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051
- 169
- 165
- 23
- 4
- 975
- 858
- 462
- 140
- 79
- 580
- 236
- 189
- 138
- 13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书平 余燕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2期 4400-44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充分发挥中性昆虫蚊虫作为天敌的食饵替代物作用,科学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2015年和2016年开展了合肥地区白毫早茶园和乌牛早茶园害虫匮乏时期(3-5月)的天敌与蚊虫之间的空间关系研究,运用地学统计学方法求得天敌和蚊虫各自的变程,用灰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燕群 李成国 等 《中国健康教育》 2019年35卷2期 146-150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了解南京市居民蚊虫健康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优化和改进蚊虫防制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南京393名15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南京地区居民蚊虫防制知识得分为(9.44±2.04)分.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国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8年34卷4期 343-3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ZIKA病毒首次于1947年在非洲恒河猴标本分离到,此后于1948年在同一地区采集的非洲伊蚊(Aedes africnus)标本中分离到ZIKA病毒,确定为蚊传病毒.自1948年以来全世界已经在自然界采集的20余种蚊虫(2种按蚊,15种伊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剑 郭晓芳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6年32卷6期 581-5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云南楚雄元谋、武定和双柏3县蚊虫及其主要虫媒病毒种类,为制定出有效的虫媒传染病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6-7月采用诱蚊灯在调查点通宵捕捉蚊虫,对现场采集蚊虫进行形态分类鉴定;采用C6/36细胞培养法和RT-PCR扩增目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剑 谢吕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6年32卷9期 843-8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中老边境江城县登革热媒介的种群密度、孳生习性以及登革病毒自然感染情况,为边境登革热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6-10月在中老边境江城县选择3个自然村作为固定监测点,采用人诱捕法诱捕白天成蚊,同时在监测点居民区进行幼虫密度和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娟 程鹏 等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6年28卷6期 687-688,71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调查济宁市太白湖新区越冬蚊的种类、密度及分布情况。方法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在济宁市太白湖新区选取成蚊监测点采用目测法观察蚊虫数量并记录结果,同时捕捉成蚊在解剖镜下分类鉴定并观察吸血情况。随机选取50%进行解剖,观察蚊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菲菲 黄恩炯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4年30卷5期 527-5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吸血是蚊虫传染疾病的主要途径.吸血前后,蚊虫体内的代谢途径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转录组分析可以从整体水平上反映细胞中基因表达情及调控规律.特对蚊虫吸血前后基因表达及代谢途径等变化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防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3年25卷3期 316-31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遗传防制具有特异性强、环境友好、快速高效的特点,在蚊防制中已初步显示了良好的效果,但既往偏见和误解阻碍了其推广与应用.为重新认识和充分利用这一方法,本文综述了遗传防制在蚊虫防制中的应用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志宏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0年22卷3期 241,24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浦口区共捕捉到成蚊2 842只,分别为淡色库蚊(24.6%)、白纹伊蚊(0.20%)、三带喙库蚊(14.2%)、骚扰阿蚊(50.4%)、中华按蚊(10.6%),6-9月为蚊虫活动高峰期.中华按蚊在人房内仅占1.2%,而在畜房内占16.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静林 张海林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8年24卷1期 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云南省虫媒病毒的存在和流行情况.方法 2005年8月,在云南省勐海县采集蚊虫,蚊虫标本经研磨后,上清液接种BHK21细胞以分离病毒,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RT-PCR等方法 进行鉴定,并对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采集到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令要 张险峰 等 《昆虫知识》 2008年45卷2期 251-25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孕卵蚊虫粘捕法现场测试不同植物浸液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Skuse)的产卵引诱作用,发现樟树叶、黄杨叶、狗尾草、绊根草、玉兰叶和竹叶的浸液现场诱蚊效果与自来水对照没有显著的差异;竹叶、玉兰叶、狗尾草和绊根草室内发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Attoui H 吕新军 等 《病毒学报》 2008年24卷6期 432-43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0507BS3是从中国新疆喀什地区采集的库蚊和按蚊混合蚊标本分离的病毒株,对C6/36细胞致病变而对Vero和BHK-21细胞不致病变.电镜观察显示病毒颗粒呈圆球形,直径约60nm(n=20),无包膜,单层衣壳,衣壳内有中央核.基因组核酸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静 李春晓 等 《昆虫知识》 2008年45卷2期 194-19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自育是指成蚊不经吸血就能产卵的现象,它是蚊虫适应环境的结果.阐明自育机理和激发机理对蚊媒病的控制有积极意义.文章从自育概念、影响蚊虫自育的遗传因子、营养因子、激素因子、环境因子等方面作了综述,以期为蚊虫自育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永均 吴仲南 《昆虫学报》 2007年50卷10期 1060-106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嗅觉在蚊虫的吸血寄主搜寻、产卵和糖源搜寻行为中起决定作用,而在交配行为中的作用并不清楚.本文系统全面地综述了近20年来蚊虫化学生态学和嗅觉识别的分子机理的研究.蚊虫的触角、下颚须和口喙上的嗅觉感器感觉环境中释放的各种挥发性化合物.气味分子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新民 夏立秋 等 《昆虫知识》 2007年44卷3期 336-34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自从发现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具有杀蚊活性以来,目前已发现多种Bt亚种或血清型对蚊虫具有杀虫活性,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新的杀蚊晶体蛋白.在对杀蚊晶体蛋白的分子结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的作用机理有了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彩红 黎灿强 等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6年1卷4期 288-29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对我国广东省野外采集的15种蚊虫雌蚊尾器进行形态和分类学观察并探讨其分类学意义. 方法 自雌蚊腹部剪下腹节最后两节,经KOH浸泡过夜后,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加拿大树胶封片后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 上述15种蚊虫形态分类学特征不同. 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瞿逢伊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6年24卷z1期 13-16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综述我国于1828-2002年描述的蚊种纪录,包括冯(1938)、孟(1955)、陆(1977)和瞿(2002)的纪录.根据Reinert(2001)的系统分类系列,截至2006年,中国的蚊种纪录包括21属,52亚属,395种(或)亚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蕙玲 邓晓军 等 《昆虫学报》 2006年49卷3期 533-53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及硅胶柱层析法从猫薄荷Nepeta cataria植物中提取、分离制得驱蚊有效成分假荆芥内酯,并采用个体涂肤有效保护时间测定法及风洞空间驱避效果测试法,对假荆芥内酯与避蚊胺(DEET)的驱蚊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萍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6年1卷5期 394-394,398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对蚊虫头部标本制作方法进行了改进,比较了不同浓度KOH对蚊虫头部的消化作用及效果,并对标本制作过程中的诸多因素进行了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淮民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6年24卷z1期 73-75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蚊虫采集和保存的技术和方法.常见种类的蚊虫很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采集到,而一些珍稀蚊虫种类,必须在采集、制作成标本后妥善保存,以供进一步鉴定虫种或研究之用.在鉴定虫种时,通常需要检查虫种的细小解剖结构,还须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进行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