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51
- 241
- 16
- 1
- 1766
- 115
- 61
- 43
- 25
- 302
- 170
- 163
- 150
- 1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松林 周贤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3期 288-2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研习陈亦人先生的论著,总结陈亦人先生勤求博采、思求经旨、探究理致、精究方术的治学思想,并阐述学习陈亦人先生"学、研、辨、用"《伤寒论》的体会.陈亦人先生提倡外感内伤合论说、"六经钤百病"说、"坏病即疑难杂病"说等,其治学思想体现在以下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林平 王小艳 等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32卷2期 91-95页CA
【摘要】 峻猛药物治疗疑难杂病有其独特的效果,但同时易损伤人体,故古代医家提出峻药缓投概念.陈国成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擅长中风、肩手综合征等疑难病症的治疗.陈教授长期从事中医药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凭借深厚的中医药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融合中医经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仲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25卷5期 321-3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对中医临床疑难杂病的发病特征和本人多年临床实践经验,从10个方面阐述了疑难杂症治疗策略,并强调临证贵在因人制宜,治有主次,机园法活,胆大心细,发于机先,知常达变,顺势利导,以平为期,精选方药,方能更好的应对复杂多变的临床实际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5年20卷10期 624-6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朱进忠教授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和理论研究,发现肝在疑难杂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他在<难病奇治>(科学技术出版社重庆分社,1989)中首先提出了"肝脏学说",认为治疗疑难疾病时只要抓住这个重要环节,从肝论治常常可以使久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涛 《中医药学刊》 2004年22卷9期 1594-15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王付教授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陈亦人教授,深得师传,崇尚仲景,喜用经方愈顽疾.笔者随王付教授从事临床学习,导师以独特的辨治思路,以良好的治疗效果,使己感悟颇深,尤其是导师屡屡活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受益非浅,举例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枭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23卷10期 1477-1478页ISTICCSCDCA
【摘要】 通过分析儿童肝脓肿术后持续高热案、顽固恶风多汗案、麻醉意外神昏案巧治多寐案,反映了黄九龄主任医师治疗疑难杂病倡导经典的指引作用,善于明辩寒热,精于平调气机;把握主证,切中核心病机,用药精简;构思巧妙,异病同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磊 孙苗苗 等 《中医药通报》 2016年15卷1期 24-25,28页ISTIC
【摘要】 郭立中教授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张“脾胃衰败,百病乃生”的观点,而脾胃功能的盛衰决定着疾病的预后转归,同时深谙六经辨证及脏腑表里关系,临证擅于开表运中为先以复中气之升降出入,继而补火生土以壮后天之本来治疗疑难杂病,次第鲜明,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玉梅 黎慧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6年23卷11期 112-113,114页ISTICCSCDCA
【摘要】 黎志远先生是湖北省首届知名中医、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妇科学术带头人,行医50载,深谙《内经》《伤寒论》等经典,精于妇科,临证崇尚仲景学说,善用经方治疗内妇科疑难杂病。兹结合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鸿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3年12期 79-80页ISTICCSCDCA
【摘要】 吕英主任医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方医院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主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古中医疑难杂病诊疗中心主任,谙熟经旨,临床擅长治疗疑难杂病和急危重症,并总结出许多经验方,如先天定坤汤、寒湿方、厚积薄发方、己丑六君汤等。笔者将这些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安方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31卷1期 1-4页ISTICCA
【摘要】 论述了疑难杂病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疑难杂病的难治原因,概括了疑难杂病的辨证要领,总结了疑难杂病的治疗经验,主张在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多法联治、主次分治、久病奇治、守方缓治、重剂急治、中西合治等治疗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海燕 何昌生 等 《光明中医》 2018年33卷22期 3309-3312页
【摘要】 人以脾胃之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为元气之源,而元气又是人身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生.故对于老年嗜睡、糖尿病尿频、直肠癌术后腹泻等诸多疑难杂病,王明福认为多源于脾胃虚弱,气虚下陷所致.补中益气汤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建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8卷15期 58-62页
【摘要】 经方因其配伍严谨、方简力宏,深受历代医家所推崇,学习和运用经方一直是中医药工作者所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学习经方是在诸多问题之中思辨求知,而运用经方是在理论指导中科学验证,以此才能实现学以致用.长期以来,笔者在临床遇到一些疑难杂病时,常施以经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倩倩 张晓光 等 《中医药通报》 2011年10卷2期 41-43页ISTIC
【摘要】 清营汤是温病经方治疗营分证的代表方剂,本文枚举导师运用清营汤加减治疗疑难杂病病案四则,以图更深入探讨清营汤的现代临床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良铎 魏文浩 《环球中医药》 2011年04卷4期 281-282页ISTICCA
【摘要】 中医学本质就是抓状态,临床着眼状态和整体.经临床验证,从状态辨治疾病确实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把握状态的技巧可以概括为整体观、系统观、动态观、宏观与微观、辩证观五个方面.从状态论治也是解决疑难杂病的有效手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蓉 金荣 等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33卷2期 3-5页ISTIC
【摘要】 <篇首> 本人师从刘尚义教授1年余,老师精于辨证,善于运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病,临床疗效奇特,因此慕名前来就医的患者排成长队.刘老善于运用中医的理、法、方、药,在临床中做到有是证、立是法、选是方、用是药,运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广斌 牛敬宪 等 《疑难病杂志》 2007年6卷1期 52-5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疑难杂病已成为中医的研究热点,疑难杂病辨治水平是衡量中医学者学术造诣和一个医院学术水平的重要尺度.疑难杂病是指诊断难明(疑),复杂多变(杂),缺乏特效治疗(难)的一类病症,中医药对其治疗有一定优势[1].<伤寒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士延 施晓芬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07年42卷4期 204-205页ISTIC
【摘要】 <篇首> 凌耀星教授善治疑难杂病,强调病证结合,重视辨证论治,立法融贯古今,用方不落窠臼,调度灵活,务重实效.现将凌老之学术经验选介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航 杨少山 《天津中医药》 2007年24卷4期 269-27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杨少山擅长治疗老年病、脾胃病、各种疑难杂症等,颇具特色[1-3].笔者有幸随杨少山教授侍诊多年,现将其论治疑难杂病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1 疑难杂病论治经验概述1.1 补肾益精,重在养阴抑阳杨少山教授在研究历代医家学术特点和临床经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雅琴 吴克明 《黑龙江中医药》 2017年46卷1期 2-3页
【摘要】 卵巢早衰(POF)属妇科疑难杂病,其发病机理及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向年轻化.西医多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RT)、免疫抑制剂等治疗,但因HRT存在激素依赖性肿瘤的风险,无法成为POF治疗的长久之计,而中医从“整体观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学奇 郑慧文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03年38卷11期 470-471页ISTIC
【摘要】 <篇首> 吾师李学铭熟读经典,业医数十载,治疗疑难杂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择要介绍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