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7
- 3
- 1
- 30
- 13
- 4
- 4
- 2
- 7
- 5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莹华 李贞兰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2年41卷2期 202-207页ISTIC
【摘要】 近年来,机器人技术不断应用于康复医学领域,因康复机器人具有提高康复效率、保证康复质量、降低人力成本等优势,在临床应用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目前康复机器人临床疗效的评价仍依赖于传统的量表评价法,无法实时提供准确的运动功能评价指标来有效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翰君 刘卉 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4年33卷10期 981-9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基于肌电信号的关节肌力分布模型来得到运动过程中膝关节的肌肉力.方法:测试9名运动员的急停起跳和变向动作,得到了人体下肢运动学、动力学数据以及膝关节周围7块肌肉的肌电.采用急停起跳动作得到肌肉最佳长度,代入交向动作中计算膝关节力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心雅 许亮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1年30卷2期 240-2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虚拟心脏建模是连接心脏宏观和微观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利用微型计算机和可视人断层数据,通过图像增强、组织分割和三维重建,建立了分辨率为0.5 mm × 0.5 mm × 0.5 mm的心脏结构和胸前表面几何模型;以单细胞动作电位仿真为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玲 李保宗 等 《控制工程》 2018年25卷9期 1643-1648页
【摘要】 根据Anybody软件建立上肢肌骨模型进行动态屈伸肘动作肌肉力仿真,并结合人体上肢动态屈伸肘sEMG实验,对比分析上肢动态屈伸肘特性,研究表明sEMG与肌肉力呈正相关性.设计了基于sEMG的人手握姿动态屈伸肘实验,实验表明在进行动态屈肘运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晓进 杨基海 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3年33卷5期 625-630页
【摘要】 介绍一种肌纤维细胞内动作电位(IAP)的建模方法.该方法将IAP波看作两部分之和,一部分对应于动作电位激励波的波峰,另一部分对应于动作电位的后电位,并用两个简单的解析函数分别表示它们.模型的特点是,模型中描述波峰和后电位相对幅度的参数,对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捷 王宽全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年9卷8期 1594-1597页ISTICCA
【摘要】 心脏兴奋收缩的微观基础是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模型在解剖实验基础上提供了更为全面有力的数据.是研究心肌细胞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单细胞意义上的电生理模型越来越精细,使得心肌细胞的工作原理以不同角度在微观领域得以进一步阐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韦西 导师:张力新 天津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1年
【摘要】 近年来,基于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的无支撑站立及智能助行康复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神经工程、康复工程及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FES是指利用表面电极或植入式电极刺激失去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腾宇 第七届全国康复医学工程与康复工程学术研讨会 2010年
【摘要】 【目的】研究以上肢残肢肌电信号为控制源的上肢运动康复虚拟现实训练方法,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训练和评价。【方 法】研究肌电信号提取的方法,开发表面肌电测试系统。建立特定人真实感三维手部及上肢模型,研发人机自然交 互系统,创建虚拟现实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洪晓明 导师:叶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 2009年
【摘要】 研制下肢假肢是为了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医疗福利事业的发展,同时智能假肢也是机器人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深受关注的研究方向。智能下肢假肢通过检测穿戴者的运动状态来控制假肢运动,从而提高步态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安全性。我国下肢残疾者人数众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东 导师:吕维雪 吴国华 浙江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硕士) 2000年
【摘要】 该文以心电信号采集和心电仿真为内容,以心电信号数据采集软件、心电信号数字滤 波和心室肌动作电位仿真建模为研究目标.首先,该文阐述了"基于虚拟心脏的逆问题求解方案"的核心思想,以此为线索,说明了"心电仿真"和"体表电位标测"是该逆问题求解方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翔 李超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24年39卷2期 299-3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从身体、行为、心理三方面进行多学科整体干预,阐释非特异性腰背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SLBP)的内在机制.方法 收集易筋经特定动作"卧虎式"治疗NSLBP的相关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婧 汪鸿 等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23年44卷9期 80-8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意义 探索建立带有智能导检功能的系统,为检验患者提供智能引导.方法/过程 以检验科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获取并分析患者难点、痛点,利用Enterprise Architect软件、统一建模语言设计导检系统的用例图、时序图、部署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磊 董潇男 等 《山东医药》 2023年63卷23期 47-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电动力学图(CDG)技术在心电图ST-T段正常的疑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中早期识别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心电图ST-T段正常但疑诊冠心病的患者13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心肌缺血组(冠状动...
【关键词】 心电动力学图;心电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建春 《黑龙江科学》 2023年14卷2期 151-153页
【摘要】 为综合评估常规开胸法和快速手术法这两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IRI)的建模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快速操作组和常规开胸手术组,每组10只,通过观察手术时间、存活率、心电图ST段抬高率、TTC染色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发现两种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双 徐晶 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2年39卷9期 1145-1150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基于电针的电化学治疗方法,通过向电针中注入直流电信号,利用电流弥散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电解、电渗作用,实现癌症的定向精准治疗,为了研究电针信号在手臂肌肉内的信号传导情况,为精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结合人体解剖学与组织结构学,在CO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雨萍 杨济宁 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2年39卷8期 980-986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为了有效分析电针治疗肌无力过程中,信号在机体内的扩散情况,提高信号阵列对于机体刺激的效果.方法:以中国数字人右手手臂影像数据集为数据基础,研发出用于分析电针理疗效果的有限元仿真几何结构模型.将模型导入到有限元仿真软件中,通过有限元建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海烽 张超 等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42卷4期 49-56页
【摘要】 功能电刺激反馈效果和肢体运动状态与相应肌肉群激活程度间的科学建模息息相关.传统建模大多仅关注主动肌,但辅助肌的建模同样重要.运用运动配置策略,采用运动相关损失函数对融合生物动力学模型进行改进,并采用非负矩阵分解(Nonnegative M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铮 王立玲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8年37卷6期 673-6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对表面肌电信号的非平稳特性,采用自回归模型对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分析,对短时间内的表面肌电信号肌肉疲劳迅速做出判定.应用非平稳时间序列的时变系统建模方法对10例受试者疲劳前、疲劳后表面肌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建立时变参数自回归模型,通过引入L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韵婷 郭辉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年22卷11期 1719-172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骨骼肌系统作为揭示人体运动形式变化的动力,其建模是人体建模的关键技术.目的:基于UG与ADAMS的人体下肢骨骼肌建模.方法:对6名男子分别测量身体下肢系统尺寸参数,根据采集到的下肢环节运动参数、动力学参数(地面反作用力)和下肢肌群的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腾飞 王金武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16年31卷5期 421-42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颈椎牵引在不同加载质量和牵引角度时颈部肌肉表面肌电(electromyography,EMG)信号的变化特点,并与AnyBody软件颈椎建模仿真所得的相关肌肉力活性变化特点进行对比,验证仿真结果的合理性.方法 选取10例青年志愿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