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8
- 9
- 1
- 62
- 4
- 1
- 1
- 1
- 40
- 10
- 10
- 8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立春 王定国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39卷8期 1028-103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章次公先生治疗胃病方面的用药规律,为当代医家临床临证处方用药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统计《章次公医术经验集》中胃病使用药物,并分别查出其药性、药味、功效及归经,运用Excel、Spss 22.0、Weka 3.8、Cytoscap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东方 周明鉴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7期 527-530页ISTIC
【摘要】 [目的]搜寻章太炎先生在医界的弟子,探讨太炎先生对弟子学术思想、学术方法的影响。[方法]全面搜集、研读民国期刊,通过文献学研究方法考证章太炎弟子的姓名、事迹等,并从学术史角度探讨章氏与弟子之间的学术承继关系。[结果]章太炎先生的医界弟子较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进 周晴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7期 846-847,84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并学习中医临床家、教育家章次公先生的学术成就。[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次公先生之成学经历、学术思想,并以临床经验举例。[结果]次公先生在学术上无门户之见,融各家之长,兼收并蓄,自成一派。次公先生研索和阐明中医传统理论精髓,并使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晴 杨悦娅 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8卷11期 1094-1096页ISTIC
【摘要】 "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是新中国成立后卫生部中医顾问章次公先生最重要的治学思想,文章通过讲述章次公先生自身治学的众多事例,从博采众方、去其糟粕、不求偏物三个方面说明"发皇古义"是对后学承前提出的高要求,从双重诊断一重治疗、中西理论并存医案、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传明 李怡 《北京中医药》 2012年31卷2期 90-93页ISTIC
【摘要】 卫生部北京医院长期承担我国高于医疗保健工作,多位国医名宿曾在此工作,如章次公、龚志贤、魏龙骧三位大家,学术上各有特点,章氏提倡“发皇古意、融会新知”,龚氏古方新用,精于内科,魏氏圆机活法、善调气机.他们积累了大量的临证经验,尤其对老年病的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滕依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30卷1期 62-64页ISTIC
【摘要】 <篇首> 章次公(1903~1959),名成之,号之庵,江苏镇江人.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师从名医丁甘仁、曹颖甫及国学大师章太炎,解放初曾任卫生部中医顾问,是杰出的中医教育家、临床家,其弟子朱良春乃为当代中医泰斗.章氏崇古不泥,革故鼎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良春 李树仁 等 《中医药通报》 2005年4卷1期 5-8页ISTIC
【摘要】 <篇首> 章次公先生,名成之,号之庵,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县人,生于1903年7月28日.章先生幼年丧父,由母亲抚育成长,遵守父训,不过问政治,练武习文,后入丁甘仁先生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读书,在校读书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敏悟过人,深受丁甘仁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斌 施红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年17卷2期 21-23页ISTICCSCDCA
【摘要】 章次公先生临床广泛应用附子,这与他的学术渊源有关.章氏通过发皇古义、广涉历代各家医集旁及西学以融汇新知,并经过大量临床实践,而获得应用附子的宝贵经验.并介绍运用附子治疗温热病、痛证、血证、失眠的临证经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斌 金甦 《四川中医》 2003年21卷12期 5-7页ISTIC
【摘要】 20世纪上海地区存在着一个以擅用附子为学术特点,具有学术继承关系的医学流派.这一流派的创始人是祝味菊,徐小圃同为第一代人物,陈苏生是祝味菊的弟子,徐仲才是徐小圃哲嗣、祝味菊弟子,章次公受祝、徐两位的影响,陈耀堂很可能受祝味菊的影响.并具体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兴俊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年15卷4期 12-14页ISTICCSCDCA
【摘要】 在阅读《章次公医术经验集》的基础上,归纳章次公先生的治学之道、学术思想、临证技巧,并认为治学之道,可资借鉴;学术思想,当予弘扬;临证技巧,足以师法.
【关键词】 章次公;《章次公医术经验集》;体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羲明 赵凡尘 等 《中医文献杂志》 2014年32卷4期 39-44页
【摘要】 近年来随着海派文化交流的深入,带动海派中医工作的开启,在海派中医内科领域,由于丁甘仁及其流派的弟子多是上海名医,因此,丁氏内科流派的传承研究,更多地把重心放在了他的弟子以及深受其影响的上海名医身上.上海市中医医院承担的海派中医传承建设项目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凡尘 李树芳 等 《中医文献杂志》 2014年32卷5期 40-43页
【摘要】 章氏治疗胃溃疡注重辨病,然亦不废辨证.虚寒较轻者用小建中汤,气虚较重者用黄芪建中汤,胃痛较剧且便秘者用当归建中汤.对于胃溃疡疼痛者,创用大剂杏仁缓急止痛.章氏结合药理研究认为杏仁中之氢氰酸可以镇痛,杏仁之油可以弛缓痉挛,足见先生积学有得,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奕阳 陈东林 等 《中医文献杂志》 2014年32卷4期 52-54页
【摘要】 章次公先生早年就读于丁甘仁先生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在校时深受丁甘仁先生的器重.章次公从孟河时方派吸取了丰富的营养,毕业后又师事经方大师曹颖甫先生.曹师对仲景之学研究有素,临证时胆大心细,常用经方治病,这些均对章次公影响很深.章次公能融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玲 彭应涛 《中医文献杂志》 2011年29卷1期 52-53页
【摘要】 本文通过学习章次公先生湿温治棠,从原医案领会其治疗过程及用药特点,以及所涉及医案的几个问题.对阴阳盛衰、至宝丹运用等问题作了探讨,突出章先生治病重视心力的特色.还引述近贤张山雷、何廉臣有关学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康 《中医药文化》 2008年2期 36-37页
【摘要】 章次公先生,原为上海著名的中医学家,后被聘为中央卫生部中医顾问.次公先生学识渊博,衷中参西,临床上熔中医经方与时方于一炉.其"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的观念,在中医界有巨大影响,为世人所景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良春 《中医药文化》 2008年3卷5期 20-22页
【摘要】 <篇首> <七姬权厝志>简称<七姬志>,这一碑帖是先师章次公先生于1944年春季购赠师妹姚守诚医师临摹的,后于上世纪80年代,承姚师妹转赠于我珍藏.其题跋及印章,涉及三位近代名医,近日稍闲,在拜览鉴赏之余,爰简略叙述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振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年20卷1期 79-80页
【摘要】 <篇首> 现代已故名医章次公(1903-1959),师出名门,学淹众长.章氏治医,倡导"发皇古义,融会新知",认为中医应汲取西医之长,援用科学以自新,对于祖国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章氏胃病案的研习,见其制方用药机杼别出,颇多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良春 《中医文献杂志》 2007年25卷2期 58-59页
【摘要】 <篇首> 由于章次公老师(1903~1959年)在1956年底写给我的这封信(见下图)失而复得,并阅及何时希学兄在《近代医林轶事》(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7年印行)一书中"外狂内谨的章次公"的文章,感慨万千,令人黯然神伤,不能自已,爰濡笔追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