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
- 12
- 5
- 1
- 13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满强 胡锋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5卷11期 2152-215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4种人工林(小叶栎、木荷、马尾松及木荷-马尾松混交林)和2种荒草地(保护荒地、轻度干扰荒地)及疏草荒地对照进行了蚯蚓种群的季节动态调查.结果表明,退化红壤植被恢复10年后蚯蚓种群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仅1种天锡杜拉蚓存在.蚯蚓密度和生物量的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玉辉 曹志平 等 《生态学报》 2004年24卷4期 700-7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在华北低肥力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的不同土壤培肥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和施肥措施对土壤中蚯蚓种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年中5次调查到的蚯蚓属于同一个目--后孔寡毛目,3科、6属、7种;在7种蚯蚓中,天锡杜拉蚓Drawida gist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玉辉 曹志平 等 《生态学报》 2004年24卷10期 2307-23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山东省桓台县不同土壤肥力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蚯蚓种群的调查发现,该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有7种蚯蚓,高肥力土壤中蚯蚓相对较丰富,种群密度可达83.83条/m2,梯形流蚓为优势种;低肥力土壤中蚯蚓种群密度40.18条/m2,优势种是天锡杜拉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玉辉 吴文良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1年12卷3期 414-4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对河北省曲周县盐渍化改造区农田生态系统中蚯蚓物种多样性分析,发现蚯蚓种群的次生演替与农田肥料投入有很好的相关性,合理的投入特别是有机肥的投入可以加速农田生态系统中生态演替;该地区蚯蚓种群分布总的趋势是:第2代试区>第1代试区>第3代试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庆睿 李红阳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5年36卷2期 569-57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大型土壤动物蚯蚓对土壤生态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集了云南省6个气候带的1984个蚯蚓样本,探讨云南省蚯蚓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神女辛石蚓和梯形流蚓为云南省优势蚯蚓物种.云南省温带地区的蚯蚓物种最多,其次为北热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如芹 张晓平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3期 4154-41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蚯蚓种类组成和丰度变化是反映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质量影响的重要指标.为研究利用芥末悬液等方法进行蚯蚓样品采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寻求合理有效的蚯蚓种群特征调查方法,在我国东北玉米连作黑土上分别运用手拣法、福尔马林溶液驱赶法、芥末+水悬液及芥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初龙 黄初齐 等 《生态学杂志》 2005年24卷1期 9-1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蚯蚓本研究采用大型土壤动物手拣法和器测法,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揭示了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蚯蚓的生态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水平分布调查表明,白桦林的蚯蚓生物量和个体密度远低于其它3个林型;地上垂直分布调查表明,蚯蚓生物量与个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志平 乔玉辉 等 《生态学报》 2004年24卷10期 2302-23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在华北高产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的土壤培肥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和施肥措施对土壤大型动物--蚯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高肥力土壤共有7种蚯蚓,其中以正蚓科梯形流蚓为主,并同时分布巨蚓科的远盲蚓属、腔蚓属和链胃蚓科的杜拉蚓属的一些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文良 乔玉辉 等 《生态学报》 2001年21卷7期 1109-11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河北省曲周盐演化改造区通过治理改造,土壤环境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土壤中蚯蚓种相对较丰富,有3个科、6个属、6个种,正蚓科的赤子爱胜蚓、暗灰异唇蚓和链胃蚓科的日本杜拉蚓在该地区的数量较多.种群密度20.50条/m2,生物量6.01g/m2,基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玉峰 刘莹莹 等 《河北农业科学》 2016年20卷4期 45-48页
【摘要】 为了探讨蚯蚓遗传多样性与土壤环境的关系,2015年6~10月在河北地区进行蚯蚓资源调查和样品采集,利用PCR技术扩增线粒体基因16S rDNA、ND1序列,分析了该区蚯蚓优势种类天锡杜拉蚓(Drawida gisti)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阳小成 冯坚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2年18卷2期 186-19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川西北高寒草甸中普遍存在的两种蚯蚓(微小双胸蚓Bimastus parvus和威廉腔蚓Metaphire guillemi)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微宇宙实验方法比较单独接种和混合接种时两种蚯蚓的数量、分布和繁殖状况,以及牛粪分解率和土壤养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如芹 张晓平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0年21卷6期 1589-159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蚯蚓作为土壤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但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而且与许多生物化学养分循环直接相关,对土壤质量改善和土壤生产力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蚯蚓野外采样方法的系统研究和评估还比较缺乏,在国内尤其少见.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常见蚯蚓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鹏博 李健雄 等 《四川动物》 2010年29卷3期 401-406页ISTICPKU
【摘要】 蚯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大型土壤动物之一,其种类组成、种群大小及群落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地的土壤状况.常用的蚯蚓采样方法如手挖、电击法、福尔马林法、芥末法、异硫氰酸丙烯酯法存在很多差异,各方法都存在一定缺点.本研究应用茶枯溶液进行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杰 杨效东 等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11期 1941-194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6年1月,通过样地调查法比较了西双版纳次生林和橡胶林2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蚯蚓数量分布状况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自然林转变为橡胶林后,土壤养分及植物有机碳输入均明显减少,同时蚯蚓群落发生较大的变化:在橡胶林,热带外来种蚯蚓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同雷 郭延蜀 《四川动物》 2006年25卷3期 594-596页ISTICPKU
【摘要】 2004年11月~2005年5月,在四川盆地中的南充市郊对灰椋鸟的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于2004年11月10日首次观察到灰椋鸟, 最后见到灰椋鸟的时间是2005年4月29日.白天,灰椋鸟多集成15~60只左右的群体活动;黄昏时分,在夜宿地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昌国 张平究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6期 1667-16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稻土在不同施肥管理下的土壤质量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是当前土壤学和农业生态学的关注领域.对太湖地区一个15a的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稻田进行了蚯蚓群落的调查采样,并测定了蚯蚓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供试水稻土中共检出7种蚯蚓.长期不同施肥措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初龙 张雪萍 《生态学杂志》 2005年24卷12期 1466-147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蚯蚓的环境生态作用有促进微生物和其它土壤动物活动、破碎和消化分解枯落物、提高土壤肥力及环境指示等方面.目前,国内蚯蚓环境生态作用研究侧重于污染生态系统,湿地和森林两大天然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较少.国外,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主题与我国现状相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雪萍 黄初龙 等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9期 2427-24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蚯蚓是帽儿山林区的主要土壤动物类群.饲养实验表明,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对不同种类、不同腐解程度的木本植物叶片的摄食量不同,对未分解叶的食性偏好依次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杨(Populus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志强 王剑伟 等 《四川动物》 2001年20卷4期 174-176页ISTICPKU
【摘要】 静水缸中稀有鲫240天养殖试验显示, A型人工饲料的每对亲鱼产卵次数汉源种群和彭州种群分别为15.25和13.75次,相近于水蚯蚓为饲料的12次和14.5次;A型人工饲料产卵间隔天数分别为15.98天和17.46天,相近于水蚯蚓为饲料的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晓堤 马勇 等 《动物学杂志》 2000年35卷2期 43-5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狗獾广布于欧亚大陆[1,2],几乎遍布西欧各国[3].在西欧涉及狗獾习性、种群及行为的文献甚多[4~6],然而有关食性及捕食对策方面的文献则较分散.文献中一般认为狗獾是杂食性的(Omnivorous)、随机性的(Opportunis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