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7
- 1
- 1
- 31
- 29
- 18
- 16
- 4
- 12
- 10
- 9
- 8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钱民 李小荣 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5年24卷12期 1084-1087页 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讨CT和双对比造影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IST的影像及临床资料,28例均行CT检查,13例行双对比造影检查. 结果 28例GIST主要CT表现为:良性6例,肿块直径≤5 cm...
【中文期刊】 杨宇洁 程祝忠 等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08年21卷2期 198-201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气钡双对比造影和螺旋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资料,其中24例行CT扫描,14例行胃肠道双对比造影.结果:肿瘤发生于胃21例,小肠5例,结肠1例,肠系膜1例...
【中文期刊】 杨佶明 《今日健康》 2016年15卷10期 361,360页
【摘要】 目的: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应用胃肠道双对比造影进行诊断的价值展开观察与分析,以促进临床诊断正确率的提高.方法:选取105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病理学检查得到确诊.对其展开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并回...
【中文期刊】 刘学东 邱良杰 等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6年15卷4期 145-148页
【摘要】 目的:提高胃肠道间质瘤(GIST)影像学表现和病理特点的认识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胃肠道双对比造影(DC)15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9例,DSA检查2例.结果:肿瘤位于胃10例,十...
【中文期刊】 曲保忠 王新成 等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 2003年25卷3期 155-156页
【摘要】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诊断率.方法对120例已确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进行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分析.结果12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检出球部龛影89例(74.2%),变形12例(10.0%),粘膜改变19例(15.8%).结论胃肠道双对...
【中文期刊】 许健 卢光明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6年19卷10期 910-914,插1页 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病灶分布于食管1例,胃29例,小肠16例,大肠5例,胃肠道外2例.病理分型:良性GIST 14例,交界性10例...
【中文期刊】 马军 张志远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5年21卷8期 833-836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病灶位于胃20例,小肠5例, 直肠3例,食管2例,消化道外11例.影像学检查恶性GIST共计27例,其中21例...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胃肠道双对比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中文期刊】 巩俊卿 鄢春风 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4卷12期 81-82页
【摘要】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胃肠道双重对比造影的检查方法及诊断.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9年10月期间患有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利用电脑抽签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各30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胃镜检查方法,...
【中文期刊】 张玉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4卷21期 86-87页
【摘要】 目的: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接受胃肠道双重对比造影的具体检查方法和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诊的胃食管反流病病患200例,根据随机法对其开展分组比较,给予其中1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食管反流病胃...
【中文期刊】 张玉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4卷20期 59-60页
【摘要】 目的:对胃肠道双对比造影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以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治疗胃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胃肠道双对比造影,对上述患者的诊断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50例双对比造影患者...
【中文期刊】 肖海清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32卷4期 53-54,78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一种简单有效、客易接受的钡餐检查方法——口服产气胶囊胃肠道双对比检查法.方法 将产气粉分别装入零号“胃溶”和“肠溶”空心胶囊制成产气粉胶囊.服入后让其分别在胃内和小肠内溶解产气,与钡剂形成良好的双对比影像.结果 胶囊法双对比胃肠道...
【中文期刊】 蒋志勇 王雪峰 等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1年30卷5期 503-505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影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例GIST中内生性生长者4例,外生性生长者3例,腔内外生长者9例.主要影像学表现为黏膜下富血供肿...
【中文期刊】 杨佶明 《中国保健营养》 2017年27卷13期 380-381页
【摘要】 目的: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应用CT及双对比造影的临床诊断价值展开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GIST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病理学检查及手术得到确诊.分别对其展开CT检查及双对比造影检查,观察并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中文期刊】 于凤凯 全显跃 等 《广东医学》 2003年24卷8期 829-83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病灶位于胃8例,小肠7例,结肠2例,直肠2例,横结肠系膜1例.11例行X线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其中8例病灶呈圆形、半圆形,...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X线胃肠道双对比造影;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中文期刊】 刘继联 付燕 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年12卷4期 279-281页 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胃癌在双对比造影、CT扫描表现与手术切除根治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双对比造影检查、CT扫描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资料,根据肿瘤的大小、范围、形态及浆膜面是否光滑,有无周围淋巴结肿大、周苘围器官的侵犯及远处淋巴结转移,...
【关键词】 胃癌; 胃肠道双对比造影;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中文期刊】 李晓玲 武志峰 《铁道医学》 2000年28卷1期 28-28页 ISTIC
【摘要】 <篇首> 对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方法的争论在1980年底最为激烈,但各家所提出的方法均较为繁琐,以致于各家医院大多未能坚持.我们经过探索,找到了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依本法操作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现简述如下.
【中文期刊】 尚克中 程英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年8卷z1期 5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胃肠双对比造影(DC)在中国国内各地应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方法 1997/1998笔者等用书面调查表方法向国内501家基层医院放射科发出DC应用情况调查表;分析了收到的全国18个省市315个医疗单位填写的书面反馈资料.同期又...
【中文期刊】 关岚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13卷25期 96-99页 CA
【摘要】 目的:探讨在胃肠道疾病诊断中,平板数字和普通数字双对比造影检查技术的诊断结果差异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4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胃肠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机器型号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并指定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