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2
- 1
- 10
- 4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向必勇 赵安杰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46卷2期 21-21,30页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短角牛乳房炎应用乳康健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0头患有乳房炎的短角牛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病牛数量均为20头,其中对照组应用抗生素治疗,实验组使用乳康健治疗,对两组病牛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治疗,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盖文俊 盖中民 等 《吉林畜牧兽医》 2012年33卷12期 54-55页
【摘要】 中国草原红牛是我国自己培育的乳肉兼用型新品种,培育起始期可以追溯到1936年,吉林、内蒙古和河北的毗邻草原曾引进乳用短角牛与蒙古牛杂交,20世纪50年代以后又强化了杂交改良,1973年成立了三省区草原红牛育种协作组,采用了冷冻精液技术,促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胜全 叶朗惠 等 《云南畜牧兽医》 2011年4期 18-18页
【摘要】 云南省种羊场短角牛自2000年以来,每年均出现以顽固性腹泻、渐进性消瘦、贫血、衰竭而死的病例。且一旦出现此病例,采用抗菌、消炎、止泻、补充营养等措施,效果均不理想,使用常规驱虫药,也未见效果。2008年11月20日对死亡牛只444号剖检发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仕峰 陈平 等 《云南畜牧兽医》 2007年2期 22-24页
【摘要】 通过在云南省种羊场饲养的从美国引进的短角肉种牛,4年的生长与繁殖性能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初生重40 kg,6月龄断奶重237 kg,12月龄重311 kg,18月龄重439 kg;成年公牛761 kg,母牛556 kg;繁殖成活率68.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玉胜 贾永宏 等 《黄牛杂志》 2000年26卷4期 9-12,26页
【摘要】 对短秦F1、F2和本地母牛初生、6、12、18、24月龄体尺、体重进行测定,并对其生长发育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农村粗放饲养条件下,F2牛初生6、12月龄体重比本地牛分别增加4.3、37.2、35.6kg,相应提高16.6%、2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思凡 张瑞云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24年51卷9期 3817-3827页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去势对短角牛生长育肥、屠宰性能、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17月龄左右体重相近的18头短角牛,其中公牛12头(分为2组:放牧公牛组和育肥公牛组,每组6头)、阉割牛6头(育肥阉牛组).放牧公牛组采用放牧饲养;育肥公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胜全 董正勖 等 《云南畜牧兽医》 2024年3期 5-8页
【摘要】 旨在探究6 月龄短角牛体重与主要体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构建多元回归方程,研究影响短角牛的主要体尺指标及月龄.选取 6 月龄公牛 222 头,母牛 313 头,共 535 头健康短角牛体重、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的体尺数据,使用最小二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正勖 邵学芬 等 《云南畜牧兽医》 2022年5期 1-3页
【摘要】 根据2020年出生同期断奶的117头(♂55头、♀62头)短角牛各项体重按5月龄、6月龄、7月龄3个断奶月龄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依次为断奶重公犊170 kg、211 kg、238 kg,母犊153 kg、185 kg、227 kg;周岁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林 叶朗惠 等 《云南畜牧兽医》 2022年3期 24-27页
【摘要】 为确保美系短角牛选育及推广利用工作顺利进行,对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扩繁选育的全日制放牧条件下近三年的短角牛配种、产犊、受胎率和断奶后的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得出:增加母牛分群群组,同时使用系谱分析软件避免近亲,公母牛配比1:20~30是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学芬 董正勖 等 《云南畜牧兽医》 2021年5期 19-22页
【摘要】 为了更加有效地控制近亲繁殖,2020年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在短角牛繁殖生产中采用选配分群技术对繁殖母牛进行组群及选配,并与传统的同系禁配技术及无选配(对照)进行对比分析,以检验该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并为今后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鹏 耿文诚 等 《云南畜牧兽医》 2008年3期 33-34页
【摘要】 试验对7头放牧型关系短角母牛从出生至7岁的体重动态监测,结果发现:成年母牛体重的80%在1.5岁以前完成,1.5~3.5岁期间生长为成年体重的20%,3.5岁时体重生长已基本结束,达到体成熟;3.5岁以后短角母牛的体重每年随季节呈周期性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仕峰 陈松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06年33卷6期 15-16页
【摘要】 对美系短角肉种牛自1997年至今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小结,供养殖业界同行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莲 赵仕峰 等 《云南畜牧兽医》 2014年1期 15页
【摘要】 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1997年从美国引进100头短角牛.2010年春初零星有部分牛发生顽固性拉稀,采取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该组饲养56头,出现症状的有23头,死亡1头,发病率为41.07%,发病牛都是成年牛,经过临床诊断,尸体剖检,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武 《四川畜牧兽医》 2013年40卷12期 40页
【摘要】 肉牛舍饲育肥是选用1~2岁的优良肉用品种牛,如海福特、夏洛莱、西门塔尔、短角牛、草原红牛或上述品种的杂交后代(体重为270~310kg以上)进行暖舍饲养,单槽拴喂的育肥技术.1 酒糟育肥法1.1 育肥前期(30d) 日粮配方:玉米面2.5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菲菲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年31卷10期 101页
【摘要】 草原红牛是我国培育成功的第一个肉乳兼用型优良品种,采用英国兼用短角牛为父本,以当地蒙古牛为母本经过级进杂交至第2代或第3代,通过选择理想型个体进行横交固定培育而成的.从产肉性能来说,肉质性状作为一种综合性状,和其他性状一样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贺 高英凯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10年41卷6期 639-643页
【摘要】 为了评价E(extension)座位对牛毛色性状的影响,采用DNA序列分析和PCR-RFLP技术对云南地区4个黄牛群体(3个本地群体和1个引进品种)的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基因的编码区进行了基因特征分析和群体变异检测.结果,在文山黄牛...
【关键词】 牛;云南;黑素皮质素受体1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丽波 江红梅 《现代畜牧兽医》 2009年10期 45-46页
【摘要】 <篇首> 泸西县自1996年实施"省列商品牛羊基地",1997年引入肉牛短角牛、西门塔尔进行杂交改良及推广肉牛冻精改良技术,将畜牧产业作为富民兴县的骨干产业加以培植.但由于农村饲养条件差异,致使所饲牛发生瘤胃积食尤为多见,因民间兽医和部分乡村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鹏 耿文诚 等 《云南畜牧兽医》 2008年2期 34-35页
【摘要】 <篇首> 短角牛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是开展遗传育种、品种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为提高短角牛的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哺乳期犊牛的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其一生的生产能力发挥[2],而断奶重是反映犊牛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鹏 陈平 等 《云南畜牧兽医》 2008年z1期 10-13页
【摘要】 <篇首> 体重是短角牛重要的数量性状,数量性状遗传参数是畜禽品种的重要种性指标,也是研究畜禽遗传规律和育种的主要依据,特别是遗传力和遗传相关,在小至个体育种值估计、大至整个育种规划决策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短角牛的一些优秀性状对中国当地牛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