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3
- 11
- 5
- 139
- 11
- 8
- 3
- 2
- 57
- 17
- 14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索凤茹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28卷5期 65-66页
【摘要】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最本质的表现.肿瘤生成与转移是癌毒搏结体内,邪毒互结,蓄而不流,加之正气亏耗,失于固摄,邪毒扩散,进而发生传舍.邪毒传舍是恶性肿瘤转移的基础,经络则是转移的重要路径.从化理论、内生五邪及脏腑传变等理论解释了肿瘤转移的部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珂 许博文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8卷6期 833-8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时间节律与免疫系统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医学认为,肺经的气血运行遵循"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的规律,具有保护机体免受外邪侵害的防御功能.肺经气滞、气血不畅可导致外邪入侵,过敏性反应加重,尤其在肺经活跃期,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莹 汤霞 等 《护理学杂志》 2024年39卷19期 59-62,6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竹圈姜灸联合子午流注经络拍打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干预组采用竹圈姜灸联合子午流注经络拍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兰应宗 尚东海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32卷24期 30-35页
【摘要】 该文综合阐述中医学及相关理论中的圆运动思想,深入探讨其在阴阳五行、气血、荣卫及疾病诊治等理论中的具体运动规律,构建一个贯穿医学学科的圆运动思想框架,多方面证实圆运动思想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引领作用,并指出其在中医学知识体系中具有整合包容、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巧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4年14卷6期 66-68页
【摘要】 目的 探究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时开展全息经络刮痧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护理对于患者血压水平以及症状积分等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为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排序并分组的方式划分对照组(40例,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碧芳 袁玉梅 等 《护理研究》 2023年37卷6期 1083-1085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究乌麻膏贴敷结合子午流注经络拍打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康复科住院的LDH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梁敏 石明杰 等 《北京中医药》 2023年42卷11期 1208-1211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子午流注择时全息经络刮痧治疗变应性鼻炎(AR)脾气虚弱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3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及中医特色护理门诊就诊的AR脾气虚弱证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蒙蒙 张怀亮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30卷2期 28-30页
【摘要】 子午流注是中国先贤以"天人合一"为理论基础,将十二时辰与十二地支、十二经络相对应,发现的一种规律.人体气血周流运行盛衰有时,张怀亮教授将这一理论灵活运用于临床辨证中,并作为辨证的切入点,结合脏腑辨证,巧妙利用五行制化关系,使阴阳平衡,取得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玲 代金刚 《中医药学报》 2021年49卷7期 6-9页ISTICCA
【摘要】 中医导引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进行肢体锻炼、调节呼吸和精神的一门物理运动疗法,其与针灸推拿学有许多共通之处,主要体现在经络学说、藏象学说的应用发展方面.其中导引中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与针灸理论中关于"子午流注"针法的原理基本相同,都基于人体顺应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芳 俞红 《护理学杂志》 2018年33卷3期 57-58,6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提高刮痧缓解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择时组各40例,对照组刮痧时间为门诊任意时段;择时组依据子午流注理论将刮痧时间限定于申时(15:00~17:00).每5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鲜玉军 林碧容 等 《内蒙古中医药》 2021年40卷8期 130-132页
【摘要】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择时经络操对腰椎骨折术后腹胀的预防效果,印证其预防腰椎骨折术后腹胀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实践指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脊柱科腰椎骨折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子午组和常规组,各30例.子午组从手术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静 周康艳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26卷1期 15-16页ISTICCSCDCA
【摘要】 经络传变顺序反映了病邪所在位置,通过诊察经络的状态可以判断病邪所在经络的层次,推测邪气侵袭的部位;气血具有不断变动的特质,经络作为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必也有特殊的运行规律,通过经脉气血流注的时间特征来判断疾病的性质;经络气血传递至相应的脏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柏颖 张剑飞 等 《中国针灸》 2006年26卷10期 707-70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原络配穴法对运动性损伤的治疗效果及其对经络状态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原络配穴组(A组)、常规取穴组(B组)、药物外用组(C组),每组30例,采用穴位诊断治疗仪测量治疗前后十二经原穴的导电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炳炜 《中医药学刊》 2006年24卷12期 2334-23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众多的经络同脑的联系,以及"根溜注入"特殊的自成体系的流行方式,临床实用,来阐述人体周身经脉气血最终归流于头脑,形成以脑为中心的人体生理病理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感共 蒋垂刚 等 《中国针灸》 2005年25卷10期 709-71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子午对冲气血互注理论的来源、理论根据及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易经>十二消息卦的每组对应卦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配合以临床实例佐证.结果:该理论运用于经络诊断和取穴治疗效果甚佳.结论:子午对冲气血互注理论是对十二经脉气血循环流注的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志伟 田永衍 等 《河西学院学报》 2020年36卷2期 64-66,116页
【摘要】 《内经》经络理论体系全面而广泛地渗透着水象隐喻,作为生产力水平低下时期的一种类似于排洪机制的水系模型,与此有关的水象隐喻被融入到了《内经》经络的概念、经脉观念的形成、经络的划分、腧穴的命名以及有关经络的治疗方式等方方面面,对《内经》经络体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羲 翟玉珍 《新疆中医药》 2019年37卷3期 32-33页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经络运动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中医经络运动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60例,治疗10次后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60例中,治愈41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中医经络运动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喻灿 王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5年22卷11期 117-118页ISTICCSCDCA
【摘要】 子午流注是把人的十二条经脉在十二个时辰中的盛衰规律有序地联系起来,又通过人体五脏六腑与十二经脉相配关系,预测出某脏腑经络气血在某个时辰的盛或衰,环环相扣,按照气血盛衰进行治病养生,使治病养生都有了更强的针对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医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窦会芹 《山东中医杂志》 2010年29卷10期 692-693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中经络)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采用子午流注针法治疗,血塞通0.4 g溶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日1次;对照组30例给予尼莫地平片口服30 mg,日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姬秀红 马晨 《天津护理》 2017年25卷6期 555-556页
【摘要】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法穴位按摩乳房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效果.方法:将109例产妇,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乳房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子午流注法穴位按摩.比较两组产妇开始分泌乳汁的时间、分泌乳汁的量和纯母乳喂养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