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9
- 7
- 4
- 4
- 3
- 2
- 3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摘要】 为了加深人们对生物药品生产过程的理解、提高生物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文章对生物药品的定义、主要类型、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污染以及应对策略等进行综述,旨在为生物药品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钟娆 霍毅欣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24年40卷8期 24-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芽胞杆菌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底盘菌株,能够在多种工农业废物和极端环境中生长,也能生产出多种工业化产品,如食品、饲料、益生菌、植物生长促进剂、酶和生物活性化合物等.然而,尽管具有生产高效、成本低廉等优点,芽胞杆菌在发酵生产中依然存在几个瓶颈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元合 张典业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3年47卷1期 1-2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理解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氮富集的响应及其机制有助于准确评估大气氮沉降等外源氮输入的生态效应.全球范围内建立的多水平氮添加实验为认识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氮输入的非线性响应机制提供了有效途径.为了反映学术界基于多水平氮添加控制实验取得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建 贺宸靖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23年39卷1期 48-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缺乏明显开放阅读框、很少或者不具有蛋白编码潜能的内源性RNA.鉴于lncRNAs低表达和低保守性的特点,早期阶段认为其是转录副产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重新 仲建锋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22年38卷5期 215-2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食用农产品是食品的基础原料,直接关乎人类日常生活和健康,对其质量安全和营养品质调控是农业和食品领域研究的重大课题.植物内生菌是健康植物体内的共生菌,菌体及其代谢产物能对调控植株生长发育以及环境胁迫适应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对植物内生菌的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国炜 黄曾慰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6期 196-2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右旋糖酐酶是一类能特异性催化右旋糖酐中 α-1,6-糖苷键水解的酶,其作用底物——右旋糖酐则是蔗糖经某些微生物发酵生成的高分子葡萄糖聚合物.右旋糖酐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材料等领域,但也给口腔健康、制糖生产等带来不良影响.随着人们对右旋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院 解莉楠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7期 148-1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盐胁迫是限制农作物生产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土壤中过量的可溶性盐(主要指Na+)可使植物受到渗透胁迫、离子胁迫和氧化胁迫等次生胁迫.在高盐环境下,植物通过Na+外排或胞内区隔化等策略来降低胞内Na+浓度,进而重建或维持植物体内的离子稳态平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纯 金光泽 《植物生态学报》 2019年43卷2期 94-10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比较生物量比率假说与生态位互补假说在解释生产力变异的相对重要性,探讨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否受到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该研究依托小兴安岭9 hm2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动态监测样地,通过计算群落初始生物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靖洁 段露露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5期 76-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藻规模化养殖常伴随着细菌的影响,存在于微藻藻际的细菌对微藻生长的影响及藻菌共生的机理尚缺乏深入研究.为建立有益的菌藻共生体系和提高微藻生物质产量,以埃氏小球藻(Chlorella emersonii)为试材,分离藻际微环境的菌群,并运用1...
【关键词】 埃氏小球藻(Chlorella emersonii);藻际菌群;藻菌共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丽 张浅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8期 1785-17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膜分离技术是21世纪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之一,在物质分离中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己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食品净化、生物技术、环境保护与优化等工业领域.中药(含复方)来源丰富、化学组成多元化,作为一类特殊的物料,分离操作贯穿整个工艺流程,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磊 杨沐迪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3期 217-2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旨在调控单抗生物类似药的糖基化分布,使其与原研药一致.通过全因子设计试验考察不同浓度的半乳糖、尿苷、氯化锰和蛋白水解物对单抗糖基化修饰的影响.结果 表明,半乳糖、尿苷及氯化锰均能提高单抗半乳糖基化,且对细胞生长和单抗产量无明显影响.此外尿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华军 张子良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8年42卷11期 1055-107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根际过程与调控机理研究已成为当前土壤学最活跃、最敏感的研究领域,而根系分泌物作为根系-土壤-微生物界面物质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物质,是构成根际微生态系统活力与功能特征的内在驱动因素,是根际概念与根际过程存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然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祥才 杜虹韦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16期 3735-37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人口增加,中药野生资源逐渐枯竭,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需要,栽培药材成为市场的主要来源,导致了多种药材质量严重下降,对我国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中医药产生严重威胁.栽培是解决资源短缺的最基本、有效的手段,提高栽培中药材质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宁 张扬建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8年42卷1期 50-6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阐释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的关键生态过程,该研究依托藏北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站(那曲站),设置不同退化梯度实验,即对照、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度退化5个梯度,探究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对不同退化强度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泽宇 徐环李 等 《生物多样性》 2018年26卷5期 433-44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种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依赖于花粉传递,传粉者是花粉传递的媒介.传粉者为野生植物和农作物提供的传粉服务,是我们绿色星球最重要的生态过程之一,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农作物生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农业集约化、生境破碎、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加剧了传粉者衰减和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朝阳 王鹤松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8年42卷4期 453-46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水分利用效率(WUE)既是衡量植被生长适应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连接生态系统水碳循环的纽带.认识不同类型植被WUE的时间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有助于增进对生态系统水碳循环过程的理解.已有研究表明,在不同时间尺度下,WUE呈现不同的时间变化特征,但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双全 《生物多样性》 2018年26卷5期 429-43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与传粉者相互作用是我们绿色星球最重要的生态过程之一,因为绝大多数被子植物依赖动物帮助传递花粉,而后受精结实;同时,植物产生的花蜜花粉等营养物质作为传粉者的报偿.据Ollerton (2017)估计,全球传粉动物约有35万种,种类最多的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宇 林光辉 《生物多样性》 2018年26卷11期 1223-123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藻类是红树林生态系统重要的生物类群,根据生态习性可分为浮游植物、底栖微藻和大型藻类三个生态类群,它们在红树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初级生产、元素循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关注重点多集中在红树植物和动物,对其中的藻类重视不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文德 《生物技术通报》 2018年34卷2期 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自然环境中,植物与微生物及昆虫等其它生物紧密互作.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以及昆虫危害造成植物病虫害,严重制约农业生产 ;有益微生物则与植物和谐共存,促进植物生长.例如,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其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各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梦娇 方海田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7年33卷2期 24-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核苷用途广泛,微生物发酵法是其主要的生产方法之一.微生物细胞内核苷的分泌对于高产核苷有重要的作用,其细胞膜上存在多种起运输作用的转运蛋白参与代谢产物的分泌.主要阐述核苷转运蛋白NupC和NupG在微生物细胞内核苷分泌过程中的作用.此外,介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