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8
- 17
- 9
- 8
- 6
- 2
- 8
- 6
- 6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韩文文 宋宏程 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7年38卷10期 770-7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迷走血管压迫致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患儿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37例迷走血管压迫致UPJO患儿的临床资料.男33例,女4例;年龄3 ~16岁,平均8.4岁.左侧27例,右...
【关键词】 迷走血管;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肾盂输尿管成形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盖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1年26卷13期 1048,10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在直立倾斜试验中的应用剂量和价值.方法 对63例疑似血管迷走性晕厥且基础直立倾斜试验阴性的患儿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5 min后再倾斜到原来的角度,并持续给药10 min或直至出现阳性反应.滴注剂量分别为:第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志刚 颜钦文 《放射学实践》 1999年14卷3期 172-17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提高对迷走血管压迫性肾盂积水的认识以及术前诊断的正确率.方法:病人肌注654-2 20mg后静注造影剂40ml,电视监视下多体位观察适时摄片.结果:表现为输尿管扭曲,输尿管肾盂交界处见线状透光影横跨,肾盂积水.12例病人经手术证实.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可尧 康健 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34卷8期 59-61页ISTIC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肾下极迷走血管压迫导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经手术证实为肾下极迷走血管压迫导致UPJO的病例12例.9例有不同程度的肾区间歇性或持续性胀痛,3例为...
【关键词】 迷走血管;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燕 王成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08年35卷5期 405-407页ISTIC
【摘要】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指由多种因素触发神经反射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低血压、心动过缓及一过性脑缺血所致的自限性晕厥发作.肾素-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是人体内重要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其活性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交感神经活性密切相关.在VVS发作前后...
【关键词】 晕厥,血管迷走神经性;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液动力学现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芳 吴攀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20卷5期 453-453页ISTIC
【摘要】 对饮酒后发生晕厥的12例患者先后进行基础倾斜试验、硝酸甘油和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倾斜试验.结果:基础倾斜试验全部阴性,硝酸甘油诱发阳性2例,异丙肾上腺素诱发阳性11例.结论: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倾斜试验对饮酒性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阳性病例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其柱 向小峰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17卷1期 80-80页ISTIC
【摘要】 为探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和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影响.对190例病人分成三组进行了试验.结果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能提高60.46%的VVS阳性率;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能提高51.25%的VVS阳性率,尤其增加了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逸伦 刘昱璐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9年99卷25期 1992-199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已经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碘海醇(iohexol)是最常用的非离子型对比剂之一,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有对比剂肾病、过敏反应、迷走反射、心律失常等.一般认为,由造对比剂引发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较为罕见.本文报道了一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海波 孔垂泽 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0年31卷7期 456-4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UPJO患者222例.男155例,女67例.平均年龄29(13~75)岁.病程6个月~4.5年,平均27个月.临床表现为腰腹部胀痛173例、尿路感染19例、腹部包块12例...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肾盂积水;肾盂成形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燕 胡秀芬 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9年24卷13期 985-9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兔急性失血建立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模型,研究其血浆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内皮素(ET-1)的变化,进一步了解VVS的发病机制.方法 取幼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2只,通过股动脉放血建立V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 杜军保 等 《中华儿科杂志》 2007年45卷12期 885-88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1995年5月至2006年4月在北京、湖南、湖北、上海4地就诊或住院的103例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或接近晕厥患儿,其中男43例,女60例;年龄5~19岁,平均(12.0...
【关键词】 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晕厥;倾斜台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广斌 盖勇 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年22卷19期 1511-15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药物激发对疑似血管迷走性晕厥(VVS)但基础直立倾斜试验阴性患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怀疑为VVS但基础倾斜试验为阴性的28例患儿进行药物激发试验,方法为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再倾斜至原来角度,持续10 min或直至出现阳性反应.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笑千 何文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5年14卷11期 87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患者女,62岁.受凉后出现左腰部及中腹部疼痛,持续不能缓解,伴尿痛15 d就诊.左肾区轻度扣击痛.曾在外院就诊行静脉注射尿路造影术(IVU)及MRI检查,提示为:①左输尿管腹腔段下部炎性狭窄?继发输尿管及肾盂积水;②腹主动脉旁可疑淋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丽梅 贾兴元 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04年43卷10期 773-7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血管迷走性晕厥过去是在排除其他类型晕厥的基础上诊断的,诊断步骤复杂、费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倾斜试验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一项特殊性检查,操作简便,省时.通过对血压、心率及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的测定,以研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倾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阳 蒋伟莉 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1年20卷1期 19-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直立倾斜试验(TTT)的严重反应,并总结其预防和处理的体会。 方法 TTT的倾斜角度为70°,基础试验最长时间为45 min,多阶段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最长时间为30 min。整个过程中持续心电和血压监测,维持良好的静脉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顺银 黄德嘉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年29卷2期 8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本研究采用倾斜试验(HUT)与经食管心房起搏(TEAP)方法,探讨心房起搏对心脏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CIVVS)的治疗作用。 一、资料与方法 1. 对象:不明原因晕厥患者33例,其中男12例,女21例,年龄17~58岁,病程2~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珂 王健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年29卷8期 473-47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和正常人倾斜试验阳性时不同的触发机制.方法倾斜试验采用静息平卧10 min和80°直立30min.心脏监测仪连续监测心率和血压.试验阳性标准为晕厥先兆伴收缩压<90imHg(1 mm Hg=O.133 kPa)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和平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1年16卷1期 50-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自主神经又称为植物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对机体脏器起重要调节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小儿部分心血管疾病与自主神经功能改变有关[1]。一、心脏自主神经心脏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起源于胸部脊髓第一至第五节的灰质侧角,其轴突在椎旁交感神经...
【关键词】 自主神经心血管疾病小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群 郭继鸿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年29卷11期 702-7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直立倾斜试验(HUTT)自1986年应用于临床,目前已成为原因不明晕厥诊断的重要方法,是血管迷走性晕厥确诊的准"金标准"[1,2].目前国内HUTT阳性标准为:规范化倾斜试验中,患者出现血压下降或(和)心率减慢伴晕厥或接近晕厥者.异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小苏 吾柏铭 等 《中国循环杂志》 1999年14卷6期 355-35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S)患者倾斜试验过程中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接受倾斜试验的42例VS患者基础倾斜试验阳性反应(基础阳性组)14例,异丙肾上腺素(ISO)激发阳性反应(ISO阳性组)21例,阴性反应(ISO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