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3
- 2
- 1
- 38
- 6
- 5
- 2
- 2
- 20
- 7
- 5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沈腾 徐惠南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06年41卷3期 206-210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考察不同吸收促进剂对低分子肝素(LMWH)肠渗透的影响,确定LMWH最佳肠吸收部位及其最佳吸收促进剂.方法采用体外透膜装置考察LMWH经肠道各段的渗透能力以及不同吸收促进剂对LMWH经大鼠十二指肠和结肠的促渗透效果;以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中文期刊】 李玉华 张默 等 《药学学报》 2006年41卷10期 939-94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研究蚓激酶(YJM-I)和吸收促进剂合用时在大鼠肠道各段的吸收特点,寻找YJM-I经肠道吸收的最佳位置和考察吸收促进剂对YJM-I在肠道吸收过程中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扩散池法、十二指肠部位直接给药、在体循环灌流及肠段原位结扎等方法对...
【中文期刊】 刘辉 潘卫三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04年39卷4期 276-27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胰岛素和吸收促进剂合用时在肠道各段的吸收特点,寻找促进胰岛素肠道吸收的最佳位置.方法采用在体原位肠袢法比较单用胰岛素和合用甘氨去氧胆酸钠、乙二胺四乙酸钠(Na2EDTA)、溶血卵磷脂、癸酸钠、水杨酸钠等促渗剂时在大鼠回肠、升结肠、横...
【中文期刊】 武娟娟 王爱娟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22年57卷22期 1888-189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考察薄荷醇促进肠道吸收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建立大鼠外翻肠囊模型和Caco-2细胞单层模型考察不同浓度薄荷醇对丹参素经肠吸收的影响.分别采用2、8、16 μmol?L-1薄荷醇,25 μmol?L-1维拉帕米和100 μmol...
【学位论文】 作者: 高尧春 导师:董政起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背景: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PAMAM)是一类对口服药物有显著促进吸收作用的聚合物,但其结构上的胺基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导致其具有细胞膜毒性,抑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研究表明对PAMAM进行结构修饰可以改善其细胞毒性。第四代PAMAM(G4....
【关键词】 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胺; 聚乙二醇;
【会议论文】刘辉 第六届全国青年药学科技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学术交流会 2002年
【摘要】 本文应用在体原位吸收法比较了胰岛素在大鼠肠道各段的降血糖效果,同时测定了甘氨去氧胆酸钠、溶血卵磷脂、癸酸钠等吸收促进剂对胰岛素肠道吸收的影响.
【会议论文】刘辉 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2002年
【摘要】 目的:研究胰岛素和吸收促进剂合用时在肠道各段的吸收特点,寻找促进胰岛素肠道吸收的最佳位置.方法:采用在体原位肠袢吸收法比较单用胰岛素和合用甘氨去氧胆酸钠、Na<,2>EDTA、溶血卵磷脂、癸酸钠、水杨酸钠等促渗剂时在大鼠回肠、升结肠、横结肠...
【中文期刊】 宋波 《中国药业》 2022年31卷22期 127-128,后插1-后插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为口服药物吸收促进剂的合理使用及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具体因素,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介绍吸收促进剂的常用种类及具体应用,阐述吸收促进剂增加肠道通透性、提高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机制.结果 与结论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中文期刊】 张嫦珍 周燕 等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60卷30期 136-139页
【摘要】 利多卡因透皮给药系统可以极大提高药效,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及胃肠道反应,促进治疗量的药物透过皮肤进入体循环发挥全身作用.有关利多卡因透皮给药制剂主要包括软膏剂、贴剂、凝胶剂、微乳、脂质体、醇质体以及巴布剂等剂型,而透皮吸收促进剂、基质性质以及药...
【中文期刊】 李毅 周洪彬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6年41卷7期 501-50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口服给药是一种便利的,不需要使用针头等其他器械的给药方式.然而由于中药制剂的胃肠道消化吸收往往不尽人意,而导致其口服的生物利用度也较低.为了能够改善中药制剂的吸收,提高其临床使用价值,目前已经有许多研究致力于提升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或胃...
【中文期刊】 卫世杰 霍务贞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年18卷13期 43-4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考察吸收促进剂对水飞蓟宾及其磷脂复合物肠道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研究药物在大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的吸收情况.结果:水飞蓟宾及其磷脂复合物在各肠段均有吸收,以空肠和回肠段吸收较好,且其磷脂复合物在各肠段吸收...
【中文期刊】 王正梅 高桂枝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年14卷16期 3019-3022页 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口服胰岛素易被胃酸及胃肠道内的各种酶降解,难以透过胃肠道上皮细胞膜,针剂形式也至少需要36 h注射1次.近年正在不断研究各种肺部给药制剂如干粉型吸入剂、吸入气雾剂、电喷雾剂、胰岛素纳米化技术和吸收增强剂等,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目的:观...
【中文期刊】 吕晓艳 白彩艳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年30卷17期 2472-2474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癸酸钠(Sodium caprate,SC)对盐酸小檗碱(Berberine,Ber)在大鼠肠道吸收的促进作用及有效作用部位.方法 采用外翻肠囊法,分肠段观察了SC对小肠吸收的促进效果,并根据计算的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
【中文期刊】 陈卓 蒋学华 等 《中草药》 2008年39卷12期 1851-185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豆腐果苷小肠吸收动力学及吸收促进剂对吸收的影响.方法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酚红和豆腐果苷质量浓度,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注实验研究吸收过程.结果 4.464、13.393、40.179μg/mL不同质量浓度豆腐果苷小...
【中文期刊】 李国锋 任非 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8年25卷6期 475-47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吸收促进剂月桂酸对瑞巴派特经结肠黏膜的透过特性.方法 使用体外扩散池系统评价80 μmol·L-1瑞巴派特经空肠、回肠和结肠黏膜的经时经吸收方向和分泌方向的透过量和透过系数(Papp)并观测不同浓度月桂酸对药物经结肠黏膜透过性的影...
【中文期刊】 李淼 高永良 《中国新药杂志》 2007年16卷5期 356-36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鼻腔给药以其吸收快、使用方便、可避免药物胃肠道降解和肝脏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高、实现脑靶向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制剂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现综述影响药物在鼻腔内吸收的各种因素,包括生理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和辅料的性质,以及给...
【中文期刊】 崔莉 欧瑜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07年42卷3期 197-200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水蛭素Ⅲ(以下简称rHV3)的口服制剂.方法 采用在体原位肠袢法研究小肠和结肠在吸收促进剂作用下对rHV3的吸收情况,寻找促进rHV3肠道吸收的吸收促进剂和吸收位置;合成蛋白酶抑制剂--壳聚糖-EDTA轭合物(chitosan...
【中文期刊】 王文刚 恽榴红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06年15卷4期 254-26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透皮给药系统作为最成功的非口服控释给药系统之一,可有效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药物降解、调控释药速率及血药浓度、降低服药频率和不良反应、提高患者顺应性.经皮吸收促进剂在透皮给药系统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就其应用与联用、选择与评价、促透机制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