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
- 1
- 1
- 3
- 2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杜昭励 程艳飞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15年31卷2期 231-24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乙酸是生物质乙醇发酵过程中酵母细胞面临的重要抑制剂之一,对细胞生长及发酵性能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增强酵母菌对乙酸胁迫的耐受性对提高乙醇产率具有重要意义.用分别带有完整絮凝基因FLO1及其重复序列单元C发生缺失的衍生基因FLO1c的重组表达质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孜力汗 刘晨光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14年30卷2期 310-31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丙酸是以玉米为原料自絮凝酵母乙醇连续发酵系统废糟液全循环过程中积累的主要抑制物.基于丙酸对酵母细胞抑制机理,开发了3种废糟液全循环条件下乙醇连续发酵工艺策略.首先根据高温导致丙酸生成的现象,去除了物料灭菌环节,使发酵液丙酸浓度显著降低,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文涛 杨迪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3年40卷12期 2189-21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对连续传代过程中酵母菌的生理性质和细胞壁蛋白的观察与检测,分析复制衰老过程中酵母菌絮凝变化的原因.[方法]分别采用双向电泳法和红外光谱法对连续传代过程中酵母菌细胞壁蛋白进行检测.[结果]随着酵母菌传代次数的增加,双向电泳图谱上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岳峰 郭雪娜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13年29卷7期 871-87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存在于酵母菌细胞表面的絮凝蛋白与邻近细胞表面寡聚甘露糖链相互作用,从而使细胞相互聚集形成细胞团的生理过程称为酵母菌絮凝.编码絮凝蛋白的基因中存在大量衔接重复序列,这些重复序列的变化不但使酵母菌呈现出絮凝特性的多样性,而且由重复序列驱动的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贝 赵心清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10年26卷7期 1014-101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提高生物能源生产菌株对各种胁迫因素的耐受性对于提高生产过程的经济性和高效生产生物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酿酒酵母乙醇耐性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可揭示影响其耐受性的关键基因,并通过代谢工程操作定向提高酵母菌的乙醇耐受性,从而提高燃料乙醇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 自絮凝酵母;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TPS1;绿色荧光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孜力汗 张春明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10年26卷7期 1019-102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旨在研究废糟液直接全循环对絮凝酵母乙醇发酵、糖酵解关键酶以及细胞组成的影响.在一有效容积1.5 L的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中,使用葡萄糖为220 g/L,添加8 g/L酵母粉和6 g/L蛋白胨的培养基,以0.04 h-1的稀释率进行自絮凝颗粒酵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凡 葛旭萌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09年25卷9期 1329-133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发酵性能优良的自絮凝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flo,研究开发了重复批次高浓度乙醇发酵系统,以节省下游加工过程的能耗.在终点乙醇浓度达到120 g/L左右的条件下,发酵系统的乙醇生产强度达到8.2 g/(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双艳 韩振林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0年37卷2期 200-207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获得高效的脂肪酶毕赤酵母表面展示系统,利用来自酿酒酵母絮凝素蛋白Flo1的N端874个氨基酸残基(FS)和C端的1 101个氨基酸残基(FL)作为锚定蛋白分别构建了2套载体系统.带有前肽的米黑根毛霉脂肪酶(ProRML)克隆到构建的2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苟敏 杨白雪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6年32卷11期 115-1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获得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高效乙醇生产菌株,以絮凝性酿酒酵母 RHZ-1及耐酸耐温酿酒酵母 SEB2为亲本,通过紫外诱变获得营养缺陷型标记菌株,并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耐酸絮凝性酿酒酵母。通过对融合子的筛选获得一株优秀的耐酸絮凝性酿酒酵母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