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3
- 56
- 7
- 176
- 48
- 19
- 13
- 12
- 155
- 111
- 51
- 25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国军 姜玉武 等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2003年19卷2期 79-82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目的:研究Caspase-3在红藻氨酸(Kainate,KA)致惊大鼠海马中的变化及其在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在KA所致大鼠惊厥模型中,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惊厥后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中Caspase-3的表达,用电子显微镜和原位末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雪瑞 李晓煜 等 《动物学报》 2001年47卷6期 648-653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在建立稳定的红藻氨酸(KA)诱发小鼠惊厥模型的基础上,用放射配体受体结合分析法,研究孕烯醇酮(Pe)及其拮抗剂孕烯醇酮硫酸盐(Pes)对小鼠下丘脑、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四个脑区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的调制作用.结果显示,Pe能增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宝奎 臧兆萍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37卷9期 2105-210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内皮素(ET)-1在红藻氨酸(KA)致癫痫大鼠海马的表达及依达拉奉对其影响.方法 50只雄性 Wistar大鼠被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正常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癫痫组,治疗组1(地西泮治疗),治疗组2(地西泮+依达拉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臧兆萍 李志茹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36卷23期 5789-579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基质相互作用分子(STIM)1在红藻氨酸(KA)致癫大鼠的表达及依达拉奉的干预作用。方法50只雄性 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癫痫组,治疗组1(地西泮治疗组),治疗组2(地西泮+...
【关键词】 癫痫;基质相互作用分子(STIM)1;红藻氨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健翔 刘福荣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1期 37-4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明确甘草黄酮对红藻氨酸致痫小鼠在急性痫性发作期和自发性癫痫发作期的作用,并从神经元再生和苔藓纤维发芽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成年ICR小鼠经腹腔内单次注射红藻氨酸25 mg/kg诱导急性痫性发作,在红藻氨酸致痫前7 d(预防性给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玉玲 王国辉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6期 4452-4453,445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小窝蛋白( Cav)-1、Survivin和EphrinA2在红藻氨酸( KA)诱导的急性癫痫大鼠皮质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癫痫发作机制及肉桂醛干预作用。方法将60只成年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NaCl 对照组、癫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磊 邓思敏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年19卷51期 8259-8265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海马内注射衣霉素和红藻氨酸均可诱导内质网应激介导海马神经元凋亡,但两者大有不同.目的:比较海马CA1区内注射红藻氨酸和衣霉素后不同时间段海马神经元的死亡情况.方法:将96只成年雄性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PBS组、红藻氨酸组和衣霉素组,海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芳 俸军林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2期 207-21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银杏叶提取物( GBE)对癫痫大鼠的抗癫痫效应及其对神经肽Y( NPY)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侧脑室注射红藻氨酸建立大鼠癫痫动物模型。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GBE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小剂量GBE组、大剂量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磊 张海霞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年36期 5861-5867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海马内注射红藻氨酸海可诱发兴奋性红藻氨酸受体KA1亚受体在海马神经元的表达明显上调,内质网应激标志物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表达增加并伴随细胞死亡。目的:探讨红藻氨酸海马内注射后内质网应激发生的机制。方法:取昆明小鼠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新颖 娄燕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6期 4600-460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人源性神经肽Y基因( rAAV2/1-hNPY-EGFP)转染对红藻氨酸( KA)致痫大鼠海马组织中P35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NPY基因治疗慢性癫痫的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健康老年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洁 许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4年30卷5期 937-9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合成红藻氨酸(synthetic kainic acid,SKA)对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T)细胞骨架微丝表达及缝隙连接的影响.方法:取1日龄Wisar乳鼠大脑,差速贴壁法去除成纤维细胞,并利用振荡分离法去除少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小芬 俸军林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48卷8期 925-92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预处理给药对癫痫大鼠的干预效应及其与神经肽Y(NPY)表达的关系,以探讨GBE的抗癫痫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侧脑室注射红藻氨酸(KA)建立癫痫动物模型,将7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A组)、GBE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勤 叶海燕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3年29卷7期 1175-11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阿魏酸(ferulic acid,FA)对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50 μmol/L KA诱导PC12细胞凋亡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细胞模型,然后将处理后的PC12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琳 张华丹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42卷6期 609-61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ICR小鼠对常用致痫药物匹罗卡品、红藻氨酸以及戊四氮的差异性反应,为ICR品系小鼠用作常规癫痫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成年雄性ICR小鼠给予不同的药物(匹罗卡品、红藻氨酸、戊四氮)诱发急性痫性发作,在癫痫持续状态发作(SE)2h后终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长征 赵文清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31卷5期 822-82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2/1型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2/1)介导人源性神经肽Y(hNPY)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rAAV2/1-hNPY-EGFP)转染红藻氨酸(KA)致痫老年大鼠脑组织的有效途径.方法 将造模成功的36只健康老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华 张洁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1年27卷1期 204-2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合成红藻氨酸(SKA) 诱发大鼠癫痫的作用及其作用特点.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KA 12 mg/kg、SKA 10 mg/kg 和 SKA 5 mg/kg 剂量组及红藻氨酸 (KA)10 mg/kg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胜军 李丽蓉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44卷6期 1215-121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损毁猫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神经细胞,观察其对睡眠-觉醒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红藻氨酸(KA)微量注射入猫(6只)双侧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每侧6ug),损毁该区域.通过脑电活动和肌电活动测量损毁前后动物的觉醒-睡眠状态.统计损毁前后各...
【关键词】 睡眠-觉醒状态;快眼动睡眠;背外侧脑桥中脑被盖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国强 刘仕勇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7年29卷2期 125-1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在建立红藻氨酸(KA)慢性颞叶癫痫动物模型的基础上,观察其发展过程中海马结构形态学的变化,探讨该模型的病理机制和致痫机制.方法 应用立体定向技术,侧脑室内微量注射KA于SD大鼠制作慢性颞叶癫痫动物模型,通过动态监测该模型的行为学进行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玉新 阴金波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7年29卷10期 872-8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红藻氨酸(kainite acid, KA)快速点燃癫痫模型,观察行为学、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om, EEG)、海马病理改变及其神经发生.方法 立体定向连续注射KA于侧脑室致痫. 视频监测、深部EEG、N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金瓯 黄建敏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7年33卷10期 589-5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癫(癎)发作大鼠海马星形胶细胞C-FOS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对癫(癎)发作的维持与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83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58只,对照组25只.实验组在海马CA3区注射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建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