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07
- 15
- 9
- 243
- 65
- 25
- 25
- 12
- 85
- 75
- 43
- 28
- 2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钱含旭 赵亚烜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25年30卷1期 100-1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转移性肾细胞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常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舒尼替尼、索拉非尼等在治疗肾癌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然而,部分肾癌病人对这类小分子抑制剂具有天然耐药性,或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获得性耐药,导致治疗效果受到限制.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瑶 陈梓琪 等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43卷2期 109-118页
【摘要】 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与正常血管相比,肿瘤血管在结构和功能上均表现出明显差异,如过度增殖、血流紊乱和渗透性增加等特征.基于这些特征,靶向肿瘤血管生成已成为抗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和治疗策略.以血管内皮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新源 刘楠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21年52卷6期 653-6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胰腺癌基质在肿瘤进展、侵袭、转移和治疗抵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单纯的靶向肿瘤细胞治疗策略已无法满足延长患者生存期的临床治疗需求.越来越多的研究着眼于靶向胰腺癌基质治疗与化疗、放疗和免疫疗法联合用药方案的开发.胰腺癌复杂的基质成分、互相串扰的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晓霞 宋鹏 等 《中国肺癌杂志》 2019年22卷6期 355-36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易复发的难治性癌症.在过去的30余年中,SCLC以化疗和放疗为主的传统治疗策略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临床需求的有效治疗方式迫在眉睫.精准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钦涵 刘慧 等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4年30卷4期 368-37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应用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VEGFR2)单抗的靶向超声造影剂(MBt),探讨靶向造影剂对裸鼠卵巢癌移植瘤新生血管的应用价值.方法 裸鼠卵巢癌SKOV3细胞株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桥连接法”制备MBt;荷瘤鼠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星 冉海涛 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2年09卷7期 548-551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评价靶向整合素αvβ3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造影剂对裸鼠肿瘤新生血管的超声分子显像能力.方法 采用共价连接-碳二亚胺法制备出靶向整合素αvβ3的RGD-PLGA高分子造影剂,并用激光共聚焦鉴定其连接情况.建立裸鼠卵巢癌SKO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惟 马会利 等 《药学学报》 2007年42卷9期 982-9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研究采用3β-[N-(N′,N′-二甲基胺乙基)胺基甲酰胺基]胆固醇(DC-Chol)和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为脂材制备了各种DC-Chol含量不同的阿霉素阳离子脂质体,考察了阿霉素阳离子脂质体的体外性质,同时以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为模型,考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萱 林莉萍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07年16卷17期 1336-13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完整的血管系统提供氧气、养料并输送废物,同时提供转移的主要路线,因此肿瘤血管成为肿瘤治疗中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靶点.以往大量的研究集中在抗新生血管生成方面,近年来对于肿瘤血管靶向药物(Vascular targetin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美钰 仲维兰 等 《安徽医药》 2018年22卷5期 798-802页ISTICCA
【摘要】 抗肿瘤血管新生治疗是以血管内皮细胞为靶点,通过降低血管活性因子的活性、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改变肿瘤生长微环境,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过程中的血管新生,切断肿瘤的供养,最终达到遏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是一种全新的靶向肿瘤治疗方法.该方法具有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辰阳 范青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88-91页ISTICCA
【摘要】 多肽作为一类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活性高、低免疫原性、毒性低、易于装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中。靶向给药系统可将药物选择性浓集定位于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中,将小分子多肽修饰于靶向给药系统表面,能在降低传统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同时提高治疗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峰 朱驹 等 《药学进展》 2013年37卷1期 17-23页ISTICCA
【摘要】 以血管新生抑制剂和血管阻断剂为代表的肿瘤血管靶向药物作为一种新的抗肿瘤疗法,其研究与开发已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二者联用已在临床实践中获得更好疗效.因而,近年来具有新生血管抑制和血管阻断双重作用的肿瘤血管靶向药物研究备受关注.这种具双重作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俭 李军华 等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2年14卷6期 361-365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携抗αvβ3-整合素单抗靶向微泡对肿瘤新生血管的靶向效应.方法 通过生物素桥接法制成携抗αvβ3-整合素单抗的靶向脂质微泡(MBa)、对照微泡携同型抗体脂质微泡(MBc);选取12只HepG2皮下移植瘤裸鼠模型(肿瘤组)和正常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玉国 姚计方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2年04卷2期 111-114页ISTICCA
【摘要】 新生血管为肿瘤生长、扩散和转移提供营养来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推动力,并为肿瘤组织的增殖提供了基础.CD105是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标志物之一,标记具有增殖活性的内皮细胞,主要表达在肿瘤的新生血管.与以往泛血管内皮标记因子相比,CD1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银燕 王学梅 等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1年14卷6期 457-4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制备分别携带VEGF和CD34抗体以及同时携带2种抗体的靶向超声造影剂,并对其体外寻靶能力及免疫活性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吸附法制造3种靶向超声造影剂,每种靶向超声造影剂又根据微泡与抗体的配比比例及pH值具体各分为6组,共18组(实验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文 郭咸希 等 《中国药师》 2011年14卷7期 911-9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考察N-三甲基壳聚糖(TMC)包衣的多柔比星(ADM)阳离子脂质体抗肿瘤活性及对肿瘤新生血管的靶向性.方法:采用动物移植性肿瘤实验法,建立小鼠H22肿瘤模型,比较TMC包衣脂质体组和其他各给药组的肿瘤抑制率并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异硫氰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玮 周彩存 等 《肿瘤防治研究》 2010年37卷11期 1215-121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构建一种以肿瘤新生血管为靶向的顺磁性长循环纳米脂质体,并探讨其靶向肿瘤的能力.方法 设计并采用FMOC(fluorenylmethyloxycarbonyl,FMOC)固相合成法合成RGD10肽(GARYCRGDCFDG)-赖氧酸-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学元 马巍 等 《现代肿瘤医学》 2009年17卷1期 121-125页ISTICCA
【摘要】 肿瘤血管在实体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靶向肿瘤血管的抑制在抗肿瘤治疗已得到广泛的认同,并生产出大批抗血管制剂,有的已应用于临床治疗.这些新研发的抗血管制剂与传统的针对实体瘤的细胞毒性药物作用机理截然不同.根据作用机理及对血管抑制的阶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萱 孙启明 等 《生命科学》 2007年19卷4期 427-432页ISTICCSCD
【摘要】 肿瘤血管在实体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靶向肿瘤血管的新药研发已成为一个热点领域.抗肿瘤血管的治疗策略分为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TAI)和肿瘤血管靶向药物(vascular 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俊良 郑巧 等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1期 89页
【摘要】 肿瘤的生长必须借助于肿瘤内的新生血管,新生血管的分子靶向治疗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利用分子药物进行靶向治疗延长了多种实体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分子靶向治疗存在一些问题,未来研究方向可能集中于疗效评价方法、给药剂量、给药顺序等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方劼 陈斌龙 等 《药学学报》 2020年55卷7期 1680-16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主动稳定包载维替泊芬(verteporfin,BPD)的新生血管及肿瘤靶向阳离子脂质体(cationic liposome with drug active-loaded in lumen,CLL),并对其体内外理化性质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