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67
- 11
- 5
- 86
- 60
- 60
- 20
- 16
- 65
- 33
- 30
- 24
- 2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爱武 寇晓霞 等 《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 2023年11卷4期 245-248页
【摘要】 从专业课程教师课程思政中的思政意识和能力的引导培育、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思政内容的挖掘以及专业课中课程思政实施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专业课中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为课程思政在医学检验专业课中的广泛实施提供思路和借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爱玲 唐敬超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1年48卷2期 648-6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按照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设计课程教学,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霍颖异 王莉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21年37卷2期 680-68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互联网+"时代下,本科教学模式正因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发生着变革,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正在各高校推行和发展.为促进教学模式改革和提升教学效果,本课程组针对面向非生物学专业学生开设的"生命科学导论"通识课程开展了混合式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全淑芬 陈丽丽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1年48卷4期 1402-14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专业,所培养的高级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微生物检测实践动手能力,以应对新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针对本校和兄弟院校该专业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探索改革微生物检验的专业实验教学,将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伟 李慧涵 《微生物学通报》 2020年47卷4期 1191-11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近两年来获得广泛关注.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以达到二者协同育人的目的,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生物化学与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具有显著的共性和关联,是生物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结合本科生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例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凤 邓易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年40卷5期 586-589页ISTICPKUCA
【摘要】 随着转化医学的发展,生物标志物在医药学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预测、发现、鉴别疾病的发生和进展,还可以用于药物基因组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并为新药研发提供思路和支持,是实现精准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生物标志物的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利伟 张巍方 等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1年41卷6期 519-522页ISTIC
【摘要】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简称生物化学)作为医学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对其构建知识结构、培养能力素质具有直接的和深远的影响。由于传统的生物化学教学在专业针对性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打造一门符合专业需求和时代发展的创新型生物化学特色课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秀芝 刘慧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8年45卷3期 665-6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目的与内容,建立基础实验训练阶段-专业技能训练阶段-自主设计实验训练阶段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初步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食品微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强化学生动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晓刚 杨旭东 等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0年40卷6期 455-45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开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综合性实验的效果。方法: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201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6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中开展综合性实验,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考核,并通过调查问卷掌握学...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综合性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罄竹 高伊星 等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0年19卷5期 551-554页ISTIC
【摘要】 目前,探索性思维和利用医学公共大数据能力的培养易被忽视,导致肿瘤内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科研实践中利用公共大数据发掘、证实临床新现象、新规律的能力明显不足。本研究通过介绍TCGA等常用医学公共大数据库的访问与下载工具,引入重复经典分析案例的学...
【关键词】 "双轨合一"培养模式;肿瘤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医学公共大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云云 汪长中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3年25卷3期 355-3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在整个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可巩固和加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操作技能,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分析能力.而中医专业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少,内容简单,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们采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宏 江澜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3年25卷12期 1454-1457,封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各专业特点对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优化,是为了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将综合性实验和课外科研活动融入到实验教学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综合素质,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另外,不断加强软件和硬件条件建设,保证微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涛 张儒 《微生物学通报》 2013年40卷4期 695-6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分析生物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构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课程体系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教师科研为驱动,项目研究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实践表明,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占英 周文学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1年38卷10期 1572-15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介绍内蒙古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在生物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引入“课程设计”和“半自助式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践教学中实施“专业实验”和“专业综合实训”,以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翠红 邱晓燕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1年38卷7期 1117-11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化工程是高等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为了与国际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接轨,目前我国高校生化工程普遍采用双语教学模式.主要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实验环节及考试方式等方面分析了生化工程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取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双林 崔山风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0年37卷3期 433-4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讨了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在当前高职教育理念和产业背景下进行的教学改革.通过分析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进行教改的必要性、依据、理念和特点,探讨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中依托行业确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选择、建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正海 金辉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8年35卷12期 1972-19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药学专业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对高职药学类专业<微生物学>课程的目标、性质、功能与内容设计等方面的定位进行了探讨,为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一定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正义 王洪波 等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1年16卷4期 231-23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了解湖北地区外科致病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状况。方法将湖北地区15所医院所做20种抗菌药物对外科分离菌的抑菌圈直径输入计算机,采用WHONET-4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1999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结果 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超 何超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8年17卷1期 19-22页ISTIC
【摘要】 传统的医学生理学课程教学难以满足生物技术专业培养要求.针对专业培养目标,研究者进行了《生理学技术》课程改革,包括改变生理学相关课程体系设置,开展膜片钳、多通道及行为监测研究型或自主性实验;授课中引入PBL及微课等方法与手段.旨在让学生既掌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