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8
- 4
- 2
- 56
- 18
- 3
- 1
- 37
- 32
- 12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田恩伟 成欣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42卷3期 360-36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测定5类栽培白芷及野生兴安白芷(根)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并分析各类白芷间的化学亲缘关系.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6类白芷挥发油,采用GC-MS法对其组分分离及鉴定,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相对含量,并对挥发油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中文期刊】 李博园 王娟 等 《广西植物》 2020年40卷4期 471-48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明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 var.formosana)根中分泌道发生方式、分布及其挥发油转运积累特征,该研究利用光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分泌道发生过程及挥发油转运特征,结合组织化学定位确定挥发油的主要积累部位.结...
【中文期刊】 汤建 赵康琦 等 《中医药信息》 2021年38卷2期 35-39页 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白芷挥发油中抗炎镇痛的活性物质和潜在的靶点蛋白,为进一步明确白芷的抗炎镇痛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检索文献,确定含量较高的脂肪烃(醇)和萜类成分共计17个小分子化合物为分子对接配体;根据抗炎镇痛的相关靶点,确定κ阿片受体(κO...
【中文期刊】 倪红霞 王春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44卷3期 487-49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白芷总香豆素联合白芷挥发油对硝酸甘油诱导大鼠偏头痛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0.1 mL·10 g-1),偏头痛模型组(生理盐水0.1 mL·10 g-1),白芷香豆素组...
【中文期刊】 任星宇 罗敏 等 《中国药房》 2017年28卷29期 4167-4170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了解白芷挥发油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白芷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和药理作用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白芷挥发油提取方法主要为水蒸气蒸馏法,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所得白芷挥发油杂质少、纯度高;但...
【中文期刊】 黄培池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1年32卷9期 31-38页
【摘要】 目的:优选白芷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考察液料比、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及粉碎粒度4个因素对白芷挥发油得率的影响,分别采用多元线性方程及二项式方程拟合实验结果,确定优化组合条件...
【中文期刊】 陈莹 胡正海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5年35卷4期 716-72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光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杭白芷根中分泌道结构及其挥发油的分泌,并重点探讨分泌道中挥发油的分泌过程.结果显示:(1)杭白芷的分泌道是由上皮细胞围绕着的伸长的胞间隙,腔道内贮存着挥发油.(2)分泌道细胞的质体、细胞基质以及线粒体参与挥...
【中文期刊】 刘江红 王世祥 等 《西北药学杂志》 2020年35卷3期 368-372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白芷和石菖蒲配伍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给大鼠连续灌胃给药7 d后,用线栓法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大鼠脑缺血模型,观察大鼠神经症状、脑梗死范围和脑含水量;利用生化比色法测定脑组织中乳酸(LD)、乳酸脱氢酶(...
【中文期刊】 胡小祥 王文娜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2年23卷4期 483-48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考察颈眩宁胶囊中川芎与白芷挥发油的包合条件.方法 以挥发油包合率及包合物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优选最佳的包合工艺,并采用TLC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 川芎、白芷挥发油的β-环糊精(β-CD)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β-CD=1∶8,搅拌...
【中文期刊】 崔秋兵 张艺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年16卷12期 102-10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白芷挥发油及水煎液对甲醛所致的伤害性疼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探讨其镇痛的效应物质基础.方法:大鼠分别ig白芷挥发油、水煎液后,足底注射甲醛致痛造模,观察各组大鼠对疼痛的反应.腹主动脉取血,用HPLC检测血清,探讨白芷镇痛的药效物质...
【中文期刊】 袁媛 陈光英 《中国药房》 2008年19卷12期 957-959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含白芷和川芎的固体制剂制备工艺中挥发油的取舍.方法:以最近几年的效以及提取工艺等角度,探讨舍白芷和川芎复方制剂制备工艺中挥发油的取舍问题.结果与结论:通过对常用含挥发油的中药材开展工艺与药理、药效结合研究,以及制订有效的控制制剂中...
【中文期刊】 佟爽 阎君 等 《中成药》 2006年28卷4期 488-48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考察辛夷、薄荷、白芷3味药材的挥发油的包合条件.方法: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挥发油与β-环糊精重量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搅拌转数对挥发油包合率的影响.结果:优选出的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重量比在1:15、包合温度40℃、包合时...
【中文期刊】 汪芸 汪国华 《中医药学刊》 2005年23卷1期 157-158页 ISTICPKUCA
【摘要】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研究了β-环糊精包合川芎、香附、白芷挥发油的工艺.通过对包合物得率及包分率两个指标的考察,优选出包合工艺为A2B2C1,即以8倍于挥发油的β-环糊精量包合,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为1h.
【中文期刊】 杨祖金 雷华平 等 《中药材》 2005年28卷8期 661-662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分离白芷挥发油.利用气相-质谱联机技术分析超临界CO2萃取的白芷挥发油,共分离出73个组分,对其中的41个进行了鉴定.超临界CO2萃取白芷挥发油,操作温度低,可大量保存对热不稳定及易氧化的挥发性成分,产品外观好.
【中文期刊】 聂红 沈映君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2年13卷4期 221-22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白芷挥发油(Essential oil of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EOAD)的镇痛、镇静作用和身体依赖性.方法采用扭体法、热板法、辐射热刺激法、大鼠甩尾法观察EOAD的镇痛作用;用小鼠跳跃反应试验、小...
【关键词】 @白芷挥发油/药理学; 镇痛/药物作用; 镇静/药物作用;
【中文期刊】 聂红 沈映君 《中国中药杂志》 2002年27卷9期 690-693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白芷总挥发油(essential oil of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EOAD)对甲醛所致的伤害性疼痛模型大鼠的β-内啡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一氧化氮(NO)及前阿黑皮素(Proopiom...
【中文期刊】 聂红 沈映君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2年18卷3期 11-1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白芷总挥发油(Essential oil of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 EOAD)对疼痛模型大鼠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多种工具药探讨EOAD的镇痛作用与中枢神经递质的关系,并用化学荧光法测定单胺类...
【中文期刊】 魏刚 刘进先 等 《中成药》 2001年23卷2期 81-8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筛选加味苍耳子散挥发油提取工艺.方法:采用GC-MS对组方中每味药材所含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进行追踪.结果:确定加味苍耳子散挥发油提取工艺为:辛夷、丹皮粉碎成粗粉,合并薄荷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油,收集13倍的初蒸馏液,再收集3倍量的重蒸馏液...
【中文期刊】 马逾英 王娜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20卷11期 2667-2669页 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亳白芷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亳白芷药材挥发油种类和含量,并与同样方法 处理过的川白芷进行比较.结果 从亳白芷中鉴定出37种成分.结论 亳白芷含有大量的碳烯、醇、酸、酯类物质.
【中文期刊】 张世洋 王晶 等 《保鲜与加工》 2019年19卷4期 176-183页
【摘要】 以6种不同产区白芷药材为试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明确其主要共有组分,对各药挥发油成分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并初步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6种不同产地白芷挥发油中相对含量最高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