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39
- 31
- 9
- 5
- 369
- 54
- 31
- 21
- 15
- 137
- 19
- 18
- 18
- 1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高玉昕 徐阳 《光明中医》 2025年40卷11期 2320-2323页
【摘要】 "津门疡科"是天津中医外科疮疡病学术流派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创立至今已历六代中医人传承发展,其传承脉络清晰,学术特色的优势明显.经多代传承人不断总结创新,逐渐形成了"擅用温散之法、擅外科新药创制、擅外治法创新、擅中西结合探索机制"等具有学科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新彦 刘桂荣 《西部中医药》 2014年7期 27-29页ISTIC
【摘要】 王孟英强调治疗外科疮疡应整体辨证,内外并治,并长于守方愈病,善用外洗外敷法和酒剂为引,并能大剂量运用清热解毒之药治疗重症疮疡,为后世医家治疗外科疮疡开拓了思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铮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4年38卷7期 33-34页ISTICCSCDCA
【摘要】 运用祛瘀法为主,结合清热、化湿、养阴、理气法以及祛腐、生肌、拖线、灌注等内外合治法,治疗臁疮、窦瘘、脱疽、股肿等疮疡疾病,并附验案四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坤华 涂其武 等 《当代医学》 2017年23卷28期 50-5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祛腐生肌法治疗疮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疮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首次治疗单双日随机分组,对照组(n=50)患者采用抗生素全身治疗及消毒引流治疗,观察组(n=50)予以中医去腐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国明 胡琴 等 《科技广场》 2013年12期 81-83页
【摘要】 中医疮疡病网络教学信息交互平台是现代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信息交互平台,中医疮疡病网络教学信息交互平台具有较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同时信息交互平台是应用系统的典范,它具有典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春明 贾弘智 等 《中医外治杂志》 2009年18卷5期 19页
【摘要】 <篇首> 近1 a来,笔者于2007年5月-2008年10月间,应用全鸡拔毒膏治疗疮疡病103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葵 《湖北中医杂志》 2001年23卷8期 39页
【摘要】 <篇首>1995~2000年,笔者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合并疮疡1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18~68岁;Ⅰ型糖尿病1例,Ⅱ型糖尿病11例。疮疡病种:痈4例,疽6例,溃疡2例。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光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14卷18期 361页
【摘要】 <篇首>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作为一种新发的传染病,病情复杂,预后差,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患者的健康.抗病毒疗法虽然能使患者的病毒载量明显下降,但是该疗法的不良反应和局限性使其不适用于相当多的患者.近年来研究表明,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在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骏 曾怡春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5年31卷4期 477-481页ISTICCA
【摘要】 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病理机制可从中西医两个视角互补解读.中医将其归为"疮疡类病",核心病机为"虚、邪、瘀、腐"的动态失衡,现代医家发展出"脾虚湿瘀""脾肾阳虚""肾精虚衰"三大阐释体系.西医则提出"炎症失调-缺氧-感染-衰老"四联征机制:核因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迟尘 徐强 等 《中医临床研究》 2025年17卷10期 118-122页
【摘要】 本研究报道运用中医药内外合治双膦酸盐相关性上颌骨坏死(Bisphosphonate 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s,BRONJ)1例.患者为老年女性,既往静脉滴注唑来膦酸6年治疗重度骨质疏松症,其后因拔牙...
【关键词】 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中医药;内外合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岳 鞠上 等 《北京中医药》 2024年43卷4期 388-392页ISTIC
【摘要】 箍围法是中医疮疡外科的重要外治法之一,古代医家提出这一外治疗法可运用于各类疮疡的初起、成脓、溃后三阶段,并强调应首辨阴阳.现代医家提出的"四畔理论""护场理论"及"炎症浸润带"三个概念与箍围法密不可分.搜索《中华医典》中有关箍围法的古籍文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锐 阙华发 《环球中医药》 2023年16卷6期 1186-1190页ISTICCA
【摘要】 现代中医外科学认为疮疡系火毒为患,治疗宜凉血清热解毒.而阅读古代医籍发现,在《内经》中即有汗法治疗疮疡的论述,历代医家用汗法治疗疮疡疾病疗效显著,而现代临床较少应用汗法治疗疮疡.本文对历代医家用汗法治疗疮疡进行溯源,研究梳理了历代医家对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辉 黄莺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6卷4期 8-11页ISTIC
【摘要】 明代医家陈实功著《外科正宗》,提出"疮疡全赖脾土"重要思想,贯穿于皮肤疮疡疾病全过程,而临床常仅以治疗环节重视顾护脾胃,忽略其在疾病全过程的重要意义.笔者紧扣"疮疡全赖脾土"重要学术思想,认为"脾胃虚弱"为发病之始因,"脾胃健运"为顺逆之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元桂 谭宏韬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0卷5期 1090-109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结合中医疮疡理论辨治惠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的疗效.[方法]基于对新冠感染的病因病机、症状及传变特点与中医疮疡理论高度契合的认识,运用疮疡理论"早期透、中期清、晚期补"(简称"透、清、补")的辨证思路制定新冠感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屈杰 李小会 等 《四川中医》 2023年41卷5期 24-26页ISTIC
【摘要】 本文总结了明代中医外科学家薛己治疗疮疡病的学术思想以及证治经验.薛氏治疗疮疡重视"疏通、托里、和荣卫"疡科三法应用,邪气在表,气血壅滞,治以祛风解表,托毒外出,选托里消毒散治疗;毒热在里,脏腑失和,治以清热解毒,疏通攻下,选内疏黄连汤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田雨 马师雷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4卷11期 982-9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现代中医外科学认为痈肿为外感六淫,或受外伤感染毒邪,或过食膏粱厚味、化火成毒所致,治疗多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与药物.而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提出"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除运气七篇大论以火热论述外,其他各篇多以营卫壅滞立论.这种矛盾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思远 李羲子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6卷8期 924-92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刘完素阳气怫郁理论致疮疡的诊疗思路与特色.[方法]通过查阅研读《内经》《伤寒论》,追溯阳气怫郁说发展传承,阅读刘完素本人著作《素问玄机原病式》《黄帝内经宣明论方》《伤寒直格》中有关阳气怫郁理论诊治疮疡的论述,并进行系统分析.[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博 李素那 《环球中医药》 2022年15卷6期 1077-1079页ISTICCA
【摘要】 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属中医外障病"风赤疮痍",为外有风寒内有湿热,内外邪气郁滞,应当采用发越法,以辛温药物散其邪气.本案患者素来体健,饮食肥甘后出现双侧外眼角红痒,局部溃破渗出,逐渐发展至双目眼睑红痒,伴畏光流泪,痒涩难睁,舌质黯,苔白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娟 曹芳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30卷12期 19-21页
【摘要】 随着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及血管介入手术的开展,保肢的终极目标成为目前糖尿病足治疗的大势所趋.津沽疮疡经百年学术传承,形成了"给邪出路、去腐生肌、箍围护场、煨脓长肉、筋之血化"等学术思想,在糖尿病足伴感染患者极限保肢治疗中取得较好的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新宇 陈丽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0卷24期 193-196页
【摘要】 糖尿病慢性难愈性创面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当前临床亟待解决的热点难题.基于糖尿病慢性难愈性创面"邪气致瘀,瘀阻伤正,化腐致损"的中医病机,在"祛腐生新"理论指导下,针对"虚、瘀、毒、腐"4个环节,总结并探讨其主要的治疗理念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