试采用2006 ~ 2014年阿拉善荒漠区啮齿动物数量数据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对啮齿动物群落全部组成物种的总个体数量进行模拟与预测.BP神经网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雪娇 吴志峰 等 《生态学杂志》 2012年31卷1期 158-1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道路网络的发展是导致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的重要因素,如何定量表征道路网络特征及其破碎化效应是道路生态学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以珠江三角洲核心区为案例,采用核密度估算(KDE)结合道路密度指数方法,探讨了区域路网格局及其对景观破碎化的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微 俞龙生 等 《生态学杂志》 2012年31卷4期 1022-102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佛山市顺德区中心城区为研究样区,基于景观连通性定量评价方法确定绿地系统核心斑块,并采用最小费用路径法构建了绿地系统潜在的生态廊道,同时还对绿地生态网络各组分的景观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斑块连通性指数距离阈值设定为500m时能够合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绥 石铁矛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3期 734-7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和RS、GIS技术,选择地形条件、洪水危害、土壤侵蚀、植被覆盖、地质灾害和生物保护6个要素作为城市空间扩展的生态约束条件,分析了南充市的生态安全等级分布,依据最小积累阻力模型,构建了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等来加强生态网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