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
- 4
- 4
- 3
- 1
- 12
- 9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向太和 杨剑波 等 《植物学报》 2003年45卷2期 223-228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利用RAPD技术对水稻品种农林8号(含苯达松抗性基因Ben)和其突变体农林8号m (含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n)进行标记,从360个10 bp寡核苷酸随机引物中筛选出5个引物产生的7个RAPD标记.经对多态性标记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再设计P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磊 朱友林 等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05年29卷6期 540-542页
【摘要】 选用30个SSR标记对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l)进行定位研究,初步将bel基因定位于水稻第3染色体上RM5475和RM6759两个SSR标记之间,与RM5475标记的遗传距离为4.3 cM,与RM6759标记的遗传距离为5.2 c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凌 朱必凤 等 《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26卷12期 78-81页
【摘要】 用3S Spin DNA Agarose Gel Purification Kit试剂盒将与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相连锁的RAPD遗传标记S20-420和S316-600回收纯化,连接于pGEM-T载体并克隆测序,得到了S20-420和S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太和 杨剑波 等 《中国水稻科学》 2003年17卷2期 113-117页
【摘要】 利用与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n)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对田间以农林8号m为ben基因供体转育的后代进行了PCR检测.利用该标记不仅能鉴别出转育的材料是否含有ben基因,而且能区别它是含ben基因的纯合体还是杂合体,从而有效地指导田间选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云生 谢震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7年43卷6期 1072-10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建立了适合水稻花粉离体萌发的液体培养基配方,并用花粉萌发和碘-碘化钾(I2-KI)染色测定法检测了喷施苯达松后含敏感致死基因的水稻恢复系'Mc526'的花粉生活力.结果表明,苯达松处理前期(施后1~4 d),'Mc526'花粉活力与未作处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杰 陈宇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04年6期 38-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用农林8号m萌发15天左右幼苗抽提总RNA,然后分离mRNA,构建农林8号m cDNA文库.经测定原始文库滴度达到1.4×106,14个随机抽取的重组子,通过PCR测得插入片断的0.4kb~2kb,平均约1kb.重组率在99%以上.完全符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必凤 朱友林 等 《作物学报》 2006年32卷4期 618-624页
【摘要】 以8077s与抗感的籼稻品种丰35亲本及杂交后自交所得的F2群体为材料,采用群分法(Bulked SegregantAnalysis,BSA),从210个10mer随机引物,找到2个水稻苯达松敏感池和抗感池之间表现多态性的特异引物--S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飞 导师:朱友林 南昌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利用张集文发现的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l培育苯达松敏感致死水稻不育系,可有效解决杂交稻制种过程中因不育系的育性波动引起的杂交种混杂问题。本文在系统研究水稻bel基因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频率、特征及分布的基础上,构建水稻be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磊 导师:朱友林 南昌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本文在利用SSR标记对bel基因初步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利用新一代分子标记SNPs对bel基因精细定位。SSR定位结果表明,bel基因位于水稻第3染色体上RM416和RM3867二个SSR标记之间约1.9cM范围(约500kbp)。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彭凌 导师:朱必凤 南昌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本研究致力寻找与bel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并以此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具体结果如下: 1.用五种方法提取了水稻基因组DNA,并进行了RAPD-PCR分析,结果表明这五种方法提出的DNA质量都能获得稳定而理想的PCR扩增效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太和 杨剑波 等 《农药》 2004年43卷5期 217-220,232页
【摘要】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突变体在杂交水稻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分析了两个水稻突变体农林8m和8077S对除草剂苯达松敏感致死的生理和遗传规律,综述了其对苯达松敏感致死的分子机理.普通水稻品种具有对苯达松抗性是由于苯达松在普通水稻品种细胞中被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旺 彭威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年36卷8期 3065-30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稻CYP81A6基因(Bel)编码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对苯达松和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抗性,该基因的隐性纯合突变体(bel)表现为苯达松敏感致死性,可作为植物化学致死标记,在水稻杂交制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在CYP81A6基因的...
【关键词】 苯达松;CRISPR-Cas9;基因编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