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7
- 6
- 42
- 5
- 5
- 5
- 3
- 40
- 13
- 10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敏 纪新强 等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12卷1期 25-2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卵巢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端粒酶活性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TRAP)检测45例卵巢上皮性肿瘤及9例正常卵巢组织端粒酶活性.结果:端粒酶阳性检出率在恶性和交界性卵巢肿瘤组中分别为83.33...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肿瘤;端粒酶;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敏 纪新强 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03年30卷7期 461-4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端粒酶及其亚单位(hTERT、TP1、hTR)在卵巢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端粒酶活性与各亚单位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肿瘤 端粒酶 端粒酶亚单位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TRA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春雷 张国华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1999年24卷4期 285-2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酸蛋白酶.我们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并加以改进,分别对40例结直肠癌标本进行了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一步探讨了端粒酶活性表达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端粒酶;结肠直肠肿瘤;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胜 秦秀香 等 《中国临床医学》 2004年11卷4期 545-54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研究端粒酶活性是否与其恶性程度相关.方法: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TRAP)对48例胶质瘤标本和8例正常脑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8例正常脑组织端粒酶活性均为阴性表达,48例胶质瘤标...
【关键词】 胶质瘤;端粒酶;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良建 黄建华 等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27卷3期 282-28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涎腺肿瘤中的端粒酶活性表达,探讨其作为涎腺肿瘤标志物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银染-TRAP法检测28例涎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的28例癌旁组织、10例腮腺混合瘤、6例腮腺腺淋巴瘤、5例正常涎腺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28例涎腺癌组...
【关键词】 端粒酶;涎腺肿瘤;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良建 黄建华 等 《中国肿瘤》 2001年10卷8期 482-4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部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探讨其作为口腔颌面部癌肿瘤标志物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银染 TRAP法检测 32例口腔颌面部癌组织及其相应的 32例癌旁组织、4例混合瘤、4例乳头状瘤、2例造釉细胞瘤、5例...
【关键词】 端粒酶;口腔颌面部肿瘤;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庆飞 王永忠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13卷4期 317-31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食管粘膜中端粒酶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技术(TRAP)检测44例食管癌组织,31例不典型增生,15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44例食管癌组织中,35例端粒酶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
【关键词】 食管癌;端粒酶;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良建 李赞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年13卷15期 55-57,60页ISTIC
【摘要】 目的:检测涎腺肿瘤细针吸取标本的端粒酶活性并探讨其在涎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细针穿刺技术穿刺手术切除新鲜的65例涎腺肿块组织,取FNA标本涂片,苏木精-曙红(HE)染色,作细胞学检查;残留于注射器内细胞用PBS液冲洗离心后,取沉淀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海蔚 陈正炎 等 《实用癌症杂志》 2002年17卷2期 167-169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检测在大肠癌临床诊断和确定手术切除范围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已建立的银染TRAP方法,检测29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近端即食管端距癌组织2 cm、4 cm、6 cm、10 cm,远端即肛门端距癌组织2 cm、4 cm、6 cm)...
【关键词】 端粒酶;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大肠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许逸卿 导师:王春友 华中科技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普外)(博士) 2004年
【摘要】 第一部分 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亚单位基因表达与胰腺癌的关系研究 目的: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能以自身含有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从而维持端粒长度.端粒酶激活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最近人端粒酶主要亚单位基因已明确: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晶晶 导师:纪新强 罗兵 青岛大学 临床医学 妇产科(硕士) 2003年
【摘要】 探讨端粒酶及其亚单位(hTERT、TP1、hTR)在宫颈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端粒酶活性与各个亚单位表达的相关性,及端粒酶活性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端粒酶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端粒酶可能是判断宫颈癌预后不良的指标;hT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敏 导师:纪新强 罗兵 青岛大学 临床医学 妇产科(硕士) 2002年
【摘要】 目的:探讨端粒酶及其亚单位(hTERT、TP1、hTR)在卵巢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端粒酶活性与各亚单位表达的相关性,及端粒酶活性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论:端粒酶与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端粒酶的表达与卵巢癌各临床病理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连红 导师:陈正炎 湖南医科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南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硕士) 1999年
【摘要】 目的:建立更简例便、更安全、更可靠的银染TRAP法来检测端粒酶活性以适应临床检测的需要.并以该法检测腹水标本和乳腺组织端酶活性,探索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肝癌和乳腺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银染替代EB染色,同时加入内标建立了改进的银染TRAP法...
【关键词】 端粒酶 ;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岳岩 魏锐利 《眼科新进展》 2008年28卷12期 905-9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眼眶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为眼眶肿瘤的临床诊断开拓新思路,方法利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对 83 份眼眶恶性肿瘤组织、83 份癌旁组织、165 份眼眶良性肿瘤组织和 6 份正常眼眶组织端粒酶的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254 例(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俊霞 曹孟德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36卷4期 409-41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选择简便、灵敏地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方法:以HL-60细胞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单个核细胞为检测对象,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基础上,采用同步扩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雅静 洪雪 《山东医药》 2018年58卷34期 29-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芦荟大黄素(AE)对人肝癌HepG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分别以终浓度为0、10、30、50μmol/L的AE作用24 h;收集HepG2细胞,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春芝 赵现立 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4年4期 583-585页ISTIC
【摘要】 目的:检测孕妇正常早孕绒毛、自然流产绒毛和稽留流产绒毛端粒酶活性及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 mRNA的表达,分析不同流产样本中端粒酶活性的差异。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 TRAP)分析30例正常早孕绒毛、30例自然流产绒毛和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金 邓兴力 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16卷10期 470-4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逆转录酶抑制剂3-叠氮-3-脱氧胸腺核苷(AZT)对脑胶质瘤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原代分离培养脑胶质瘤干细胞和脑胶质瘤细胞并鉴定,两种细胞同时设立为实验组(0.125 mot/L、0.250 mol/L、0.500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钢 刘洁润 等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33卷2期 206-2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检测乳腺癌根治术前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表达. 方法利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TRAP)分别结合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浩然 郑伟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1年39卷2期 1073-1075页
【摘要】 [目的]研究鹿茸生长期端粒酶的表达,为揭示鹿茸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方法]在鹿茸快速生长阶段,采用改进的TRAP(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法检测鹿茸顶端增殖区的间充质层、前软骨层和软骨层细胞及下端成熟区的端粒酶活性.同时,采用R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