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7
- 2
- 18
- 9
- 8
- 2
- 2
- 14
- 12
- 10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叶有骏 王莉 等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31卷13期 20-21页
【摘要】 真菌性尿路感染是由于真菌侵袭尿路导致的感染性泌尿系统疾病,与长期留置导尿管、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和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等有关[1].西医往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真菌药物治疗本病,但部分患者停药后病情反复.中医将本病归于"淋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梦翔 徐玥玮 等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3年18卷2期 135-139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结合氟康唑的药动/药效(PK/PD)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模拟2种氟康唑给药方案对白念珠菌及光滑念珠菌引起的真菌性尿路感染的治疗效果以提示临床在不同情况下选择有效地给药方案.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这两年内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有骏 林展熠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8卷6期 690-694页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崔云教授运用清补法治疗真菌性尿路感染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崔教授诊治真菌性尿路感染患者临床病例,结合其所谈所述,在充分认识病因病机和用药特点的基础上,对崔教授诊治此病的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并举典型医案进行论证.[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铭研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25卷1期 41-43页
【摘要】 真菌性下尿路感染属特殊类型的尿路感染[1],西医治疗本病的思路通常是根据尿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真菌药物,同时配合碱化尿液、膀胱冲洗等,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也增加了真菌耐药、胃肠道不良反应、药物性肝损害的风险,临床可供选择的药物并不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媛媛 吕毓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38卷4期 466-4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治疗真菌性尿路感染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循证学方法,检索Cochran图书馆注册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至2017年第12期;PubMed、EMBase、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小平 邓岩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9年14卷3期 174-175页ISTICCSCD
【摘要】 报道由白念珠菌致男性尿路感染1例.患者糖尿病史6年.轻度尿道瘙痒,晨起尿道口有稀薄浆液状分泌物,病程2月余.对患者晨起中段尿进行培养,发现有真菌生长,鉴定为白念珠菌.应用氟康唑治疗,同时予以控制血糖后泌尿系症状消失,复查尿常规正常,尿沉渣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玥 周萍 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3年28卷3期 133-134,13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尿液直接涂片法、分离培养法和PCR法对真菌性尿路感染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65例疑似真菌性尿路感染患者标本分别采用尿液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法、中段尿沙氏琼脂分离培养、鉴定、PCR法进行真菌检测.结果 在65例尿液标本中,直接涂片法阳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三德 刘冬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8年18卷11期 47,49页
【摘要】 目的 对糖尿病肾病并发真菌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防治对策进行探究.方法 随机择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成功收治的86例糖尿病肾病并发真菌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临床特点以及防治对策进行探究.结果 腰痛9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热夏提江·库热西 王飞雨 等 《健康忠告》 2025年19卷10期 211-213页
【摘要】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一种新型口服降糖药物,能精准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再吸收,促进尿糖排出,进而有效调控血糖水平.SGLT2 抑制剂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能有效保护肾脏与心血管,减少低血糖风险,在 2 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国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4卷14期 115-116页
【摘要】 目的:探讨0.8%碳酸氢钠膀胱冲洗对预防危重症患者真菌性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9在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患者63例,按照随机对照表分为碳酸氢钠组、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1例,空白对照组不行膀胱冲洗,碳酸氢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之霞 《中国处方药》 2014年4期 144-144页
【摘要】 本文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经验,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系统论述了真菌性尿路感染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检查及诊断标准,对进一步研究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更好地治疗该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明 张永根 等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2年30卷1期 55-56页CA
【摘要】 目的 了解危重症患者并发真菌性尿路感染的易患因素并探讨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432例我院ICU留置导尿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其中42例并发尿路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医院内真菌性尿路感染与患者年龄、留置导尿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红 江丹 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04卷34期 29-30页
【摘要】 目的 观察1.4%碳酸氢钠膀胱冲洗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真菌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糖尿病真菌性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1.4%碳酸氢钠膀胱冲洗,每天2次,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0....
【关键词】 碳酸氢钠;膀胱冲洗;尿路感染,真菌性,糖尿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燕飞 潘荷芬 等 《临床医学》 2007年27卷3期 36-37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1.4%碳酸氢钠膀胱冲洗预防重症监护患者尿管相关的真菌性尿路感染的效果和方法.方法 42例患者,随机分两组.预防组以1.4%碳酸氢钠膀胱冲洗,2次/d;对照组不行膀胱冲洗.并监测1.4%碳酸氢钠膀胱冲洗前后动脉血中剩余碱(BE)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兰兴翠 《健康女性》 2023年23期 37-38页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并发真菌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从本院(2020年10月1日-2021年10月1日)收入治疗的糖尿病肾病并发真菌性尿路感染病人中,选如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莉莉 《健康之路》 2014年10期 59-59页
【摘要】 目的:探究制霉菌素与两性霉素B治疗下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门诊确诊为真菌感染引起的下尿路感染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 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A组给予制霉菌素治疗,B组给予两性霉素B治疗,并采取统计学分析,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楠 王康椿 等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3年18卷6期 518-520,533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并发真菌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9 月至 2022 年 5 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脑梗死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中段尿或膀胱穿刺液真菌培养结果.结果 共分离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宁 骆雪萍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年19期 4711-47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 U )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真菌类型和定植状况,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住IC U的81例中段尿培养真菌阳性患者进行分析,并根据真菌菌落计数将其分为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美仙 庄月娥 《黑龙江中医药》 2025年54卷1期 122-124页
【摘要】 目的:探究基于信息智能化的决策支持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失禁性相关皮炎(IAD)的预防价值.方法:将我院ICU2023.4-2024.4收治的113例大便或(和)小便失禁重症患者随机分为A(57例)、B(56例)两组,两组均给予重症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