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2
- 4
- 3
- 3
- 1
- 87
- 22
- 10
- 6
- 6
- 26
- 13
- 13
- 10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婷 戚宝文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9年44卷4期 437-44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以苯甲酸为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一系列N-取代苯基-5-取代苯基-3H-1,2,4-三氮唑-3-硫酮化合物并研究其抗菌活性.方法 基于课题组前期对新型潜在三唑类抗菌化合物6h的作用机制研究,筛选多个侧链基团,使用乙醇和碳酸钠作溶剂改善最...
【关键词】 1,2,4-三唑-3-硫酮衍生物;抗菌活性;构效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会丽 李珂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52卷2期 154-15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由抗菌氟喹诺酮到抗肿瘤氟喹诺酮的构建新策略.方法:用均三唑杂环作为环丙沙星C-3羧基的生物电子等排体,硫乙酸和亚胺席夫碱为其功能修饰侧链,合成了10个新氟喹诺酮C-3均三唑硫乙酸席夫碱目标化合物(7a~7j),其结构经元素分析和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琪 刘克良 《中国新药杂志》 2004年13卷9期 784-7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口恶)唑烷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新型的治疗细菌性感染的化学全合成药物,该类化合物的代表药物利奈唑酮(商品名为Zyvox)对G+菌以及多重耐药的病原体抗菌活性较好,可口服或注射给药,耐受性良好.综述了以利奈唑酮为代表的(口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立刚 汪汉成 等 《烟草科技》 2020年53卷10期 1-9页
【摘要】 为明确玉米根系分泌物3-甲基-2(3H)苯并噻唑硫酮(简称苯并噻唑硫酮)灌根处理对感染青枯病烟株根围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机制,通过盆栽试验,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苯并噻唑硫酮灌根处理当天(0 d),处理后2、7、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星 闫小龙 等 《食品科学》 2018年39卷22期 269-275页
【摘要】 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40%丙硫·戊唑醇悬浮剂中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残留量.经方法验证,丙硫菌唑及其代谢物硫酮菌唑在仪器中检出限为2×10-3 ng,方法定量限为0.02 mg/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家文 罗歆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年7卷1期 186-18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对我科收治的真菌性食管炎1例诊疗情况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0岁.因反复发热2个月余,上腹隐痛伴进食异物感10d余入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立军 冯金瑞 《畜牧兽医杂志》 2017年36卷2期 149-150页
【摘要】 鸡白痢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败血症、主要侵害2周龄~3周龄以内的雏鸡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随着日龄的增长,鸡的抵抗力也增强,成年鸡多发生于生殖系统病变,呈慢性或隐性经过,所产的蛋常有大量沙门氏菌,严重影响种蛋受精率、孵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孝生 沈鼎明 等 《重庆医学》 1999年28卷3期 178-179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硫糖铝新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n=45)和B组(n=42)分别接受硫糖铝+呋喃唑酮+兰索拉唑和胶体铋剂+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C组(n=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国超 周冠 等 《合成化学》 2015年23卷12期 1100-1105,1110页
【摘要】 以取代苯硫酚和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经迈克尔加成反应制得2-羧基-硫色满酮衍生物(2a~2d);2a~2d分别与氨基硫脲反应制得2-(5-氨基-1,3,4-噻二唑-2-基)硫色满-4-酮衍生物(3a~3d);3a~3d与酰氯经酰化反应合成了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泽勤 刘云升 《世界临床医学》 2015年9卷3期 28-29,32页
【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以引起临床警惕,避免误诊,提高疗效.方法:结合文献报道,观察3例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转归,对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与防治措施进行探讨.结果:3例患者给予对症处理,静注纳洛酮0.8mg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涵 赵淑娴 等 《应用化学》 2009年26卷11期 1287-1291页
【摘要】 以2-溴乙酸、壳聚糖、2-硫代四氢咪唑啉酮为原料,合成了不同接枝率的壳聚糖-g-N-羧甲基-2-硫代-4,5-2H咪唑啉酮(CTS-g-CSIDZ),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考察. 用配合滴定法测定了该聚合物对Cd~(2+)、CrO~(2-)_...
【关键词】 N-羧甲基硫代-2H咪唑啉酮;壳聚糖;接枝聚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聚花 李慧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3卷29期 73页
【摘要】 <篇首>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抗菌药物与乙醇相互作用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现将本院近4年间急诊诊治的使用头孢菌素,甲硝唑,呋喃唑酮时与乙醇作用致双硫仑样反应的58例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保证用药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生彬 齐慧 等 《药学学报》 2018年53卷9期 1518-152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1,3,4-噻二唑和硫色满酮是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杂环,为寻找具有抗真菌生物活性的新颖化合物,本文合成了21个含有1,3,4-噻二唑片段的硫色满酮类衍生物.所合成的化合物经HR-MS、1H NMR、13C NMR和1D-noesy等方法进行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晓燕 李生彬 等 《药学学报》 2017年52卷1期 113-11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鉴于1,3,4-噻二唑和硫色满酮类化合物均是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杂环化合物,为寻找具有抗真菌生物活性的新颖化合物,本文以取代苯硫酚和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合成中间产物2-羧基-硫色满酮,再与2-氨基-1,3,4-噻二唑反应,最终合成了14个含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华 张君仁 等 《华西药学杂志》 1999年1期 27-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用β-荼酚为原料经酯化、肼解、环化合成了5-(β-荼氧甲基)-1,3,4-(口恶)二唑-2-硫酮.然后经曼尼希碱反应,生成两种曼尼希碱.其化学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证实.并进行了初步的抑菌活性实验.
【关键词】 1,3,4-(口恶)二唑-2-硫酮;曼尼希碱;抑菌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虞宁娜 吴笑春 等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3年5卷6期 381-383页ISTICCSCD
【摘要】 近年来抗菌药物与乙醇相互作用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呈明显增加,本文就此反应发生机制及相关抗菌药物予以分析探讨.其中主要涉及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以期引起临床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关注,保证用药安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Foradori A ; Mezzano S ; 等 《Transplantation Proceedings》 1998年30卷5期 1685-1687页SCISCIEMEDLI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Rigden DJ ; Botzki A ; 等 《Glycobiology》 2006年16卷8期 757-765页SCISCIEMEDLI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Dobosz M ; Wujec M ; 等 《Acta Poloniae Pharmaceutica: Durg Research》 2003年60卷1期 41-44页SCIEMEDLINE
【关键词】 Anti-Infective Agents;Bacteria;Thione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