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0
- 8
- 1
- 1
- 20
- 8
- 6
- 6
- 5
- 14
- 9
- 9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潘彩红 赵峰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年10卷11期 883-884页
【摘要】 本文介绍的是电话遥控指挥现场目击者对电击伤病人心肺复苏成功1例过程和思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露平 李想 等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0年32卷7期 850-85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湖南地区公众心肺复苏(CPR)能力以及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调查对象对CPR技能了解程度的差异。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依据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发布的《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和2017年美国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第一目击者现场救护专业委员会 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专家共识组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9年31卷5期 513-52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提高第一目击者知识的普及,推动全民急救意识的树立,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第一目击者现场救护专业委员会制定了《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专家共识》.本共识针对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关键而薄弱的现场救护环节,为大众提供第一目击者行动指引,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凡 姜琳 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年27卷1期 61-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国内报道显示,从呼救到急救医生到现场的院前平均反应时间普遍超过10 min[1-5].为了缩短呼救至急救医生到达现场的急救空窗期,部分急救中心从2010年起先后从美国引进并使用医疗优先分级调派系统(medical priority dis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保红 周春燕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18年39卷10期 1591-15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儿童作为家庭暴力的直接受害者一直是儿童保护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注意到另一类隐蔽性更高、更不易被发现的儿童家庭暴力类型——儿童作为家庭暴力的目击者.相对于作为直接受害者而言,儿童目睹家庭暴力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存在一定的隐蔽性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苏珍 何忠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7年26卷8期 976-9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白金十分钟”理念认为,意外事件发生后最初的十分钟左右是急救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实施急救可缩短抢救时间或提高抢救成功率[1].我国各大城市的急救反应时间大都在10 min以上(珠海14.70 min[2];北京市海淀区12.5 min[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花嵘 燕宪亮 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7年26卷10期 1212-12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院外心搏呼吸骤停(cardiac arrest,CA)占整个CA的50% ~ 70%以上,是成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抢救CA患者的重要手段,从基础生命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费敏 蔡文伟 等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6年28卷12期 1099-110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浙江省院外心搏骤停(OHCA)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为提高心肺复苏(CPR)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参照Utstein模式,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宁波市急救中心和绍兴市急救中心接诊的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红敏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6年28卷7期 611-61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抗心律失常药物常被用于院外电除颤无效的心搏骤停(CA)患者〔心室纤颤(室颤)或无脉性心动过速〕,但其有效性尚未被证实。为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试验,旨在评估在标准心肺复苏(CPR)基础上静脉使用胺碘酮、利多卡因或安慰剂(生理盐水)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季卫平 兰俊 等 《中华骨科杂志》 2010年30卷12期 12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10岁.因车祸致双髋肿痛,活动障碍4h入院.据目击者称当时患者下身被车轮碾过.既往体健,无跛行步态.入院查体:意识清,双髋及会阴部皮肤多处挫伤,有淤斑,肿胀,压痛(++);双髋关节活动受限,且有活动痛.双髋正位X线片显示:双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春华 胡永启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8年24卷4期 263-26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复苏医学是临床医学中进展较快的领域之一.成人基础生命支持研究资料表明,由目击者对心搏骤停(SCA)患者及早实施心肺复苏(CPR)存活数可增加2~3倍[1].而我国CPR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少差距.根据现在的文献报道来看,院前和院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丽征 吴优 等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8年24卷2期 80-8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特殊公共场所,是指人流量大、面积大、地域复杂、从事较危险体育活动的场所.研究表明:要使许多濒临死亡的急危重病人得以生还,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目击者卓有成效的及时救护和急救组织的专业救护[1-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军根 蔡兆斌 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8年17卷10期 1111-11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CRP)急救技能的频率低下[1],是造成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极低的主要原因.影响目击者实施CPR的因素主要是对CPR的掌握和实施CPR的意愿.对CPR的掌握是实施自救互救的基础,但公众实施CPR的意愿如何?障碍因素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荣峰 郭永钦 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4年13卷8期 518-5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在我国实际情况下提高院前复苏成功的途径.方法回顾性地对上海市中心城区2003年院前心搏骤停复苏成功的143病例及失败的病例为对照,用Utstein模式进行资料对比分析.结果院前复苏成功与未成功各143例,心电图表现室颤(VF)、无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江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4年16卷9期 55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5岁,在工作中突然昏迷倒地,口吐白沫,立即被发现,目击者述呼吸、心跳停止,现场有军人行心肺复苏(CPR)10 min后转运至我院急诊科.转运时间10 min,在转运过程中未行CPR.于2003年9月14日11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绍春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1年10卷2期 1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心搏骤停者院前复苏率是评估某地院前急救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努力提高心搏骤停者院前复苏率在提高院前急救水平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回顾性地对上海市医疗救护中心所属市区11个分站在1998年急救的全部4564心搏骤停者,用Utstein模式进行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慧 孙淑丽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年37卷11期 1523-152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对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集328例心脏骤停患者急救临床资料,分别应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效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院前急救相关措施.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彩云 潘亚芬 等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8年36卷6期 550-552页ISTICCA
【摘要】 意外或者事故发生时,“第一目击者”在事发现场对患者实行初步的救助或救护对抢救患者生命、改善病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对常州市肿瘤医院自2015年起开展的“守护天使‘救’在身边,急救知识普及计划”志愿者活动做了介绍,对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祥 唐国儒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8年36卷5期 466-467页ISTICCA
【摘要】 通过对某化工区发生的2例氮气窒息患者救治资料的回顾,总结氮气引起窒息患者的院前急救体会,以期提高对氮气窒息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本次事故中工业氮气储罐属于密闭空间,在检修时其氮气含量仍然较高,导致氧含量较低(事故发生的密闭空间事后检测氧体积分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巍 桂莉 等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6年15卷8期 853-857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应用智能手机APP或调度员电话指导目击者进行现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的效用.方法 将74名未经心肺复苏培训的志愿者随机分为非指导组(n=13)、调度员指导(dispatc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