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9
- 47
- 3
- 1
- 48
- 14
- 8
- 7
- 3
- 53
- 39
- 31
- 28
- 2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红岩 蔡诚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15年34卷5期 576-581页
【摘要】 基于土霉素对联吡啶钌(Ru(bpy)23+)的电化学发光(ECL)信号的增强效应,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CE-ECL)测定土霉素的新方法.利用场放大效应将检测灵敏度提高了3.5倍,最佳检测电位为1.22 V,运行缓冲液为8 mmo...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联吡啶络钌;土霉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世利 陈守臻 等 《分析化学》 2013年41卷10期 1477-1481页
【摘要】 建立了光电化学系统竞争性检测生物素(Biotin)小分子浓度的方法.采用联吡啶钌[Tfis(2,2'-bipyridine) ruthenium,Ru-bpy)]作为标记物,以氧化锡纳米颗粒为电极,草酸盐为电子供体还原标记物.在470 n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蓓新 张颖 等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1年32卷4期 99-102页
【摘要】 基于盐酸林可霉素对联吡啶钌(Ru(bpy);+)在铂电极上电化学信号的增敏作用,结合毛细管电泳(CE),建立了毛细管电泳-联吡啶钌电致化学发光(CE - Ru(bpy)2+ - ECL)测定盐酸林可霉素的新方法.考察检测电位、检测缓冲液浓度...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CE);电致化学发光(ECL);联吡啶钌(Ru(bpy)2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分析测试学报》 2009年28卷11期 1308-1313页
【摘要】 基于氧氟沙星对联吡啶钌(Ru(bpy)_3~(2+))电化学发光的增敏作用,建立了一种以多壁纳米碳管(MWCNTs)/二氧化硅-联吡啶钌复合物修饰的玻碳电极电化学发光检测氧氟沙星的新方法.利用溶胶-凝胶(sol-gel)固定化稳定的优点和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志兵 吴正平 《化学试剂》 2008年30卷12期 915-918页
【摘要】 基于氢溴酸右美沙芬增强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研究了采用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分离检测氢溴酸右美沙芬含量的新方法.利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44 cm×25 μm;分离缓冲溶液为10 mmo/L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5);分离电压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志兵 杨佳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08年27卷1期 34-37页
【摘要】 基于盐酸去氯羟嗪和盐酸氯丙那林都能增强联吡啶钌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建立了一种分离检测海珠喘息定片中盐酸去氯羟嗪和盐酸氯丙那林的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新方法.考察了联吡啶钌浓度、检测电位、磷酸盐缓冲液(PBS)浓度及其pH值、进样电压和进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静 梁恒 等 《分析化学》 2005年33卷6期 785-788页
【摘要】 采用毛细管电泳-联吡啶钌电致化学发光法检测了人尿中的脯氨酸和羟脯氨酸.讨论了联吡啶钌浓度、检测电位、磷酸盐缓冲液浓度和pH值、进样电压和进样时间等实验条件对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分离检测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分别在0.00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梦洁 徐蓓华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9卷8期 968-98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索能够对微量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进行快速检测和准确分析的新方法.[方法]以4'-甲基-2,2'-联吡啶-4-甲酸(4-carboxy-4'-methyl-2,2'-bipyridine,Me-bpy-COO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亚芳 鲁理平 《分析化学》 2022年50卷12期 1852-1859页
【摘要】 电致化学发光(ECL)体系中共反应剂的低浓度、 高灵敏度、 无毒性等特点是其应用于生物分析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利用生物体内源性物质半胱胺(CS)作为ECL共反应剂,研究了三联吡啶钌(Ru(bpy)2+3)的ECL行为.结果表明,CS作为共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辉 汪涛 等 《无机化学学报》 2022年38卷10期 2019-2027页
【摘要】 制备了 2种含长基链的烷氧基三联吡啶和2,2'-联吡啶配位的钌配合物(Ru-Cl、Ru-NCMe),通过质谱、核磁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等进行了表征.从它们的晶体结构可以发现Ru-Cl配合物中第6个配位点为Cl-离子,在Ru-NCMe配合物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敏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40卷2期 263-26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本论文以1,10-邻菲罗啉(1,10-phenanthroline,phen)为辅助配体,在主配体联吡啶类(3,2-a:2'-3'-c)吩嗪[pyrido-(3,2-a:2',3'-c) phenazine,dppz]的10,13-位...
【关键词】 钌配合物;联吡啶类(3,2-a;2'-3'-c)吩嗪配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杰 梁辰 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1年28卷5期 838-841,85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竞争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原理,建成一种检测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Anti-TPO)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方法 钌(Ru)标记的Anti-TPO竞争的去结合生物素化...
【关键词】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三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席杰 梁辰 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年25卷12期 1781-1785页ISTIC
【摘要】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方法 为检测人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将样本和生物素标记的FT4抗原竞争性结合三联吡啶钌标记的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和链霉亲和素包被的磁珠反应,形成了抗原抗体复合物,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靖 梁辰 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1年28卷11期 1946-1950,197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竞争法一步法原理,建立一种检测人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Ab)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LICA)方法.方法 将样本、三联吡啶钌标记抗体和生物素标记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抗原三者共同孵育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可 曹晓建 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25卷1期 62-64,6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制一种基于荧光淬灭原理的,快速准确检测胆碱含量的光纤生物传感器.方法:利用钌(Ⅱ)-联吡啶配合物作为氧指示剂,在胆碱氧化酶的作用下胆碱产生的氧气可以淬灭其产生的荧光,从而可以通过荧光强度的变化检测胆碱的含量.结果:该传感器的检测下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席杰 梁辰 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9年26卷9期 1574-157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双抗体夹心一步法的原理,建立一种检测人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方法 将标本、生物素化的IL-6单克隆抗体和三联吡啶钌标记的IL-6单克隆抗体反应以形成抗原抗体夹心复合物,然后与链霉亲和素包被的磁微粒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雪梅 梁辰 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9年26卷12期 2130-2134,215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定量检测人血清中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基于三联吡啶钌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方法 以双抗体夹心法为原理,以生物素和三联吡啶钌标记NT-proBNP的单克隆抗体,以链霉亲和素包被磁微粒,建立一种以磁颗粒-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若鹏 康天放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19年38卷2期 169-175页
【摘要】 基于氯霉素(CAP)强烈抑制Ru (bpy)32+/三丙胺体系的电化学发光(ECL)信号,构建了一种高灵敏检测水体中CAP的磁性分子印迹电化学发光传感器.以Fe3O4-Au磁性纳米粒子为载体,对氨基苯硫酚(4-ATP)和2-丙烯酰胺-2-甲...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ECL);氯霉素(CAP);分子印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钰 王捷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10年31卷4期 54-5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为临床多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进行前期研究.方法:采用流动注射法进样,用循环伏安法进行电化学分析,通过化学发光图谱考察所建立体系的响应特性.结果:这种基于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的电化学发光分析体系的灵敏度可迭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思远 陈竹秋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年8卷8期 2866-2872页
【摘要】 目的 针对水产品中氧氟沙星的快速分离分析,建立以Ru(bpy)32+为发光源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体系,并将其应用于鳀鱼中氧氟沙星含量的检测.方法 针对氧氟沙星的分离检测对各项条件进行优化,并且在最优条件下对氧氟沙星标准品进行检测.结果 ...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联用法;三联吡啶钌;氧氟沙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