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7
- 7
- 12
- 10
- 10
- 6
- 2
- 9
- 3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高斌 穆效群 等 《预防医学论坛》 2024年30卷12期 881-886页
【摘要】 目的 调查2024年北京市、区两级疾控机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和生物安全管理现状,为疾控机构生物安全管理和发展提出建议.方法 2024年,对北京市、区级19家疾控机构的生物安全二级(BSL-2)实验室、核酸检测实验室、高通量测序(NGS)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恒 朱文请 等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25年48卷1期 98-103页ISTICCA
【摘要】 病原微生物种类的鉴定是防止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环节.以实时荧光定量PCR为主的核酸检测是病原微生物鉴定的主要手段,但检测周期长、步骤繁琐,难以实现即时快速的检测,核酸等温扩增无需热变性,操作简单、快速,与可视化检测技术相结合不仅缩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茂彬 罗秀琴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年39卷6期 17-19页
【摘要】 目的 探究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的临床价值,为相关检测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福建省宁化县总医院收治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60例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从粪便、食品、呕吐物、手拭子等方面进行病原菌检测,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晓燕 胡秀清 等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30卷4期 64-66页CA
【摘要】 目的 了解泉州市市售食品中病原微生物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及标准制定等提供依据.方法 泉州市2019-2023年共采集市售食品样品723份,按《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工作手册》要求开展食品中病原体监测.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女奇 赵勇 等 《药物生物技术》 2020年27卷3期 244-246页ISTICCA
【摘要】 本文旨在总结基于3R的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质量检测方案.参考多年的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质量检测实践方法,以“检测依据、国内外状况、各单位的实际情况、3R原则、安全与质控能力”等为考量要素,制定出以“最优化的样本、标本、试剂、仪器、方法及过硬的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鞠传静 卜胜君 等 《生物技术》 2020年30卷4期 362-367,32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对沙门氏菌的新型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方法]显色纳米花作为沙门氏菌的感受器及换能器,免疫磁珠作为富集和分离手段,最终与靶标沙门氏菌形成三明治夹心结构,检测信号以纳米花显色方式输出.[结果]检测沙门氏菌的线性范围在10~104 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振勇 葛俊丽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9年34卷1期 47-49页
【摘要】 目的 分析超高倍显微镜对妇科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检测的作用.方法 以寿光市人民医院在2017年1-12月纳入治疗的200例妇科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超高倍镜组和培养法组各100例.超高倍镜组利用超高倍显微镜进行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检测,培养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翠莲 《健康之路》 2013年12卷8期 472-473页
【摘要】 目的:探讨医院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分析和总结病原微生物检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结果: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软硬件条件、个人防护意识方面均存在一些不足.结论: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加以完善和改进,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岳磊 刘云 等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5年20卷4期 455-45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究病原微生物与菌群特征在预测和诊断化脓性扁桃体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48例疑似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采集患者咽部分泌物,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与鉴定,以综合诊断结果为判定标准,分为化脓性扁桃体炎组(n=67)和非化脓性扁桃体炎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洁 王尚 等 《微生物学报》 2024年64卷12期 4624-46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如持续高温、暴雨和干旱频发,进而通过增加陆源输入或改变微生物的生存条件,直接或间接地增加饮用水系统及水源地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风险,对饮用水生物安全构成威胁.因此,饮用水生物安全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和关注.得益于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佳 余艳丽 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4年42卷6期 820-822,826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患者,女,55岁,因"发现血细胞异常9月余"于2024年4月17日入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血液科.多次检查血常规见血细胞进行性减低,白细胞最低1.4× 109/L,血红蛋白最低90g/L,血小板最低90×109/L,间断给予"地榆升白片、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洁 汤荣 等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24年23卷7期 504-508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继发诺卡菌病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诺卡菌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继发诺卡菌病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病例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结果及治疗,并复习国内外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范馨月导师:朱宝利 谭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生物工程(硕士) 2022年
【摘要】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全球贸易和旅行增加、生态环境的变化等因素、使得病原体传播不断增加,尤其对于病原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随着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加和滥用,免疫抑制宿主的增加等,使感染性疾病呈现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传统病原学检测多依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涛导师:杨运煌 刘买利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也称病原体。病原微生物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产生活,快速灵敏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疾病传播并防止疾病爆发等。传统病原微生物检验方法如平板培养、PCR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昱辉导师:何苗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目的:
凭借传染性强、流行范围广的特点,新发传染病(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EID)对于世界卫生健康体系造成的冲击越发严重。许多新发的传染性病原体存在于无偿献血者人群中,并可能通过输血或血液制品等途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志军导师:任劲松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化学 无机化学(博士) 2015年
【摘要】 分子印迹技术,致力于构建具有模板记忆能力的聚合物空腔。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一种制备人工识别材料的有效及低成本方法。通过该技术制备的材料可用于识别小分子、蛋白、病毒、甚至是细菌或动物细胞。这些识别材料具有天然抗体类似的亲和力和选择性。更重要的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大鹏 金政 等 《生物技术》 2022年32卷6期 787-795,730页ISTICCA
【摘要】 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表面修饰性、机械性和电学特性,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材料领域应用广泛,在病原微生物检测、环境保护、农业以及食品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碳纳米管在生物检测技术中的应用进展,以病毒检测为主分析了碳纳米管在检测技术方面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玲玲导师:袁志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蜡状芽胞杆菌群(Bacillus cereus group或Bacillus cereus sensu lato)包括食源性致病菌蜡状芽胞杆菌(B.cereus)、人畜病原菌炭疽芽胞杆菌(B.anthracis)、昆虫病原菌苏云金芽胞杆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黄小洁导师:曾振灵 蒋红霞 华南农业大学 兽医学 基础兽医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食品中的致病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这些致病菌的存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传统的培养方法和生化鉴定耗时长,操作繁琐且灵敏度不高;常规PCR法通常1次只能检出一种致病菌且假阳性多。因此,有必要建立起快速、高效、特异、灵敏的检测方法。本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伟导师:谢响明 北京林业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饮用水中的病原微生物状况不仅关系到消费者、水厂,更关系到公众健康权益的问题。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中,都有大量由于饮用水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而导致大范围人群感染致病的记载。为了评价北京城区饮用水中病原微生物的状况,本实验追踪了饮用水从水源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